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杜兰葛山庄中人物塑造与读者认知图式研究
《杜兰葛山庄》中的人物塑造与读者认知图式研究
摘 要:安妮塔?布鲁克纳是英国当代著名作家,与 A. S. 拜厄特、玛格丽特?德拉布尔齐名。她的小说《杜兰葛山庄》被誉为“最富原创与创新意义的布鲁克纳小说”,也被认为是所有布克奖获奖作品中最具有持久魅力的作品之一。布鲁克纳以擅长在小说中塑造一系列聪慧而孤寂的单身知识女性形象而闻名,《杜兰葛山庄》中个性复杂独特的女主人公埃迪斯便是其中的典型。本文从认知文体学下的人物塑造理论视角出发解读这部作品,旨在帮助读者更深入地认识作品中人物的思维特征,同时更深入地分析读者对人物形象的思维认知过程。
关键词:《杜兰葛山庄》 认知文体学 读者 人物塑造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苏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杜兰葛山庄》中读者与人物思维认知的建”(项目编号:201710285059Y)的成果之一
一、导言
安妮塔?布鲁克纳是犹太裔英国女作家,迄今已发表小说近三十部。她的小说文笔优美,语言精妙,心理描写细致传神。就主题思想和人物塑造而言,当代单身知识女性的个人生活和情感纠葛,特别是在事业与婚姻、家庭责任与个人自由之间的两难选择始终是她创作的主旋律。[1]122由于布鲁克纳对女性生存状态的关注,尤其是她对女性个人身份与生存意义问题的关注,有评论者认为她是女权主义作家,并将其与弗吉尼亚?伍尔芙进行比较。也有评论者认为她并不是简单地在创作中体现女权主义,而是在更为深刻复杂的社会道德伦理架构中探讨女性的地位与自我。[2]86
目前国内外对于《杜兰葛山庄》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现实主义、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现象学、心理学以及犹太性等视角,从认知文体学的视角对其进行解读的较少。认知文体学家卡尔佩珀的人物塑造模型为作品的阐释提供了认知思维系统。卡尔佩珀的人物塑造模型由五个部分构成,包括背景知识、情境模型、文本基表征、表层表征和控制系统。背景知识指储存于读者长时记忆中的知识或经验,其中包含了一部分与人物理解相关的信息,也被称为图式知识。文本基表征包含文章准确意义的一系列命题,是对文章所提供的语义及等级层次关系所形成的表征。情境模型则是在文本基表征和读者的背景知识相互作用下经推理而形成的内容或心理上的微观世界。表层表征是指语篇中的字、词、短语以及它们之间的语言学关系。阅读控制系统则调控整个认知过程,决定着读者对人物认知投入的程度及分配。
卡尔佩珀认为读者对人物的理解是一个动态的循环过程,既有自上而下的处理过程,又有自下而上的处理过程。自下而上的认知过程是指读者首先理解文本的表层表征并形成对人物认知的文本基表征。文本基表征自下而上的文本提示直接导致人物印象的情境模型的形成,而情境模型则可以自下而上地激活读者的知识结构。如果这一知识结构与读者的图式知识矛盾或有偏差,读者会调整或更新原有的图式知识,形成新的图式知识。同样地,读者依据图式知识自上而下的推理可以直接形成人物印象的情境模型,进而到文本基表征和表层结构中搜索文本依据,即自上而下的认知过程。在实际的阅读过程中,这两个过程往往同时进行,来自文本和读者的信息共同参与人物心理模型的动态建构。[3]31
卡尔佩珀的人物塑造模型建立在认知语言学理论的基础上。在解读人物的过程中,运用不同的理论有助于读者建构对人物的认知,加深对人物的理解。因此,本文将运用图式理论、归因理论和面子理论,同时结合小说文本的语言线索,对《杜兰葛山庄》中读者对主人公埃迪斯的认知过程进行探究。笔者认为,读者对埃迪斯这一人物形象的认知基于两个图式――“爱情”和“女权主义”。
二、爱之曲线图中埃迪斯的动摇与坚守
埃迪斯是一名爱情小说作家,勇于追寻并坚守理想中的爱情。她对爱情的态度经历了反复变化的过程:从起初的坚守,到面对乔弗里求婚时的放弃,逃婚时的继续坚守,放逐时的动摇,在内维尔的反复劝说和求婚下放弃,最后毅然选择回归,愈发坚定。由此可见,“爱情”是影响埃迪斯两次人生抉择的重要因素,是她命运变化的根源,也是情节发展的主线。
“爱情”(love)在作品中频繁出现,是读者解读小说情节和主题的重要依据。譬如,内维尔曾试图说服埃迪斯放弃对浪漫爱情的执著,遭妻子背弃的耻辱使他放下了一切。他信奉彻底的利己主义,并不断劝诱埃迪斯。埃迪斯却坚持己见:“没有爱,我就是活不下去。” “失去爱情,也就失去了全部力量,我会感到自己被逐出活生生的世界,变成冰冷的僵尸,我的内心会爆裂。”[4]113
从词源看,现代英语的love源自古英语的lufu(“爱的情感;浪漫的性吸引力;喜爱;友谊”)和原始日耳曼语的lubo,而lubo则可追溯至印欧词根leubh-(“关心,渴望,爱”)。Love可作名词,意为爱情、爱好、喜爱的人;可作动词,意为爱、关爱、喜欢或喜爱。[5]272当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A Million Dreams钢琴谱五线谱 完整版原版.pdf
- 江苏省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2021-2030年).pdf VIP
- 总体幸福感量表.doc VIP
-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五六单元检测试卷(含答案).pdf VIP
- 2016输电线路分布式故障监测装置技术规范.pdf VIP
- 高处作业安全监理实施细则.docx VIP
- 单位无犯罪记录证明介绍信(范本).docx VIP
- 图形推理专项突破训练1000题及详解.doc VIP
- 福建省福州市仓山区现代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试卷(含答案).docx VIP
- 单组分半聚脲防水涂料及其制备方法.pdf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