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件:医院感染管理与监测.ppt
干 预 医院内肺炎(HAP、VAP) 泌尿道感染(UTI) 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BSI) 手术部位感染(SSI) 多重耐药菌 。。。。。。 * * 仰卧位与半卧位 VAP发病率 仰卧 23% 半卧 5% VAP预防措施的证据 Lancet 1999; 354:1851-58 预防与胃管给食有关的吸入如果无反指征,将头部的床摇高形成30~45度角(IB) 床头(HOB)抬高30度 * 口腔卫生用具 * 口腔卫生与脱污染 * 预防SSI的bundle 根据指南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 术前0.5~2小时使用抗生素 24小时内停用抗生素 正确选择抗生素品种 正确脱毛方法:避免不必要备皮,术前即刻,减少损伤 手术期间给患者保暖 围术期血糖控制正常水平 缩短术前住院时间:手术当天入院比例高 强制性向公众报告感染率 * 手术区域备皮问题关于手术部位备皮方法与切开感染率的关系 备皮方法 剃毛备皮 5.6% 脱毛或不去毛 0.6% 备皮时间 术前24小时前 20% 术前24小时内 7.1% 术前即刻 3.1% 方法/时间 术前即刻剪毛 1.8% 前1晚剪/剃毛 4.0% * 术中温度控制 200 名结肠直肠手术患者 对照组- 常规术中加温护理 (保持34.70C的平均温度直到送入PACU) 处理组- 积极加温 (平均温度为 36.60C) 结果 对照组- SSI: 19% (18/96) 处理组 – SSI: 6% (6/104) P=0.009% * 患者保暖 * 多重耐药菌,在今后一段时间或将成为医疗纠纷的焦点和元凶! * 加强对多重耐药菌的监测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 耐万古霉素金黄色葡萄球菌(VRSA) 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 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细菌 耐青霉素肺炎链球菌(PRSP) 多重耐药的非发酵菌 。。。。。。 * 预防抗菌药物耐药的12项措施 预防传播 合理应用抗菌药物 有效的诊断和治疗 预防感染 12 遏制医务工作者传播 11 隔离患者 9 严格掌握万古霉素应用指证 1 接种疫苗 2 拔除导管 6 专家会诊 7 治疗感染,而非污染 3 针对性病原治疗 8 治疗感染,而非寄殖 4 控制抗菌药物应用 5 应用当地资料 10 及时停用抗菌药物 * 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 法国一项研究表明:氟喹诺酮的使用率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在统计学上显著相关。 美国、日本、西班牙等多个国家的研究表明:抗菌药物的过度使用与耐药菌的产生具有相关性,尤其是三代和四代头孢菌素、氟喹诺酮类和碳青酶烯类抗菌药物,采取抗菌药物干预策略可以减缓耐药菌的产生。 * -寻找新的抗感染药物 -新药越来越少 -限制人以外(畜牧业)使用 -减少对人类的影响 -加强抗感染药物的临床管理 -分级和分线 -合理使用抗感染药物 -优化抗菌治疗 -优化抗感染治疗策略 -减少抗生素选择性压力 -加强医院感染的控制 -减少耐药菌株院内传播 细菌耐药的临床对策 * 医疗废物管理 医疗废物分类 感染性、损伤性、病理性、化学性、药物性废物 医疗废物明确分类 禁止任何单位、个人私自买卖医疗废物。 * 发挥微生物室与临床的桥梁作用,促进标本送检与病原学诊断技术 * * * * * * * * 二、医院感染病例判断 医院感染病例的诊断首先要明确医院感染的定义,然后掌握医院感染诊断标准。感染病例的判断主要依靠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结果及各种专业诊断指标和临床医生的综合判断。 * 三、医院感染发病率调查 (一)、设计医院感染病例登记表 1、管理资料2、病人的一般情况3、病人的住院资料4、发生医院感染有关的因素5、医院感染特征的记录6、病原学检测情况7、抗生素使用情况8、手术情况 * (二)、医院感染病例登记表的填写说明 1、感染病人编号:如2016--001 2、入院日期 3、诊断:感染病人出院时的诊断 4、感染日期:出现临床症状或实验室阳性的日期 5、感染部位 6、手术 :(1)手术时间(2)手术类型 7、实验室诊断:镜检、培养、血清学诊断 8、病原体: 9、感染与死亡的关系:直接、间接、无关原因 * (三)、调查方法及注意事项 1、调查方法:前瞻性调查、回顾性调查 2、病例调查工作程序 临床医生报告→专职人员确认→查阅相关资料→询问病人→查漏报 3、注意事项:(1)体温记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