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斯隆和德鲁克分歧.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评斯隆和德鲁克分歧

评斯隆和德鲁克分歧      实业界的斯隆与学术界的德鲁克都名闻遐迩,在管理这个交集上,两人相撞了。这次相撞十分有趣,观点上的争论和人格上的尊重相得益彰,思想上的撞击和行为上的敬仰相映成辉。时代的差异,年龄的差异,管理实务和理论思考的差异,在他们两人的交集上都有深刻的反映。了解两人的分歧,可以使我们对管理史上的一些关键环节认识得更为清楚。   由于年龄和职业的差异,关于他们两人的分歧,在斯隆自己那儿没有多少记载,只有德鲁克的“一家之言”披露了不少细节。仅仅就德鲁克的“一家之言”来看,他在充分说明观点分歧的同时,对斯隆的赞誉和崇敬跃然纸上。哪怕我们把这种争论的思想意义完全排除,仅仅从意见争鸣的方式上看,也能给当今的人们提供不少教益。试问今日世界,有几人能做到在批评对方时比德鲁克更好?尽管德鲁克与斯隆没有师徒关系,但从广义的“师徒”角度看,两人显然有着“辈份”的不同。对于如何处理这种“代沟”,德鲁克为我们作出了表率。有一句众所周知的名言:“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然而,现实中我们看到的往往是两种极端:一是“吾爱吾师”而不惜践踏真理,另一是“更爱真理”而不惜欺师灭祖。对于这两种极端现象,哪怕有德鲁克胸怀之一二,也能使我们在理性准则和伦理准则二者之间取得一定的平衡。   德鲁克与斯隆的撞击,起于1943年晚秋。这一年,通用汽车公司的副总裁唐纳森?布朗邀请德鲁克对公司进行政治和经济学研究,从而为公司在二战后的政策提供建议。当时德鲁克还是30多岁的年轻人,而斯隆已经是将近70岁的老人了。两人的首次会面在如下的开场白中展开:   斯隆:“德鲁克先生,你或许已经听说了。我不是提议让你来通用进行研究的人。我认为根本没有这个必要,可是我的同事看法不同,还是希望你能对通用进行研究。因此,我得尽到自己的责任,确定你能胜任愉快。……我必须确定你可以取得一切必要的资料。……我不会告诉你该研究什么,或是该提出何种建议。……你只要告诉我,你认为什么是对的,而不要管‘谁’才是对的。别担心管理阶层的成员,包括我自己,是不是能采纳你的建议或同意你的研究结果。如果对你来说是对的,在我看来却是个错误的话,我会立刻告诉你的。”   从斯隆的开场白中,可以看出,斯隆不是一个谦虚的人,也不是一个善于交际的人。然而,如德鲁克在《旁观者》(Adventures of a Bystander)一书中描述的那样,斯隆是一个言出必行的人,即使对德鲁克的研究没有兴趣,甚至对德鲁克的观点不赞同,他还是尽可能为德鲁克提供研究上的方便,以尽到自己的责任。   结束了在通用汽车公司为期一年半的调研后,德鲁克出版了《公司的概念》(Concept of the Corporation)一书,系统阐述了他对公司管理、大企业在社会中的地位、功能和责任的看法。然而,包括斯隆在内的绝大多数通用汽车公司的管理人员却认为,《公司的概念》中的大多数观点是对通用汽车公司肆无忌惮的攻击。后来,该书虽然一度成为畅销书,但是,在通用汽车公司,乃至通用技术学院(GM Technical Institute),都找不到该书的影子。   在德鲁克看来,他与斯隆的分歧主要集中在三方面:关于通用汽车公司的政策;关于公司雇员关系的建议;关于要求公司“服从公众利益”的观点。   在公司政策方面的分歧:斯隆为代表的通用汽车公司高管层认为,他们在20世纪20年代是成功的,而且这种成功持续了20多年,尤其是这种成功还经受住了大萧条的严峻考验,所以,二战结束后,政策的宗旨和指向不需要大的变动。而德鲁克认为,任何政策在经历了20余年之后,必然与市场情况不再适应,所以,有必要对公司各方面政策进行重新审视,以制定适应新形势的公司政策。   20世纪40年代,通用汽车公司已经是美国乃至世界上最成功的公司之一,下属的雪佛莱事业部甚至比福特公司和克莱斯勒公司的市场占有率都高。在这种情况下,德鲁克建议通用汽车公司将雪佛莱事业部独立出去,这样既有利于市场竞争,以避免美国司法部的反托拉斯诉讼,又有利于通用汽车公司的市场竞争战略,变防御为进攻,变守成为开拓。然而,以斯隆为代表高管层却认为这是对通用汽车公司的公开挑衅。在他们看来,经过几十年的管理实践,通用汽车公司已经找到了成功的“原则”,而以后的企业经营,只需遵守这些“原则”就可以了。   二战后,国外汽车市场迅速发展,其速度已经超过了美国市场,规模也已经与美国市场不相上下,在这种形势下,斯隆却拒绝对公司的管理体制进行进一步的改革。虽然通用汽车公司也在欧洲和日本进行了扩张,然而,在海外市场的扩张方面,通用汽车明显落在了福特公司和克莱斯勒公司的后面。   在通用汽车公司高管的头脑中,之所以要在二战后坚持20年来的政策,是因为这些政策已经在一个长时段内取得了成功。而在德鲁克看来,之所以要对

文档评论(0)

fangsheke6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