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主要参考书
1、徐政旦等 《审计研究前沿》 上海财经大学出版
社,2002年10月
2、蔡春 《审计理论结构研究》 东北财经大学出
版社,2001年3月
3、郭华平 《中国审计理论体系发展研究》 经济管
理出版社,2007年5月
4、刘华《审计理论与案例》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6
年4月
5、审计理论研究课题组《审计基本理论比较:前后
一贯的理论结构》立信会计出版社,2009年3月
6、董淑兰、杨连刚主编《审计理论与实务》清华大
学出版社有限公司;2009年5月
7、谢荣主编《高级审计理论与实务》经济科学出版
社,2011年5月
课程内容
第一章 概述
第二章 审计本质
第三章 审计目标
第四章 审计假设
第五章 审计规范
第六章 审计证据
第七章 审计责任
第一章 概述
一、审计的产生和发展
(一)审计的产生
(二)审计的发展
(三)独立审计的产生与发展
(四)中国独立审计的发展
(五)中国审计学科发展的历史过程
二、审计的概念及审计理论结构
(一)审计的概念
(二)审计理论结构
三、审计理论研究方法
(一)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
(二)实证研究的方法
(三)审计理论研究的规范法
(四)审计理论研究的实证法
(五)规范法和实证法在审计理论研究中的联系
与区别
(六)规范法与实证法在我国审计理论实践研究
中的现实选择
一、审计的产生和发展
(一)审计的产生
审计产生的根本原因是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因此它是
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在原始社会里,由于没有私有财产,也就不需要审计。
★“委托——代理关系”的产生,便产生审计活动。
★审计活动萌生于奴隶社会。
★审计的最初形态是官厅审计。
我国最早将负责审计的官员,称为宰夫(宰夫之职,掌治朝
之法,以正王及三公、六卿、大夫群吏之位。掌其禁令,叙
群吏之治),具有依法考核的监察职能。
据《周礼》记载,宰夫有就地稽查财物入出之权,即经济监
督。
因此,周朝的宰夫兼具监察和国家审计职能。且独立于司会
部门之外,具有一定的独立性。
在西方国家,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受托经济责任关
系的出现,早期的政府审计也应运而生。
据考证,早在奴隶制度下的古罗马、古埃及和古希
腊时代,就已建立了官厅审计机构——审计局,并
设有监督官一职。
法国在中产阶级大革命前就设立了审计厅。
英国1314年任命了第一任国库审计长。
美国则于1921年就公布了《预算及会计条例》,并
设立了美国会计总署(General Accounting of-
rice,简称GAO)。
西方国家的审查人员以“听证” (audit )的形式,对
掌管国家财务和赋税的官吏进行审查。
(二)审计的发展
审计的发展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
★奴隶社会——审计只是一种附属的工作,规模很狭
窄,同会计往往合二为一。
★封建社会——审计开始同会计分离,逐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