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西北民歌悲剧性特征研究现状及其应用于音乐创作四时期与三流派
西北民歌悲剧性特征研究现状及其应用于音乐创作四时期与三流派
[摘要]“路文”、“王文”、“陈文”所开辟的西北民歌“悲剧性”研究,歌种、地域、深度、理性分析、抽象音乐形态有待深入;“四时期”、“三流派”的音乐创作是西北民歌悲剧性因素在创作实践领域的基本构架,是悲剧性特征研究的形态学依据。
[关键词]西北民歌 悲剧性特征 音乐创作 四时期 三流派
悲剧是客观限制、恶势力迫害或自身过错引起的事业失败或个体毁灭而引起肯定性精神价值的戏剧类型。西北民歌的悲剧性经历祭祀神灵、激情屈辱、追求平等、改造现实四个时期。悲剧性本源于历史必然的要求与其实现的不可能而形成的对立,或源于对立理想和势力在冲突中同归于尽而产生具有“永恒正义”的和解,而西北民歌悲剧性源于因“不应遭受的厄运”而引起的“怜悯和恐惧”甚至伟大痛苦,或源于伟大人物的灭亡而产生的永恒价值的精神。
一、西北民歌悲剧性特征研究现状
1912―2008年间全文涉及西北民歌(1163篇)且以悲剧为主题(53670篇)的文章共计三篇,分别以《蒙古族叙事性短调民歌的悲剧性研究》(以下简称“路文”)、《试论宁夏六盘山区传统花儿的悲剧性特征》(以下简称“王文”)、《悠悠黄土情凄凉声咽中――西北民歌凄凉美初研》(以下简称“陈文”)为题。
“路文”以蒙古族叙事性短调为研究对象,旨在挖掘其悲剧因素,并阐释其美学传统的传承与发展规律。首先分析山林狩猎时期三种音乐形式,挖掘悲剧性源头,进而梳理其流变;其次从生态、生产方式、民族历史、文化传统等角度阐述其悲剧性成因:再进入题材与形态层面的剖析:最后划分美学类型并阐释其特征。
“王文”首先界定悲剧性、悲剧意识,列举六盘山花儿的悲剧性特征:进而分析音乐、文学的悲剧性特征,概括音乐特征、歌词文化信息:最后从地域环境、人文特征、宗教、伦理、民族意识、演唱心理剖析其悲剧性成因,认为花儿不仅符合人类悲剧性精神本质,且反映了处在竞争危机里人类的普遍心态。
“陈文”认为西北民歌悲剧性是客观存在的美感现象,具体表现于发音、发声、旋律特征、曲式、唱词结构、乐律、节奏速度等方面,甚至秦腔形态之中,其形成与西北地理、历史文化有密切渊源关系。
二、西北民歌悲剧性特征应用于音乐创作的四时期与三流派
“纯四度加大二度”,是核腔理论中关于西北民歌中重复率最高、具有典型意义的,体现西北民歌悲剧性特色的基因结构,它是分析、挖掘深层结构、结合现代作曲技法,对音序组织进行“预构”的基础,而具有悲剧性特征的全部西北民歌都不过是它的自由延长(申克理论)。声乐、器乐两大类创作实践都成功地应用了西北民歌悲剧性因素。
(一)声乐
可分为延安时期、黄土摇滚时期、西部放歌时期、现代音乐时期。
1、延安时期
在民族性与现代性的统一的核腔未被作曲家从理论高度认识的时候,西北民歌的悲剧性特征在作曲家的许多创作中已有自发的应用,如冼星海的黄河大合唱中《黄水谣》的灾难主题就是西北民歌核腔sol-la-re和双四度大跳re-sol-do的综合应用。深厚的民间基础、深刻的思想认识、真挚的民族情感使得这些作品在思想和艺术上达到了那个时代的顶峰。
2、黄土摇滚时期
苏越的《黄土高坡》、崔健的《一无所有》、徐沛东的《这一片热土》等作品在很大程度上模拟了西北民歌悲剧性的外在因素,有的作品几乎看不出核腔结构在全曲中的支配地位,貌似激越、悲壮,浩浩荡荡,剑拔弩张之余,似乎缺少些坚强、深厚的内在悲剧性的涵养。
3、西部放歌时期
印青的《西部放歌》是成功应用西北民歌悲剧性因素进行现代音乐创作的光辉典范。兰花花主题的“啊”腔,伴随着丰满的和声,人们载歌载舞,满怀豪情,奔向新生活的场面清晰可见。音乐经过核腔re-sol-la的装饰进行,最后结束在高音a2上,达到扬眉吐气、震撼人心的悲剧性效果。
4、现代音乐时期
谭盾创作的《夜宴》主题曲《我用所有报答爱》,以其精炼的材料、精湛的主题发展手法,采用高超的配器手法,用do-re-sol这个西北民歌核腔,结合小六度下行,成功地刻画了五代十国那个动乱年代的争权夺利、互相残杀、真情难觅和世态炎凉,从而展示了伤痕累累的悲剧性内心世界。
(二)器乐
近些年来中国器乐创作一直面临尴尬,但利用西北民歌悲剧性因素在器乐创作领域却出现了喜人的局面,其中做出巨大贡献的有以赵季平为代表的具象派、王西麟为代表的体验派、朱践耳为代表的理性派。
1、以赵季平为代表的具象派
赵季平是20世纪80至90年代中国电影音乐创作的里程碑和杰出代表,他以激昂高亢的悲剧性因素表达了对生命与生活的冲动,刻画出国人鲜活的灵魂,颂扬了民族不朽的精神,纵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