《儿女英雄传》中俗语的运用.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儿女英雄传》中俗语的运用   摘 要:《儿女英雄传》在俗语运用上具有三个主要特点:口语性强、视角多、连用多。这些俗语的使用有助于小说塑造人物、说明事理、展开情节。从语用的角度审视作品中的俗语,可以从多角度、多侧面对俗语进行立体的研究,这不仅能拓宽研究视野,更有助于加深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对俗语表现力的认识。   关键词:《儿女英雄传》 俗语 口语性 多视角 连用      《儿女英雄传》(以下简称《儿》)是清末满族旗人文康用当时的北京口语写成的一部评话小说,保存了较完整的评话小说的体例和特点。小说通篇以评书人的口吻展开叙述和描写,语言诙谐幽默、形象生动、巧妙传神,历来为评论家所赞赏。胡适先生曾称它是“绝好的京语教科书”。据初步统计[1],《儿》一书中共使用俗语491条,其中惯用语241条,谚语223条,歇后语27条。这些俗语有的随上下文而被直接引用,有的用“俗话”“俗语”“外话”“语”等注明,还有的用“古有云”“自古道”“此之谓”“正叫做”等来引出。俗语的内容涉及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对小说人物的刻画、主题的表现都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本文从总体上把握《儿》运用俗语的特点,重点讨论俗语的多视角使用和连用。      一、俗语的口语性和灵活性      俗语靠大众口耳相传,呈现出较明显的口语性。《儿》采用的是说书笔法,在语言风格上更是带有极强的口语性。请看下面几例:   (1)这桩事不比听戏,可正弹在安老爷的痒痒筋儿上了。(第三九回)   (2)那瘦子一见,说:“怎么着,手里有活?这打了我的叫儿了!你等等儿,咱们爷儿俩较量较量!你大概也不知道你小大师傅的少林拳有多么霸道!可别跑!”(第六回)   (3)这烧香可是神佛儿的事情,公修公德,婆修婆德,咱各人儿洗脸儿各人儿光,你不要可行不的。(第一三回)   (4)明白可明白了,我宁可输了都使得,实在不能跟着你:二鞑子吃螺蛳――绕这么大弯儿!再不想姑老爷你这么个大弯儿,你家俩孩子竟会绕过来了!(第三三回)   (5)好个小金凤儿!难道连你也要合我嚼啵嚼啵不成?果然如此,可算你“猴儿拉稀――小人儿坏了肠子”了!(第二五回)   上述例(1)、(2)为惯用语,例(3)、(4)为谚语,例(4)、(5)为歇后语,都非常口语化,一般只在口语中使用。就连受过封建高等教育的安老爷,也常引用“老妈妈论儿”来说明事理。如一六回中,安老爷对自己劝说十三妹放弃报仇的念头十分有把握,说道:“‘若无破浪扬波手,怎取骊龙颔下珠?’就是老妈妈论儿,也道是:‘没那金刚钻儿,也不揽那磁器家伙。’”连用两个同义俗语,雅俗兼具,使人物语言更丰富,说明事理更彻底,更让人信服。   俗语的口语性决定了其形式上的灵活性。同一条俗语往往因为说话人、受话人或话语环境的不同而产生不同的变体。《儿》中的俗语,常常随上下文而将前后两个语节顺序倒置,或省略、改换俗语的某些语素,或变换句式来加强语气。多种形式并存,使小说语言生动形象,富于变化。   (6)a.从来说“欢娱嫌夜短,寂寞恨更长”,只这等说说笑笑,不觉三鼓。(第二○回)   b.一时三个人倒象是堂头大和尚重提作行脚时的风尘,翰林学土回想作秀才时的味。真是一番清话,天上人间。自来‘寂寞恨更长,欢娱嫌夜短”。那天早交二鼓,钟已打过亥正。(第三一回)   (7)a.男大须婚,女大须嫁,这是人生大礼。那男子无端的弃了五伦去当和尚,本就非圣贤的道理,何况女子!(第二三回)   b.《经》云:“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乾坤定而后地平天成,女大须嫁,男大须婚,男女别下后夫义妇顺。”(第二五回)   (8)a.俗语说的:“救火须救灭,救人须救彻。”我明明听得那骡夫说不肯给你送这封信去请褚一官,……所以我才出去走那一荡,要把事情替你布置的周全停妥,好叫你上路趱程,早早的图一个父子团圆,人财无恙。(第八回)   b.如此一转移间,就打算个护送他们的法儿也还不难,自己也算“救人救彻,救火救灭”,不枉费这番心力。(第一○回)   上述例(7)~(8)中,a组和b组意思完全一致,但是顺序前后倒置,既是俗语变体多样性的体现,又是说书语言的灵活性的体现。   (9)我想你众位这一散伙,虽说腰里都有几两盘缠,却一时无家可奔,无业可归,再说,万金难买的是好朋友,你们老弟兄们耳鬓斯磨的在一块子,这一散,也怪没趣儿的。(第二一回)   (10)十三妹道:“远不在千里,近只在目前。”因指着安公子道:“就是他,你二位相看相看,中意不中意?”(第九回)   (11)这桩事又苦于正是我的尺有所短,这些年就全仗太太。话虽如此,难道巧媳妇还作得出没米的粥来不成?(第三三回)   例(9)中,谚语“千金难买好朋友”从邓九公口中说出,变成了“万金难买的是好朋友”,从“千”到“万”,充分

文档评论(0)

聚文惠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