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学儒藏首发式及学术研讨会总结.docVIP

四川大学儒藏首发式及学术研讨会总结.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四川大学儒藏首发式及学术研讨会总结

四川大学儒藏首发式及学术研讨会总结   经过8年的认真准备和艰苦努力,《儒藏》首批成果终于在四川大学问世。首批出版的50册系儒学史料的首次收集和整理,字数达2600余万,被学人喻为“千古儒学第一藏”。儒学是中国数千年传统文化的主干,《儒藏》的修纂将为中国文化树立一面旗帜;儒家思想是传统中国的主流思想,《儒藏》的编成出版结束了儒学自古无“藏”的历史,2500余年的儒学文献进入了系统汇集、编录和整理出版的阶段。“二氏(佛、道)有藏,吾儒何独无有”自此终成为历史的浩叹。   《儒藏》自2005年5月正式出版以来,逐渐引起海内外学人的极大关注,互联网络、报纸杂志等媒介陆续出现相关报道和评论。2005年8月5日,四川大学在京举行了“《儒藏》首发式及学术研讨会”,将《儒藏》展现在广大学人面前,正式向学术界、文化界和舆论界介绍了这一浩大的文化工程。来自美国、巴西、日本、韩国以及中国大陆、台湾、香港和澳门的专家学者以及在京40余家媒体记者100余人参加了会议。.会议收到《儒藏》专题论文10余篇。四川大学校长谢和平院士、中国孔子基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树骅作了讲话,清华大学教授李学勤先生、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张立文先生作了主题发言,著名学者蒙培元、钱逊、钟肇鹏、刘示范、曾枣庄、郭齐家、罗志田、龚鹏程、李申、郑万耕、廖名春、刘宗贤、单纯、王中江、颜炳罡、蔡德贵、张希峰、邓立光等先生出席了会议。会后,《光明日报》(8月6日)、《北京青年报》(8月7日)、《新京报》(8月6日)、《京华时报》(8月6日)、《北京娱乐信报》(8月8日)、《竞报》(8月8日)、《北京晨报》(8月8日)、《人民日报》(8月8日,按《海外版》于5月11日已有报道)、《中国文化报》(8月9日)、《北京日报》(8月9日)、《科技日报》(8月9日)、《华声报》(8月8日)、山东《大众日报》(8月6日)、哈尔滨《新晚报》(8月8日)、《四川日报》(8月lO日)、《天府早报》(8月10日)、《深圳特区报》(8月9日)、河南《汴梁晚报》(8月9日)、福建《福州晚报》(8月9日)以及人民网、新华网、新浪网、搜狐网、中华读书网、中国经济网、网易、桂林新闻网等众多媒体相继对四川大学《儒藏》作了报道。现将学界的有关评价综述如下:   自从孔子删订六籍而成《六经》,唐代整齐南北注疏而成《五经正义》,宋代汇集历代注疏形成《十三经注疏》以后,历代学人都希望将儒家著作汇集成大型丛书,以便保存和阅读。但却一直未编成像佛教《大藏经》、道教《道藏》那样有规模的“藏”书。明万历年间孙羽侯、曹学?缦群筇嵋楸嘧搿度宀亍罚?清乾隆时期山东学人周永年、刘音等再申“儒藏说”,将《儒藏》喻为“艺林中第一要事”、“宇宙间一大功德”(《儒藏说》)!但由于种种原因,《儒藏》在整个中国古代却都未编成。20世纪90年代初,四川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在初步完成《全宋文》(一亿字)的编纂后,以舒大刚、郭齐、李文泽、刁忠民、杨世文、吴洪泽、尹波等为代表的川大学人以一种“替天地存正论”、“为往圣继绝学”的使命感,提出了(儒藏)编纂的设想,并于1997年立为四川大学重点课题,后来相继列入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规划。他们历时8个年头近3000个日夜,而今终于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对此,学术界和舆论界都给予一致肯定。清华大学教授廖名春以《为往圣继绝学,集儒史之大成》、四川师范大学教授黄修明以《八年辛劳铸巨制,典藏儒史炳千秋》为题,撰写了热清洋溢的评论文章。李学勤先生在《儒藏》首发式上说:“川大编纂出版的这套《儒藏》是近年来学术界的一大盛事,是今后在整个文化学术发展历史―亡值得大书特书的事情,(这一努力)是不会在历史上被抹杀掉的。”张立文教授电在发言中称赞:“四川大学以舒大刚教授为主编的《儒藏》的出版,这是儒学史的盛事,是中华文化史的大事.也是学术史上的喜事。”   《儒藏》编纂不仅仅是儒学文献的简单汇录和影印,同时电是系统的学术思考和科学研究。《儒藏》编者力图根据儒学体系和儒学文献的具体实际,构建《儒藏》自身的文献大厦,他们先后发表《谈谈的编纂分类问题》(《四川大学学报》2004年第3期)、《编纂之分类体系初探》(《国际儒学研究》第10辑)、《”史部”编纂之基本构想》(国际儒联编《儒学与当代文明》第二册)等论文,提出“三藏二十四目”的编纂方法,创建了儒学自己的文献著录体系。所谓“三藏”即是“儒经”、“儒论”、“儒史”三大部分,分别著录儒家的经典及其注释文献、儒学诸子即理论文献、儒学历史文献等。每类下再分子目共24类,按类著录各种资料。这一方法得到同是大力倡修《儒藏》的张立文教授的称赞:“我认为四川大学的《儒藏》编纂体例比较合理。四川大学按‘经、论、史’三藏二十四日,反映了儒学的发生发展状况。”钟肇鹏、黄修明、廖名春、黄开国、陈恩林等先

文档评论(0)

ertery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