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西方零售理论思想传播与发展
西方零售理论思想传播与发展
摘 要:《哈佛商业评论》一直发挥着引领理论前沿的重要作用,本文在EBSC O全文数 据库中,对《哈佛商业评论》85年来(1922-2006)的零售论文进行了检索,对检索数据在 研究领域、发表时间和被引情况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哈佛商业评论》中 零售学术论文主题分布于零售战略、零售业态、零售组合要素、零售信息技术等16个方面, 各个领域文献数量存在明显的不均衡性;在不同历史时期零售论文的侧重点不同;超过半数 的零售论文被引用,学术影响力较大。零售信息技术、零售国际化、零售自有品牌、零售渠 道以及零售顾客这几大领域将成为未来零售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的热点。
关键词:?EBSCO;哈佛商业评论;零售
中图分类号:F71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154(2008)07-0018-06
收稿日期:2007-12-17
作者简介:汪旭晖(1976-),男,辽宁大连人,东北财经大学 工商管理学院 副教授,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博士后,主要从事零售管理与物流管理的研究;张爽(1982 -),女,黑龙江依安人,东北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零售管理的研 究。① 我们从《哈佛商业评论》自1922年创刊到2006年末刊登的11900篇文献中进行二次检索, 输入与零售相关的各个关键词,包括retail, retailer, retailing, store, private bran d, private label, supermarket, hypermarket, shopping mall, shopping center, Wal- Mart, Tesco, Carrefour, Metro等,得到403篇包含零售相关关键词的文章,这其中有一些 并非纯粹零售领域的研究,将这些文献剔除,最终得到纯粹零售领域研究文献207篇。
一、引 言
研究西方零售理论思想的传播与发展,有助于预测未来零售研究的发展趋势,指导零售 经营实践。本文拟立足于《哈佛商业评论》(Harvard Business Review)刊登的零售研究 文献,来探究西方零售理论思想传播与发展的脉络。之所以选择《哈佛商业评论》作为研究 对象,是由该杂志的特殊定位及社会影响力所决定的。《哈佛商业评论》是哈佛商学院的标 志 性杂志,从1922年创刊至今80多年来,表现出极高的前瞻性,在集团管理、组织、执行力、 并购、变革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零售管理等各个经营领域的一些原创性理念都由《 哈佛商业评论》率先提出,如彼得#8226;德鲁克的“学习型组织”理念,约瑟夫#8226;派恩二世的“ 体验经济”思想等不仅被后人在实践中加以验证,更成为学术界后续研究的基础。如今,《 哈佛商业评论》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的高层管理论坛,引领着管理学各个领域前沿理论思想 的传播与发展。在零售领域,该刊物同样发挥着引领前沿理论发展的重要作用。全球著名的 EBSCO全文数据库中商业资源全文数据库(Business Source Premier)是唯一一个收录《哈 佛商业评论》自创刊以来所有文章的专业数据库,所以本文我们利用该数据库进行了文献检 索。我们通过关键词检索①,最终确定了《哈佛商业评论》从创刊至2006年末刊登的纯粹 零售领域的论文207篇作为我们的研究样本。
二、《哈佛商业评论》中零售理论思想的领域划分
(1)零售战略研究(占25.12%,居于首位),包括了从企业视角、产业组织视角、竞 争力视角提出的关于零售企业发展战略的全新理念。如Davidson等(1976)[1]论 述了在零 售企业生命周期的四个不同阶段上(导入期、成长期、成熟期、衰弱期),企业经理人都可 以采取不同的策略保持赢利性。Normann和Ramirez(1993)[2]以宜家等几家成功 的企业为 例论述了它们如何把供应商、合作者和顾客联合起来一起创造价值,进而首次提出了基于 零售企业战略和竞争优势打造的“价值星系理论”,即将供应商、合作伙伴和顾客之间的关 系重新组合,如星系四周密布,共同创造价值。(2)零售业态研究(占17.39%,居于第二 位),主要涉及零售业态演进规律以及对大型购物超市、百货店、药店、家居建材专业店等 不 同的零售业态定位以及发展态势的研究。其中对百货店的研究最多(超过50%的比例)
[3,4]。(3)零售组合要素理论(占8.7%,位居第三),分别针对零售业的价格、 广告、 促销 、环境等零售要素及其组合效果进行了探讨(Whitney,1970)。尤其是Martineau(1958) [5]研究了各个零售组合要素的集成效果,首次提出“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