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腹锦鸡――传说中凤凰.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红腹锦鸡――传说中凤凰

红腹锦鸡――传说中凤凰    红腹锦鸡,它被中国古人神话为凤凰,龙凤呈祥,成为中国上千年的文化图腾;它流布海外,更新了国际上对观赏鸟的认识,它被视为东方审美文化的使者;它的出现,改变了鸟类学泰斗郑作新的一生,也改写了中国现当代鸟类学研究的历史。       传统文化中的吉祥象征    中国特有鸟类锦鸡,学名红腹锦鸡,民间称为金鸡,是人们熟悉而又陌生的鸟类。提到凤凰,大家耳熟能详,提到锦鸡,大家又觉得有些生疏。其实,世界上没有凤凰,古人臆造的神鸟凤凰,它的现实原型就是锦鸡。古人把锦鸡的模样放大许多倍,进行神话加工,于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据着重要地位的凤凰就产生了。    周代的重要典籍,有许多关于凤凰的典故,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凤鸣岐山”。周人在岐山脚下成就帝业,周人把岐山和秦岭山野中最美丽的鸟类――锦鸡当成了凤凰来歌颂。后世的人们逐渐神话这种鸟类,于是锦鸡便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放大了就是凤凰,还原了就是锦鸡,这个鸟类的历史记录和身影,从周代开始变得扑朔迷离。    锦鸡体态优雅,步履轻盈,雄鸡体长约1米,身披赤、橙、黄、绿、青、蓝、紫7色羽毛,光彩夺目。腹部羽毛是艳丽夺目的血红色,现代学者因此为它定名红腹锦鸡。它的背部除少量浓绿色羽毛外,其余大部分羽毛都是金黄色,它的头上还有金黄色的丝状羽冠,一直披到颈部,在阳光照射下,金光闪闪,十分耀眼,所以民间百姓都称它为“金鸡”。锦鸡长达75厘米的漂亮尾羽,在古代常用来制成异常名贵的雉尾扇,专供王公贵族使用。    古人赋予锦鸡许多神话色彩,认为锦鸡和天穹中的“天鸡星”相对应,传说国家有重大喜事进行大赦时,天鸡星必定出现在天空中。所以,在举行大赦仪式时,人们把锦鸡绑缚于7丈长的高竿顶端,再用黄巾装饰鸡头,颈项上垂下7尺绛幡,人们举起装饰好的锦鸡高竿,在选好的吉辰游行于街衢,然后召集罪犯,击鼓宣读大赦令。这种大赦仪式,似乎唐代还很盛行,唐代诗仙李白流放夜郎时,曾写诗云:“我愁远谪夜郎去,何日金鸡放赦回?”锦鸡在唐代开始频繁进入诗人的眼界中。    锦鸡难以驯化,但它依然是人们喜欢的观赏鸟类,宫廷内府中经常豢养。北宋徽宗赵佶有一幅传世名画《锦鸡芙蓉图》,栩栩如生地描绘了一只锦鸡。画面中的锦鸡飞临于芙蓉花旁,转头回顾一对流连花间的彩蝶。徽宗题诗赞云:“秋劲拒霜盛,峨冠锦羽鸡。已知全五德,安逸胜凫?p。”古人根据雄性锦鸡的形象,说它具有“五德”之誉:“头戴冠者,文也;足搏距者,武也;敌在前敢斗者,勇也;见食相呼者,仁也;守夜不失时者,信也。”    明清时期,在代表官位的补服上,锦鸡形象也常常出现。《明史?舆服志》记载,官员穿袍,前胸后背各缀一个方形补子,文官绣飞禽,以示文明;武官绣走兽,以示威武。一至九品官员的补服上,所用禽兽形象不同,以此辨别官阶的高低。明清时期,二品文官的补服上,都绣着锦鸡的形象。官服上用金丝装饰的五彩织锦,让锦鸡形象光彩夺目,二品文官的衣着,因为锦鸡形象而显得富丽堂皇。    被古人神话为凤凰的锦鸡,历来被人们视为高贵、典雅的象征,它是中国独有的留鸟,它在距离人们不远的山野中生息繁衍,人们用它的名字组成许多成语:锦上添花、前程似锦、锦绣山河……人们认为见到它,就能拥有幸福和吉祥。而由锦鸡神话后形成的凤凰,更是见于传统文化的方方面面。中国人把许多美好都赋予凤凰:美丽、吉祥、善良、宁静等等。龙凤呈祥的崇拜,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浓厚情结。    2000多年前,西方人把红腹锦鸡引入欧洲饲养,现在已成为各动物园和野生动物养殖场最常见的饲养雉类。1786年,红腹锦鸡首次到达北美,1883年大约有100只锦鸡放养在美国华盛顿的山野中,以后加利福尼亚、伊利诺斯、弗吉尼亚、俄勒冈、得克萨斯等州均先后引入。加拿大、南非等地也都引种过锦鸡。红腹锦鸡深受各国喜爱,足迹遍及欧美,人们说,中国的杜鹃花影响了整个世界的园艺业,红腹锦鸡则更新了国际上对观赏鸟的认识,它被视为东方审美文化的使者。       锦鸡影响了中国鸟类学研究史    80多年前,中国现代鸟类学研究的泰斗郑作新先生,到美国密歇根大学攻读动物发育学。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在学校的标本馆里看到了来自中国的红腹锦鸡标本,这是他第一次接触到民间传说中的凤凰――锦鸡。他为锦鸡的美丽所震惊,更让他感到尴尬甚至觉得耻辱的是,这种中国特有的鸟类,国际鸟类学界公认的对锦鸡的发现和命名,却是由瑞典人卡尔?林奈完成的。知耻而后勇,郑作新决定放弃动物发育学研究,回国专门研究鸟类学,以改变完全由外国人主宰中国生物学研究的局面。    如今回首历史,我们应该感谢锦鸡,冥冥之中,是锦鸡影响了中国现当代鸟类学研究的历史,它指引着郑作新用一生的岁月,开创了中国鸟类学研究的事业。1930年,郑作新回国,任福建协和大学动物学教授兼系主任。他带

文档评论(0)

ertery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