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鸡住白细胞史病.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三节鸡住白细胞虫病 鸡住白细胞原虫病又称自冠病,是由住白细胞原虫引起的以出血和贫血为特征的寄生虫病,主要危害蛋鸡特别是产蛋期的鸡,导致产蛋量下降,软壳蛋增多,甚至大批死亡。各内脏严重出血,机体贫血,冠苍白。 . □鸡住白细胞原虫病又称白冠病,是由鸡住白细胞原虫寄生于鸡、乌骨鸡、珠鸡的血液及内脏器官所引起的疾病。 . 禽住白细胞原虫:危害鸡的主要有二种:卡氏住白细胞原虫,沙氏住白细胞原虫。其中以卡氏住白细胞原虫分布最广、危害最大。卡氏住白细胞虫 本虫在鸡体内的配子生殖阶段可分为五个时期。?第一期:在血液涂片或组织印片上,虫体游离于血液中,呈紫红色圆点状或似巴氏杆菌两极着色状,也有3~7个或更多成堆排列者,大小为0.89~1.45μm。? 第二期:其大小、形状与第一期虫体相似,不同之处在于虫体已侵入宿主细胞内,多位于宿主细胞一端的胞浆内,每个红细胞有1~2个虫体。? 第三期:常见于组织印片中,虫体明显增大,其大小为10.87μm×9.43μm。呈深蓝色,近似圆形,充满于宿主细胞的整个胞浆,将细胞核挤在一边,虫体核的大小为7.97μm×6.53μm,中间有一深红色的核仁,偶见有2~4个核仁。 第四期:已可区分出大配子体和小配子体。大配子体呈圆形或椭圆形,大小为13.05μm×11.6μm;细胞质呈深蓝色,核居中呈肾形、菱形、梨形、椭圆形,大小为5.8μm ×2.9μm,核仁为圆点状。小配子体呈不规则圆形,大小为10.9μm×9.42μm;细胞质少呈浅蓝色,核几乎占去虫体的全部体积,大小为8.9μm×9.35μm,较透明,呈哑铃状、梨状;核仁呈紫红色,呈杆状或圆点状。被寄生的细胞也随之增大,其大小为17.1μm×20.9μm,呈圆形,细胞核被挤压成扁平状。? 第五期:其大小及染色情况与第四期虫体基本相似,不同之处在于宿主细胞核与胞浆均消失。本期虫体容易在末梢血液涂片中观察到。 沙氏住白细胞虫成熟的配子体为长形,宿主细胞呈纺锤形,细胞核呈深色狭长的带状,围绕着虫体的一侧。大配子体的大小为22μm×6.5μm,呈深蓝色,色素颗粒密集,褐红色的核仁明显。小配子体的大小为20μm×6μm,呈淡蓝色,色素颗粒稀疏,核仁不明显。??【指阅】图3-3 卡氏住白细胞原虫的生活史必须以库蠓为传播媒介,发育过程包括裂殖生殖、配子生殖、孢子生殖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及第二阶段的大部分在鸡体内完成(25天),第二阶段的一部分及第三阶段在库蠓体内完成(2~7天)。 □具体生活史: 库蠓在吸血时,将唾液腺中的子孢子注入鸡体内,并随血流到全身各脏器的血管内皮细胞内寄生,经发育而变为第一代和第二代裂殖体。 第二代裂殖体成熟后释放出的裂殖子有了性的分化,开始进入配子生殖阶段,形成雌、雄性配子体,当库蠓吸血时,雌、雄配子体进入库蠓体内,并迅速发育成雌、雄配子,然后雌、雄配子体结合形成合子,开始了孢子生殖阶段的发育,最后形成卵囊,成熟的卵囊内含有大量的子孢子,并聚集于库蠓的唾液腺中,在库蠓再吸血时,子孢子进入鸡体内而使鸡受感染,从此又开始新的生活周期。 . 三、流行病学 □1.传播媒介:鸡住自细胞原虫必须以吸血昆虫为传播者,卡氏住自细胞原虫由库蠓传播,沙氏住白细胞原虫由蚋传播。 2.传染原:本病的感染来源主要是病鸡及隐形感染的带虫鸡(成鸡),另外,栖息在鸡舍周围鸟类如雀、鸦等也可能成为本病的感染来源 3.易感动物:主要为火鸡 . 三、临床症状 □病鸡精神沉郁,食欲减退或废绝,羽毛松乱,机体消瘦无力,经常卧在地上,接着出现零星死亡,日死亡率1%~2%,大多病鸡死前抽搐和痉挛; 个别鸡死亡前后口流黏液或口鼻出血;鸡体贫血、消瘦,鸡群中约有10%~20%的鸡表现为鸡冠和肉垂苍白,有时见冠髯根部苍白,上部为黄色或白色。 . □部分发病鸡可发生腹泻,排出青绿色或黄绿色稀便,常有血便发生。 有的死亡鸡口流鲜血。 有的脚软或轻瘫。 □急性病例则突然死亡,无明显症状,咳出或从嘴中流出带血痰液。 □投以氧氟沙星、新霉素、恩诺沙星、环丙沙星等药物往往无效。 . 住 白 细 胞 虫 病(产 蛋 鸡 鸡 冠 发 白) . 感染后第13天(患鸡从肺部咳出血液) . 感 染 后 第 13 天(患 鸡 吐 血) . 五、病理变化 □病鸡血液稀薄,颜色较淡,不易凝固; 肌肉色泽苍白,胸腿肌肉、胰脏、肠管外表面,心、肝、脾脏表面及腹部皮下脂肪表面有许多粟粒大小的出血小结节,界限明显; □肝脏肿大,有时出现白色小结节; 脾脏肿大2~4倍,有出血斑点,灰白色小结节,并与周围组织界限清楚; 有的病死鸡腹腔内有血凝块或黄色浑浊的腹水; . 住 白 细 胞 虫 病(胸 肌 出 血) . 住 白 细 胞 虫 病(腿 肌 出 血) . 患 鸡 颈 部 出 血 点(裂 殖 体) .

文档评论(0)

iua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