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象解读之柳.ppt

  1.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意象解读之柳

古代诗歌鉴赏 意象解读之柳 “柳”是诗人所钟爱的。李渔在《闲情偶记》说:“柳贵乎垂,不垂则无柳;柳贵乎长,不长则无婀娜之致。” 于是乎,诗人们或咏柳喻人,或借柳送别,或缘柳抒情,或道人生哲理……“柳”成为中国诗歌中的一道靓丽的风景。 柳的特点 柳适应性强,易栽易活,柳的旺盛蓬勃的生命力,柳的修长、柔弱的外部形态,常常使诗人将柳与现实生活中某些特殊的事物、现象乃至于情感联系起来,并赋予其极为富赡的意蕴和情致。 经过了萧瑟的冬天之后,杨柳在广袤大地上无处不在昭示着春天的来临。因有美好的杨柳,又有可赞叹的春天,所以,在诗人眼里,柳就是春的象征,就是春之使者。正所谓“漏泄春光有柳条” 。 柳意象解读:美好春光的象征 咏柳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此诗借柳树歌咏春风,把春风比做剪刀,说它是美的创造者。诗中洋溢着诗人对春回大地的欣喜之情。 柳是春天之物,其荣枯很容易使人产生一种岁月流逝的沧桑之感。这样,柳不仅具有离别相思、乡思等象征喻义,而且还具有时间象征喻义。 柳意象解读:抒人生之慨 柳 李商隐 曾逐东风拂舞筵, 乐游春苑断肠天。 如何肯到清秋日, 已带斜阳又带蝉。 秋柳 高启 欲挽长条已不堪, 都门无复旧毵毵。 此时愁杀桓司马, 暮雨秋风满汉南。 冬柳 陆龟蒙 柳汀斜对野人窗, 零落衰条傍晓江。 正是霜风飘断处, 寒鸥惊起一双双。 请从“动”、“静”角度赏析下面这首诗。 诗歌前两句,写冬柳的环境和形态,是静景;后两句,写枯枝断落,寒鸥惊飞,是动景。(动景和静景)动静结合,(动静关系)描绘了冬日早晨野外寒冷衰落的景象,构成了一幅寒冽、冷清的江景图(表达效果) 蝶恋花 送春 朱淑真    楼外垂杨千万缕,欲系青春,少住春还去。犹自风前飘柳絮,随春且看归何处?    绿满山川闻杜宇,便作无情,莫也愁人苦。把酒送春春不语,黄昏却下潇潇雨。 柳意象解读:寓游子之思 柳易于栽植、分布广泛,常常使客居异乡、漂泊的游子视为其人生旅程中的亲密旅伴,人世间聚散的历史见证,睹物思人,见柳往往想起亲人团聚时的幸福,情人相伴时的甜蜜,友人欢聚时的晏乐。当斯人独处时,柳便引发天涯游客的怅惘和悲戚。 闺怨 王昌龄 闺中少妇不知愁, 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 悔叫夫婿觅封侯。 第一,春天杨柳发青,正是欢乐的季节,看见柳色,就会意识到生活孤寂。第二,折柳寓有留恋之意,看到柳色,又会勾起回忆,触动离别之愁。 折杨柳 萧绎 巫山巫峡长, 垂柳复垂杨。 同心且同折, 故人怀故乡。 边城思诗 何逊 柳黄未吐叶, 水绿半含苔。 春色边城动, 客思故乡来。 柳意象解读:写离别之情 古人折柳相赠,原因有二,一是柳树速长,用它送友意味着无论漂泊何方都能枝繁叶茂,而纤柔细软的柳丝则象征着情意绵绵;二是柳与“留”谐音,折柳相赠有“挽留”之意。《诗经?小雅》中有“昔我往矣,杨柳依依”句。 离亭赋得折杨柳 李商隐 暂凭尊酒送无柳, 莫损愁眉与细腰。 人世死前惟有别, 春风争拟惜长条? 折杨柳 施肩吾 伤见路旁杨柳春, 一重折尽一重新。 今年还折去年处, 不送去年离别人。 水龙吟 苏轼 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唤起。 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柳意象解读:以柳喻人 木兰花令 王观 铜驼陌上新正后,第一风流除是柳。 勾牵春事不如梅,断送离人强似酒。 东君有意偏撋就,惯得腰肢真个瘦。 阿谁道你不思量,因甚眉头长恁皱。 赠柳 李商隐 章台从掩映,郢路更参差。 见说风流极,来当婀娜时。 桥回行欲断,堤远意相随。 忍放花如雪,青楼扑酒旗。 漫兴 杜甫 肠断春江欲尽头,杖藜徐步立芳洲。 颠狂柳絮随风舞,轻薄桃花逐水流。 糁径杨花铺白毡,点溪荷叶叠青钱。 笋根稚子无人见,沙上凫雏傍母眠。 2002年全国高考题: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前人在评论这首诗时曾说,“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诗中“折柳”的寓意是什么?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为什么? 咏 柳 曾巩 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更狂。解把飞花蒙日月, 不知天地有清霜。 ⑴这首诗的诗题为“咏柳”,诗人托物言志,请分析其寓意。 ⑵第四句“不知天地有清霜”如果改为“不知秋后有清霜”文意也通,你觉得那一句更好,请简述

文档评论(0)

qwd51362085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