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仕强管理讲义.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曾仕强管理讲义 管理之道贵在实践 西洋重「物」,乃至把「人」称为「人力资源」;视之「物」,用处置物的方法 来处理人。「物」是被动的,没有感情的,可以任意摆的,因此对「人」也特别 注重指挥与监督,一切诉之于规范,简直把人当做机器。人群关系学者倡导管理 人性化,而其所谓人性,则系先天性恶,即使Y理论促使管理者从根本上提高员 工的士气,似乎已经注意到「劳力」之外,尚有「劳心」的存在,但是以竞争代 替互助的论调,始终无法将 「人是工具」提升为 「人自身即是目的」的境界。「物」 的行是他动的,用这种观点来管理,除了极少数高阶层管理者可以自动之外,其 余大多数人,都是具有专门知识而听命于目标的被动行为者。中国重「人」,甚 至把一切都拟人化了,「物」也是有感情的,必须加以爱惜。「人」本来是宇宙 万物的一种,但是「人为万物之灵」,因为「人」能够自动自主,自己成为自身 的主宰。 「人」不必为了礼法规范而心常戚戚,徒然把自己的心胸逼得愈趋狭隘;管理者 应该坦荡荡,且有充分的心灵自由,不拘守于礼法,却言行俱能中节。组织成员, 依其智能高下,或安而行之,或利而行之,或勉强而行之,只要大家各凭良心, 发出内心的良知本性去行,自然合乎规矩而不逾规范。在有限的规律中发挥无限 的自动自主自由,这才是人的尊严与价值之所在。管理是实践的,不是理论的。 管理者学得再好的理论,如果不能实际运用,亦将无济于事。管理者可以有许多 想法,但是真正付诸实施的决策,只能独一无二,这是管理者的最大难题,因为 时间永不回头,而且急迫得必须当机立断。管理学者可以「为学问而学问」,发 挥其孳孳不倦的专一精神,以造就高深的学术研究。管理者却不能不「为管理而 学问」,视管理理论为工具,经由学术以改善管理,才是目的。 管理哲学是要实践的,管理者躬亲实践若干管理理念,行之有效,有了无比的信 心,建立自己的管理信念,虽然说信则灵,毕竟还是要不断地向前推进,才能日 新又新。 情、理、法 我国管理思想,以儒家为主流。孔子「摄礼归义」,更「纳礼於仁」,构成「仁、 义、礼」一贯的思想体系。孟子重仁、义,并不忘礼;苟于重礼、义,也不志仁。 儒家「仁、义、礼」的管理理念,实践起来,就成为中国人常说的「情、理、法」。 [ 情、理、法 ]系以「法」为基础,一层一层向上提升,任何组织,都应该以「制 度化」为实施管理的起点;组织成员,共同以「崇法务实」为基本的行为规范, 一方面自己守法,一方面也要发挥道德勇气,以反抗不法的行为。制度化管理, 重点即在大家共同守「法」。 但是制度由人创立,亦由人改订,看起来好像固定,却仍随著人事而变动。制度 初订立的时候,必有其外在的需要与内在的用意;此二者又皆是变动的。可见制 度如果不能因时因地而制宜,那就会僵化,形成官僚管理,难以应付两可及例外 事宜。制度为求合宜,必须「应时而造道」,不可不「持经达变」,为求「经权」 得宜,就应该依「理」变「法」,把「制度化」提升为「合理化」。 管理者一切求合「理」,必然合「法」,如果出现合理而不合法,便证明此「法」 已不合理,有修订的必要,可见制度的适时调整,确有其实际上的需要。萨孟武 先生说过:法家主张「法治」,却无不言势、术、法。这三者都和人主有关,居 势者君也,用术者君也,制法者亦君也,一切关键均在人主,於是法治最後又归 於人治了。 事实上,管理是离不开人情的。空喊「制度」而未能「合理」,即是「恶法」。 标榜「合理」却不能为同仁认定,便是未得人心,大概有违人情。典章制度日久 疲弊,变成形式而缺乏真实的生命,仅仅具有束缚作用,就会和人性发生冲突, 造成矛盾。管理者动机不纯正,再合理的规定,大家也看成不合理。所以如何 「安 人」,才是管理的最终目标。 「安」就是「大家好」,管理者以「大家好」的「公 心」,来感应员工,员工有了「大家好」个人才能好的心情,一切「理」、 「法」, 自然接纳。管理人性化,其实就是合乎人,「情」的管理。 [情」必须以「理」「法」为基石。许多人从表面上观察,认为中国人是讲「情」 的民族。其实,中国人所看重的,乃是可贵的「合理的情」;中国人所十分厌恶 的,实在就是「不合理的情」。「情理」合,才是纯真的「情」。中国的经营理 念,具体说来,便是「情、理、法」的管理,因为管理本来就是扩情的历程。 如何实践中国式管理与人性化管理 究竟有没有中国式管理 一、到底有没有中国式管理有三种说法 1、有人认为没有--管理就是管理,没有中国式、美国式、日本式的区别, 只有有效和无效的区别。所以说没有中国式管理。 2、有人认

文档评论(0)

xingyuxiaxia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