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贫困乡村下栅乡科学发展后来居上实践
贫困乡村下栅乡科学发展后来居上实践
下栅乡位于山西省孝义市东南部,境内北低南高,山地丘陵居多,产业以种植业为主,老百姓基本上是靠天吃饭,多年来一直是孝义的贫穷地区之一。2007年新一届乡党委政府班子上任以来,下栅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发挥比较优势,全力赶超、奋力爬坡,全乡经济与社会事业逆势而上,逐步实现了由农业大乡向工业强乡的全面转型。2009年,全乡农村经济总收入达到23387万元,比2006年增长38.4%;乡镇企业总产值达到50000万元,比2006年增长210.6%;上缴工商税收9319.5万元(其中国税7435万元,地税1 884 5万元),是2006年上缴工商税收223.4万元的41.7倍,增幅为全市第―;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717元,比2006年增长38.1%。昔日贫穷落后的乡村正在向经济发达、功能齐备、环境优美的现代化城镇迈进。
一、以借力发展为引擎,打造现代工业支撑体系
没有支柱产业的支撑,就永远解决不了下栅乡的贫困问题。下栅乡地处山区,相对封闭;产业单一、结构沉重。要想加快发展,必须借助外力。为此,该乡党委和政府把项目建设作做为唱好“翻身道情”的主旋律,调动一切资源和力量,全力创优环境,引进和扶持了9个大型工业项目。
立足招“大”引“强”,扶持龙头企业。山西奥凯达化工有限公司4A沸石项目,总投资3.6亿元,2008年5月开工建设,2010年投入生产后,每年可实现销售收入2.6亿元,利润1.3亿元,转化20万吨铝土资源,拉动社会相关产业产值4.5亿元,带动500名劳动力就业。孝义市兴安化工有限公司43.沸石赤泥堆场项目,每年可拉动社会相关产业产值5000万元,直接带动300余劳动力就业。
着眼循环工业,拉长产业链条。以绿色、环保、低碳为特征,大力发展煤炭深加工、精细加工、煤产化工以及煤矸石建材等项目,形成了层次较高的煤一焦一化2材等产业链条。总投资11亿元、一期工程投资6亿元的新禹煤焦有限公司年产130万吨捣固焦项目。于2007年7月开工建设,2009年10月顺利试产。项目主产品是焦炭,副产品有甲醇、焦油、煤气、硫铵、粗苯、硫磺等,可实现销售收入5.2亿元,利润5000万元,拉动劳动力1000人。
二、以农业结构调整为抓手,拉长养殖致富产业链条
下栅乡根据“稳粮兴牧、养殖增收”的战略,冲破传统生产方式的束缚,走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生产、特色化发展的路子,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引导建设各具特色的养殖专业场、专业村、专业区,推进规模化养殖,培育稳定的致富产业链。
以“公司+基地”为载体,建设全国商品鸭基地。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实行“五保一扶一优”的带动措施,全力推动商品鸭养殖基地建设。目前,全乡建成规模养殖小区九个,年养殖量达250余万只,直接带动300余户共1200余人从事商品鸭养殖加工。并辐射孝义市周边十几个县市及周边省区,拉动20000名农村劳动力就业。
以专业合作社为依托,提升生猪养殖标准化生产。把建设标准化养殖园区作为转变生产方式的着力点,鼓励种养大户、能人牵头创办农村专业合作组织,促进生猪养殖区域化布局和规模化生产,全力打造养殖强乡,先后建成了城兴养殖合作社、金土地养殖园区、上栅村养殖区等规模化养殖基地。孝义市城兴种养殖专业合作社投资620万元,建成万头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采取“协会+基地+农户”的模式,从资金扶持、技能培训、关系协调等方面,帮助广大农户无风险养猪。每年为周边县市乡村提供优质种猪和仔猪12000头,年出栏商品猪10000头,年销售收入1300万元、纯利润250万元。同时年可转化玉米等粮食作物400万公斤,饲料玉米采用合同订单方式实行保护价收购,提高了农民种植积极性,带动了全乡种植户400余户1200余人从事玉米种植生产,年增加农民收入500余万元。
以“大户带小户”为模式,打造肉鸡生产专业化链条。积极推进养鸡小区建设,鼓励吸收先进技术,发展完整的肉鸡产业链。西安生肉鸡场投资120万元,发展为年出栏20万只规模的肉鸡养殖园区,建起了10座养鸡大棚,每个养鸡大棚可饲养1万多只鸡,并直接带动周边300余户从事商品鸡养殖。
以绿色经济为先导,强势打造核桃支柱产业。乡党委和政府提出“生态优先、林果兴乡”的战略,坚持生态林和经济林齐抓、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并重的原则,大力推进林业生产和生态建设。2007年,在垣头、西铺头、东铺头、高仁、尧仲、大西庄等10村栽植优质矮化核桃9.6万株,合计3310亩。2008年,在兴跃、西沟、北辽等8村栽植优质矮化核桃6.6万株,合计2450亩。2009年,在垣头、王马、南辽等村栽植优质矮化核桃4.5万株,合计1500亩。三年栽植核桃树7260亩,全乡3648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