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评德伯家苔丝中叙述技巧
评德伯家苔丝中叙述技巧
[摘要]小说《德伯家的苔丝》的作者哈代是英国19世纪最卓越的现实主义作家之一。但是他的创作技艺已经超出了19世纪传统现实主义的局限,具有现代主义小说的倾向。他在小说《德伯家的苔丝》中不仅揭露了当时的社会现实,而且运用多视角转换的叙述方法,刻画人物性格、表现人物的思想、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烘托小说的命运主题,从而更深刻地反映了小说的内涵。
[关键词]叙述技巧全知视角视角转换
一、引言
在文学叙事学理论当中,叙述视角(也称叙事视角)是关注的重心之一。美国文论家艾伯拉姆斯曾给叙述视角下过这样的定义:“叙述视角是指叙述故事的方法,作者所采用的表现方式或观点,读者由此得知构成一部虚构小说的叙述里的人物、行动、情境和事件。”在叙事视角上,首先是叙事人的人称问题,即他在小说中是以旁观者的姿态来叙事,还是以作品中人物“我”来叙事的问题。在叙事人称之外,再涉及具体的表现意识的方式,即从什么角度叙事,华莱士―马丁称之为“叙述的语法”。叙述视角在作品中有一个基本定位,但它也可以有变动游移,使叙述有一种更广角的摄取故事内容的角度。
一部小说成功与否与作家选择何种叙述视角来叙述故事有密切的关系。托马斯―哈代在小说《德伯家的苔丝》中,恰当地运用了多种不同的叙述视角,在完善英国现实主义小说传统创作手法的基础上又有创新,融合了不同的叙事方式,使作品的内容和形式完美地统一起来,鲜明地突出了小说的主题,揭示了女主人公悲剧命运的社会性及其复杂的、动态的多种悲剧因素,使读者看清了19世纪资本主义社会道德的宗教的虚伪性,刻画了苔丝所具有的女性丰富深邃的精神世界和内心活动,赋予了小说《德伯家的苔丝》巨大的艺术魅力。
二、全知视角的叙述
“全知”视角叙述是常见的一种叙述方式。它的特点是作家能够自由地叙述故事情节,刻画人物形象,触摸人物心理,自由地驾驭故事情节发生的时间和空间,突现作家的表现意图和主题。作家有如“上帝”一般,处于“无所不在、无所不知”的地位。哈代以一位“通晓者”的身份,从全知视角来叙述苔丝姑娘的故事。小说的情节展开、场景设置、人物性格的刻画、事件之间的关系等一切都掌握在哈代的手中,暴露在他的眼前。作家有时还站出来发表一番议论,表明自己的观点。
由于哈代以第三人称叙述者的身份站在一个高于观察对象的位置,因此他能超越空间,对同时发生的事件有一个全方位的了解。苔丝第一次出门去认亲的时候,一方面,哈代以全知的视角观察到了忐忑不安的苔丝想尽快结束这次拜访,观察到苔丝正天真无邪地垂头看着胸前的玫瑰:另一方面,又发现亚雷透过弥漫于帐篷的缕缕烟雾,用眼睛直勾勾地盯着“身形茁壮、发育丰满”的苔丝。在结婚的那天晚上,苔丝“坦白”了自己过去的遭遇后,哈代又是以第三人称的叙述者观察了苔丝和克莱的反应。“苔丝的叙述结束了,就连反复申明和附加说明也都讲完了。她的嗓音自始至终都没有提高,和开口说话的时候一样低沉。她既没有说出任何为自己开脱罪责的话语,也没有流下一滴眼泪。”而“克莱做了一个离题的举动,把炉火拨弄了一下。拨弄了余火之后,他站了起来。这时,她那番话的全部力量才显示出来。他的脸变得憔悴苍老了。为了集中自己的思绪,他就用脚在地上乱踩乱跺。不管用什么办法,都无法驱除杂念、集中心思,因此,他只好毫无表情地乱动。当他终于开口说话时,所发出的也不是那种她听惯了的富于变化的音调,而是极其呆板的声音,仿佛发音官能不健全似的。”
作为“全知”的叙述者,哈代对小说故事的细节和因果关系了如指掌,而且能够深入到焦点的内部世界,对人物的认知活动和思维、情感变化、心绪流程了如指掌。苔丝第一次到亚雷―德伯家认亲,还不知道“在她人生舞台上正潜伏着悲惨的一幕”的时候,叙述者已将亚雷想要占有苔丝的想法告诉了读者。苔丝受辱后,她在回家的路上看到宗教的训戒标语“你的惩罚必将速速到来”和“不要犯奸淫”时,感到恐怖,仿佛这是对她的责问似的,仿佛那位“为了上帝的荣耀而干活”的涂写者知道她底细。这时,苔丝经受着宗教思想的煎熬,她那奇特、异常的神色表情就透露了她的心理反应。苔丝在第二次离开家乡时就抱定了决不嫁人的决心。在克里克老板的奶牛场与克莱朝夕相处,心中虽然产生了爱慕之情,可又无时无刻不在压抑着它。面对克莱的求爱表白,她既激动又兴奋,而对他的求婚又一次次地拒绝,心中充满着忧伤、焦虑,内心常处在“绝对的快乐”和“绝对的痛苦”的挣扎中。在答应了克莱的求婚后,常常为自己过去所受的耻辱感到惊惶,既想告诉克莱又害怕告诉他。可以说,她与克莱相爱的整个过程中,心中始终交织着幸福、痛苦、恐惧、悔恨、屈辱等各种感情。正是由于哈代能透视人物心理,将人物置身于情感与理智、幸福与痛苦、希望与绝望矛盾的漩涡之中,他笔下的人物才极为真实、丰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