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进了解 加强合作 促进友谊 中伊携手再走“丝绸之路”.docVIP

增进了解 加强合作 促进友谊 中伊携手再走“丝绸之路”.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增进了解 加强合作 促进友谊 中伊携手再走“丝绸之路”   伊朗是一个具有5000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史称波斯。位于中东地区的伊朗集秀美、安逸、神奇于一身,海岸线长2700公里,北隔里海与俄罗斯和哈斯克斯坦相望,素有“欧亚陆桥”和“东西方空中走廊”之称。闻名遐迩的中国古代“丝绸之路”的西端,即位于现在的伊朗境内。   今年是中国和伊朗建交38年的日子。为此,笔者专程走访了伊朗驻华大使贾瓦德曼苏里先生。      蓬勃发展的伊中经贸交流合作      两鬓霜白的曼苏里大使老成持重,颇具长者风范。来华履任已有3年的大使先生明年即将卸任回国。谈起这几年在中国的所见所闻,大使感慨万千,表示回国后想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在中国的见闻写成一本书,让更多的伊朗人民了解中国,感受中国。   话题随即转到任何一位驻华大使都津津乐道的双边经贸合作。原来总以为中国与伊朗之间的经贸合作不会有太多的内容,没想到,大使脱口而出的一组数据,让记者大跌眼睛,也勾勒出一幅生机勃勃的伊中经贸交流合作图景。   “近年来,伊中双方都将发展经贸合作作为两国关系的重点,合作领域不断拓宽,双边贸易增长迅速,在众多领域显示出强有力的发展潜力。如享誉世界的波斯地毯,再如纺织,食品,建材,地毯、造纸、电力、化工、汽车、冶金,钢铁和机械制造。1982年伊中两国双边贸易总额仅为50亿美元,而2008年,两国贸易额已达271亿美元,占伊朗全球450亿贸易额的60%。中国已经成为伊朗在亚洲第一、全球第三大贸易伙伴。”   大使强调指出,“由于两国之间没有任何政治障碍,双方在科技成果共享及教育合作方面展现出良好的发展前景,能源及制造业合作则相互依存。如目前中国进口石油的13%来自伊朗,而许多化工、化学,矿业产品、石材也是从伊朗进口。另一方面,伊朗则需要中国的技术,设备和工程方面的合作。伊朗从中国进口的产品主要包括钢材、房屋用具、化工品、食糖、纸、医药品,化肥,玉米、化学工业产品等。”   “此外,目前伊朗已经与中国的一些省区市建立了友好关系,还有一些友好省区正在洽谈中,我们非常欢迎中国各省特别是西部省区与伊朗各省建立友好关系。”大使说。      传承5000年文明积淀的文化交流      中伊两国都是有着5000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两国的历史文明、文化艺术等对亚洲乃至世界文明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基于此,记者急切地请大使介绍一下双边文化交流的历史、现状及发展前景。   曼苏里大使在简要介绍古伊朗文明在医学、天文学、数学、农业、建筑、哲学、历史,文学、艺术和工艺等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后深情地回顾到“两国自1971年建交以来,双边文化交流得到长足发展。我们在中国举办过伊朗文化节,以便让中国人更多了解伊朗的文化、历史和现状:同时,在伊朗的不同城市也举办过中国艺术节和一些大型体育交流活动。两国还在科技、文化、宗教、教育、卫生,广播电视和体育等领域签署了多个合作交流协定。主要包括1983年签订的中伊文化和科学技术合作协定;1986年签订的中伊广播电视合作计划和2000年签订的中伊文化与教育交流计划。”   “1989年,伊朗文化研究所在北京大学成立,6年后,中国文化研究所又在德黑兰大学成立。目前,已有一些中国大学建立了波斯语系和波斯学术研究中心,而伊朗政府也帮助在我们国内建立起数所孔子学院和中文系。”   “去年,伊朗著名导演马吉德?马吉迪在制作北京奥运会宣传片上做出突出贡献,为此,北京文化交流中心和北京市奥组委授予马吉迪“鸟巢金勋章”和获奖证书。”   谈到纪念伊朗伊斯兰革命胜利30周年,大使介绍说,今年2月,中国文化部和伊朗驻华使馆共同主办的“伊朗伊斯兰共和国30周年国庆文化艺术展”在北京首都图书馆展出。百余件手工艺艺术精品集中反映了伊朗古老文化的艺术亮点,荟萃极具伊朗特色的镶嵌、铜雕、木雕、珐琅工艺及伊斯法汗布料绘画和细密画工艺,中国观众对充满异域特色的手工艺制作非常赞叹。      神奇美丽的伊朗正向中国游客张开臂膀      对时下大多数中国人而言,伊朗仍然是《天方夜谭》中那个神奇、美丽而又遥远的波斯古国,充满魅力又遥不可及。那么,随着两国日益增长的经济、政治、文化交流,伊朗旅游业对华开放的情况如何?中国公民怎样赴伊旅游?伊朗有哪些好看,好吃、好玩的去处?记者带着浓厚的兴趣,提出了这些问题。   这些问题显然引起了曼苏里大使的强烈共鸣,他如数家珍、侃侃而谈:“有着5000年历史积淀的伊朗蕴藏了丰富的旅游资源,我们的宝藏和古代艺术品都有很高的文物价值。古代王宫、历史名画,古老的清真寺和朝拜地、陵墓、驿站和其他古代建筑都很值得一看。   伊朗的旅游城市各有不同的吸引力,有的以建筑、宗教艺术闻名,有的则以文化。自然风光著称。   首都德黑兰,这座新

文档评论(0)

小马过河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