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二年律令》所见汉初的行书制度
【关键词】汉代;竹简;文书传递;邮人
【摘要】张家山汉墓竹简《二年律令?行书律》是关于西汉早期官府文书传递制度的法律规定,从中可了解汉初邮亭的设置、管理和运行,邮传文书的类型、传送方式和时限,以及邮人的设立、职掌及对其管理等。
浙江江陵张家山汉墓竹简《二年律令》中有一篇《行书律》,是关于西汉早期文书传递制度的法律规定。
秦汉时期,中央政府治理国家,把建立邮亭列为行政的要务,开疆扩土,首建邮亭。《说文》云:“邮,境上行书舍也。”邮亭是负责管理传递官方文书的机构。
汉初邮亭的设置,自内地达于边疆,无处不有,凡王朝管辖的地区,都要按统一的规定设置邮亭。《二年律令?行书律》云:“十里置一邮,南郡江水以南至□南水,廿里一邮。……畏害及近边不可置邮者,令门亭卒、捕盗行之。北地、上、陇西,卅里一邮,地险陕(狭)不可置邮者,得进退就便处。”
当时全国各地人口分布极不平均,故邮亭的设置也要因地制宜。“江水”指长江。南郡范围内,自长江至“□南水”人口密度不大,故“廿里”设一邮。北地郡、上郡、陇西郡地近边疆,是当时防御北方少数民族的前沿地区,三郡之内人口稀少,故“卅里”设一邮。
律文还规定,凡山高谷深、自然条件恶劣的地区,可选择方便的地点建立邮亭。“进退”,改易之意。另外,靠近边境的地区,因外敌出没,情况危险,故不设邮亭,由门亭卒及捕盗代为办理。
“十里一邮”可能是本于秦朝的旧制。《史记?白起列传》云:“武安君既行,出咸阳西门十里,至杜邮,引剑自刎。”杜邮可能是咸阳以西的第一个邮站,推测秦代的邮也是十里一设。
秦汉时代的乡亭十里一置,与邮亭间的一般距离相合,《汉书?百官公卿表》云:“大率十里一亭,亭有长,十亭一乡,乡有三老、有秩、啬夫、游徼。”
后世又有“五里一邮”的设置,“邮”又是“候馆”。《史记?留侯世家》引《汉书旧仪》云:“十里一亭,……五里一邮,邮人居间,相去二里半。按邮乃今之候。”《释名?释言语》云:“候,护也。司护诸事也。”《诗经?候人》云:“彼候人兮。”毛传:“候人,道路迎送宾客也。”
关于“邮”的统属问题,文献及《二年律令》中皆没有明确记载,可能是由地方行政组织代为管理。据史书记载,邮亭的修治,由地方官吏负责。《汉书?薛宣传》云:“宣子惠亦至二千石。始惠为彭城令,宣从临淮迁至陈留,过其县,桥梁邮亭不修,宣心知惠不能。”《汉书?赵充国传》云:“计度临羌东至浩?g,羌虏故田及公田,民所未垦,可二千顷以上,其间邮亭多坏败者。……以闲暇时下所伐材,缮治邮亭,充入金城。”可知维修邮亭属地方行政官吏的职责,同时还是考察治绩的标志。
邮人的工作是负责传送官府文书,《二年律令?行书律》明文规定:“令邮人行制书、急书,勿令为他事。”皇帝的命令称为“制书”,《后汉书?光武纪》上李注引《汉制度》云:“帝之下书有曰:一曰策书,二曰制书,……制书者,帝者制度之命,其文曰制治三公,皆玺封,尚书令印重封,露布州郡也。”“急书”即紧急文书,如羽檄之类,《汉书?高帝纪》下:“吾以羽檄征天下兵。”颜师古注云:“檄者,以木简为书,长尺二寸,用征召也,其有急事,则加以鸟羽插之,示速疾也。”
“制书”,秦代称为“命书”,云梦睡虎地秦简《秦律?行书律》云:“行命书及书署急者,辄行之,不急者,日?v(毕),勿敢留,留者以律论之。”秦始皇统一天下后改“命”为“制”,故“命书”即“制书”。这说明汉初邮人传递制书、急书是本于秦人的旧制。
一般情况下,制书、急书并不会很多,因此邮人还要负责传送其他重要文书。《二年律令?行书律》又云:“诸狱辟书五百里以上者,及郡县官相付受财物当校计者书,皆以邮行。”“狱”指刑事案件。“辟书”,《文选?诣蒋公奏记》云:“辟书始下。”李注:“辟犹召也。”其说不知何据。云梦睡虎地秦简《秦律?行书律》云:“书廷辟有曰报,宜到不来者,追之。”整理小组释云:“廷辟,疑指郡县衙署关于征召的文书。报,此处疑读为赴。”其说不确。《汉书?胡建传》云:“建繇是显名,后为渭城令,治甚有声。值昭帝幼,皇后父上官、将军安与帝姐盖主私夫丁外人相善。外人矫恣,怨故京兆尹樊福,使客射杀之。客藏公主庐,吏不敢捕,渭城令建将吏卒围捕,盖主闻之,与外人、上官、将军多从奴客往奔射追吏,吏散走。主使仆射劾渭城令游徼伤主家奴,建报亡它坐。盖主怒,使人上书告建侵辱长公主,射甲舍门,知吏贼伤奴,辟报故不穷审。”文中的“辟报”与秦律“书廷辟有曰报”同义。苏林注云:“避,回也。报,论也,断狱也,为报故言有故也。不穷审,穷,尽其事也。”颜师古曰:“苏说非也。言为游徼避罪而妄报文书也。”今按:颜说亦非。居延汉简中常见“推辟”一辞,义为调查。故《汉书?胡建传》中的“辟报”,指案情经调查核实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