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以中国优秀传统思想文化浅述社会主义核心的价值观内涵
以中国优秀传统思想文化浅述社会主义核心的价值观内涵
摘 要: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化了的马克思主义,中国优秀传统思想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的根源。以中国优秀传统思想文化浅析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进而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承渊源。
关键词: 核心价值观 优秀传统 思想文化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华民族反映思想、价值、道德理念等主流意识的集中体现,是引领中国社会发展与中华民族崛起的精神力量。党的十八大提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这24个字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如果说马克思理论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逻辑基础的话,那么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渊源,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化了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根植于中国优秀文化后承载传统新生的先进思想观念。
一、以中国优秀传统思想文化浅析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
富强,一个国家的富强,可以理解为国富国强、民富民强、国富民强、民富国强,这四者具有相融同一性的统一关系,与民困国穷、国贫民弱、国弊民穷相对。民作为国土之上社会构成的基本单位,与国具有从属关系,若究其两者的辩证关系,实现国富国强的目标,前提在于国富民强向民富国强过渡,进而往国与民皆富强的方向行进的过程。中国古籍关于国富民强的众多描述,反映出不同时代对安邦治国的基本要求。西汉桓宽的《盐铁论》记述了汉武帝时期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的一场大辩论盐铁会议:外设百倍之利,收山泽之税,国富民强,器械完饰,蓄积有余。贤士求请国家通过中央推行的各项政策(宏观调控)稳定国家经济运行,以达国家富强之目的[1]。汉?赵晔《吴越春秋?勾践归国外传》:“民富国强,众安道泰。”[2]可见富民是安国的首要任务与根本宗旨,这也总结出了强国必先富民的道理。
民主,自1919年中国人迎来了“德先生”和“赛先生”(democracy和science)起,我们就认为民主是西方远道而来的朋友。如果究其民主的词义来思考,在《孟子?尽心下》中,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3]该思想早已在中国生根。《荀子?王制篇》:“庶人安政,然后君子安位。传曰:‘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4]除此之外,毛泽东在光复新军五十标参军时曾谈到体现民主之共和的出处问题――周厉王之乱,召公周公二相共同行政,号曰“共和”,其引申涵义:国家大事,大家商量着来。
文明,相对于野蛮而言,指社会的进步状态。中国是一个具有五千年历史文明的国家。自《易经》“见龙在田、天下文明”[5]起,“文明”一词就出现在汉语里。国人对“文明”一词的理解是多方面的,如文采光明、文德辉耀、文治教化、文教昌明、合于人道、社会发展的良好状态等。汉焦赣《易林?节之颐》:“文明之世,销锋铸镝。”[6]谓文教昌明之意,唐代孔颖达注疏《尚书》时,将“文明”解释为:“经天纬地曰文,照临四方曰明。”[7]经纬为条理之意,经天纬地视为“幅度”,有天道地律之意,至于“四方”,中国自古有上下四方曰宇的说法,所以“四方”视为空间,“照临四方”承上而言,即为天道地律辐射九垓之域。
和谐,是矛盾各要素间共融消解,表现在同一性与统一性间最优化的状态。老子在道德经中有云: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声音相和,前后相随。这是对对立事物辩证统一最为贴切的描述,当事物的辩证统一走向整体融合、相生相长时,是为和谐。“和谐”如水“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和谐状态如水之包容,如水之随形,如水之柔以无从攻之。
二、以中国优秀传统思想文化浅析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
自由,我们通常理解的自由是人们可以成为自己的主人,不受阻碍地支配自己的意志。西方很早就在谈自由,在我们看来,“自由”一词似乎是一个舶来品,但中国对自由一词的记载最早可追溯到《史记》:“言贫富自由,无予夺。”[8]其意为贫富的缘由因个人行为所致,即贫富是自己造成的。这里的自由偏向于“个人的缘由”之意。在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中,与人们惯常理解较贴近的“自由”体现于庄子的“游”与“逍遥”,二者是士之自由意志为己在精神层面上创造的自在世界。杜甫:“出门无所待,徒步觉自由。”这也体现了自在之意,东汉郑玄为《礼记?少仪》“请见不请退”作注:“去止不敢自由。”[9]这里则意为行为举止应受到礼仪道德上的约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倡的自由便是在遵循法律、道德、个人意愿三者统一下的自由。
平等,是人与人在精神上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的关系,享有无差别对待的社会权利与义务,平等的思想在中国古代就已经普遍被哲人提倡。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