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合成代谢治疗三个月后P1NP即可判断治疗效果治疗监测: 合成治疗: 用Teriparatide 治疗的病人在开始治疗后3个月总P1NP即显示150%的增加。 总P1NP增加超过40%就 表明合成治疗是成功的。 抗再吸收治疗: 用双膦酸盐Alendronate治疗的病人总P1NP下降,骨形成标志物下降,表明骨转换正常,这个治疗是成功的。 对于抗再吸收治疗骨形成标志物和和骨再吸收标志物均下降。总P1NP下降超过40%就 表明抗再吸收治疗是成功的。 用P1NP监测治疗 抗再吸收治疗三个月后CTX-1即可判断治疗效果治疗监测: 期望值:3个月后从基础值至少降低35-55% 抗再吸收治疗:用二膦酸盐治疗的患者在开始治疗后的前3周CTX-1明显下降。 突然停止治疗后依从性差的患者情况(…..),会导致CTX-1即刻升高,表明骨标志物敏感性高。 对治疗有反应的患者(—)骨标志物维持在低水平上。 而对治疗无反应的患者(---)或从未接受治疗的患者则停留在基线水平上。 CTX-1从基线水平下降>35-55%,表示治疗成功(IOF推荐5) 在检测基础值后1.3.6.9. 12.18.24个月检测Alendronate治疗的妇女血清CTX-1浓度,有效结果的最小临界值用虚线表示,低于这条线的是治疗成功者。 而BMD结果必须高于临界线。 由图中可见,骨标志物在治疗3个月后大多数妇女显示明显的下降,而BMD在两年后仍然显示不一致的结果。 LSC= 最小有意义变化。LSC是有效结果的最低要求。 治疗监控中的骨标志物和BMD比较 治疗监测: 17 postmenopausal women treated with 1 mg Estradiol / 50 ?g Norethisteron 1000 mg calcium daily LSC LSC HRT + BMD response Source: Christgau et al., Bone 2000;26:505-511 骨代谢标志物与BMD:HRT6月后?-交联肽显示变化,2年后BMD依然无明确变化 治疗监测 骨质疏松患者的治疗监测流程 诊断骨质疏松 开始治疗,,检测标志物的基础值 CTX-1-抗再吸收治疗 total P1NP-合成代谢治疗 3个月后监测骨标志物total P1NP或CTX-1 抗再吸收治疗后 CTX-1明显下降(大于35-55%) 合成代谢治疗后 total P1NP明显上升(大于40%) 抗再吸收治疗后CTX-1 无明显降低 合成代谢治疗后 total P1NP无明显升高 维持目前治疗,继续监控, 每隔6-12个月一次 询问依从性、胃肠道副作用,必要时调整治疗方案 * * lining cells 骨表面无新生骨形成、也无吸收时,其表面由一层称为骨衬细胞的扁平细胞衬覆。这些细胞相对静止 quiescence 沉静,寂静 osteoclast 破骨细胞 recruitment 征用 differentiation 分化 ACTIVATION 激活,活化 resorption吸收,再吸作用 apoptosis细胞凋亡 removal 去除消除 reversal反转,逆转 matrix synthesis基质合成 formation形成 * * * * 骨代谢标志物的临床应用 Contents 骨质疏松的概况 骨质疏松的诊断 骨代谢标志物 骨代谢标志物概况 骨代谢标志物检测的临床应用 骨质疏松症的治疗监测 骨折风险的风险评估 骨代谢标志物检测方法 骨骼结构 结构: 骨小梁为浓密的同质网络 骨质疏松过程: 矿物质缺乏对骨小梁的影响10倍于对骨皮质的影响 骨腔 骨小梁的不断溶解导致骨质疏松的形成 骨皮质 健康骨 疏松骨 * 骨髓腔 骨小梁 骨质疏松症的 发病率已在世 界常见多发病 中跃居到第七位! 中国骨质疏松症流行病学 主要发病人群:45岁以上的绝经妇女,60岁以上的老年人 临床表现:疼痛 、驼背 、呼吸功能下降 、骨折 我国老年人口1.34亿,每年以3.2%的速度增加,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10%以上 我国骨质疏松症病人近8800万,其中50岁以上骨质疏松患者约有6900万。每年引起的医疗费用高达150亿元人民币 我国目前已经步入老龄化社会,国家政策对老年病,慢病管理的倾斜度越来越高,在这方面的投入也越来越大,骨质疏松治疗的市场前景广阔。这将是一个很好的市场切入点。 Contents 骨质疏松的概况 骨质疏松的诊断 骨代谢标志物 骨代谢标志物概况 骨代谢标志物检测的临床应用 骨质疏松症的治疗监测 骨折风险的风险评估 骨代谢标志物检测方法 骨质疏松症的诊断方法 骨密度(BMD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