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辽金文》校订.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全辽金文》校订   摘要:本文从小传撰写、作品辑佚、文字校勘等方面,试校订《全辽金文》“金文”部分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校订;全辽金文;古籍整理研究   中图分类号:K2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1017(2008)04-0033-06      阎凤梧等编纂的《全辽金文》,包括“全辽文”与“全金文”两部分。其中,“全金文”是以清人张金吾《金文最》为基础,自谓增收作者102人、文948篇 。特别是在山西全境征集石刻资料,有所发现。然而,由于对《金文最》缺乏研究,未能厘清其中得失,也就谈不上批判地继承。如混入非金人作品、不辩假冒诏疏、撰者失名可考而未考、撰者署名有误而未考、版本选择不精等等,则悉数采纳。因篇幅有限,这里仅讨论新编金文的问题。      小传考证屡见疏失      编纂一代文章总集,必然涉及作者生平履历问题。只有深入研究作者、作品及当时典章制度,才能比较准确地立传,减少谬误。可以说,古籍整理的复杂性与艰巨性更多的在于“文章”之外。在这方面,《全辽金文》距离远甚。   一是拼凑混乱。如施宜生(1091―1163)(中册1108页。下省‘册’‘页’二字),所据元苏天爵《滋溪文稿》卷25《三史质疑》:   正隆四年冬,偕移剌辟离刺使宋。宜生自陈:“昔逃难脱死江表,义难复往”。力辞,不许。盖是时海陵谋伐宋,故以宜生往使,以系南士之心,与用蔡松年为相之意同。宜生既归,以辟离剌至宋不逊,不即以闻,被杖。五年,除翰林学士。次年,中风疾。大定二年,致仕。三年六月卒,年七十三。   文献出处注为“《金史》本传”。而《金史》本传所载与之南辕北辙:   四年冬,为宋国欢旦使。宜生自以得罪北走,耻见宋人,力辞,不许。宋命张焘馆之都亭,因间以首丘风之。宜生顾其介不在旁,为庾语曰:“今日北风甚劲”。又取几砚间笔扣之曰:“笔来,笔来”。于是宋始警。其副使耶律辟离剌使还以闻,坐是烹死。   施宜生传因背离事实而成为《金史》的严重舛误之一。两朝文章总集的结论与出处如此不符,也成为其中的严重舛误之一。   再如李纯甫(下2615)生卒年标为(1177-1223),即大定十七年至元光二年,当是参考了周惠泉先生的研究成果 ,而内容仍沿袭《金史》卷126《文艺传》的谬误:“正大七年(1230),坐取人逾新格,出?y坊州。未赴,改京兆府判官#63244;卒于汴”。所谓正大七年,使问题复杂了,前后矛盾,令人不知所从。   再如雷渊小传(下2760),作至宁元年词赋进士,钞自“《金史》本传”。今按,卫绍王即位后历年号三:“大安”、“崇庆”、“至宁”。崇庆二年五月,改元至宁。其年八月,胡沙虎弑君,迎升王登位,是为宣宗,旋于九月更为贞?v。而该年“二月,放进士榜” ,则是崇庆癸酉科。《金史》屡见“至宁进士”,《全辽金文》亦未能免。   再如刘祁小传(下3646):“祖刘沂,游宦南京”。今按,元王恽《秋涧集》卷58《浑源刘氏世德碑铭》谓:祖刘似,字稚章,号龙山,浑源人。四赴廷试,用恩赐第,授承仕郎、华州教授,转承直郎、沂水主簿,卒年五十五云。或许是出于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的良好用心,却把话说远了,造成擅改刘家祖名、编造履历的效果。   二是无考作者过多。如完颜兀室(中958),即希尹,本名谷神,大金开国元勋之一,《金史》有传,而《全辽金文》不知何许人。他如张汝为(中1469)、王堪(中1483)、姚孝锡(中1569)、赵摅(中1633)、范圆曦(中1668)、耶律履(中1723)、杨伯仁(中1766)、冯翼(中1870)、吕卿云(中2073)、高有邻(中2083)、李大方(下册2714)、王仲元(下册2734)、吕子羽(下册2640)、舒穆噜世?蓿?即石抹世?蕖⑾虏?2740)、袁从?V(下册3582)、孟攀鳞(下册3623)、赵思文(下册3728)、高怀贞(下册3736)、李世弼(下册3757)、张弥学(下册3786)、田特秀(下册3779)等等,《金史》、《元史》及金元集部俱有传记、墓志,且多收入《全辽金文》,竟置之无考。这些问题反映出编者对金代文献的熟悉程度及从事古籍整理的基础。   另,一些作者见于《全辽金文》所收文章,虽只言片语,亦有资考证。如尹莘(中1704),小传无考。   今按,姜国器《章邱县重修宣圣庙碑》(中1672)云:“大定岁次癸巳秋八月,从祀尹公莘致君,以进士登乙科,来贰此邑”;“予与公为乡人,又同笔砚间,见闻其事为详。”姜国器,石州定胡人。如上可补:尹莘字致君,石州定胡人,大定十三年进士,释褐章丘县丞。   另,一些作者在《金史》及其它文献略有涉及,汇聚点滴,亦可见其大概。如韩希甫(中1732),小传仅三字“钜野人”。今按,《金史》卷125《文艺传》有云:河内“县民为之谚曰:‘西

文档评论(0)

小马过河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