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中国当代国防科技
发展概况( )
编著
目 录
国防科技事业的发展历程1
国防科技事业的开端1
建设国防工业1
发展国防科技25
“两弹”技术的突破43
自力更生的发展道路43
原子弹和中近程地地导弹研制成功65
常规武器装备从仿制走向自行研制78
文革中的国防科技新成果84
竭力推动国防科技发展85
国防尖端技术取得新突破103
常规武器装备展开自行研制 114
“三抓”任务的圆满完成127
整顿调整国防科技工作127
集中力量,重点完成“三抓”任务138
研制工作重点转向常规武器装备 152
新时期的发展战略163
坚持改革开放163
坚持军民结合的方针178
国防科技走向协调发展的轨道187
1 中国当代国防科技发展概况(一)
国防科技事业的发展历程
国防科技事业的开端
一九四九年十月一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
从此,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历史,
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但是,新中国仍面临着帝国主义
的经济封锁、军事包围和战争威胁。为了保卫千百万人
民流血牺牲得来的革命成果,建设一支现代化、正规化
的革命军队,使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共中
央、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一九五四年九月后为国务院)、
中央军委在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的同时,集中力量,建
设国防工业,组织武器装备的仿制、生产,使中国人民
解放军的武器装备不断得到改善与提高。五十年代中期,
中共中央适时作出发展国防科学技术和研制原子弹、导
弹的战略决策,制订国防科技长远发展规划,发展国防
科技工业高等院校,组织科技队伍,建设科研机构和试
验基地,逐步开展了研究、设计和试验工作。经过十年
的艰苦奋斗,开创了中国国防科技事业。
建设国防工业
一、薄弱的国防工业基础
中华民族在人类发展的历史上曾经创造过灿烂的古
代文明。举世闻名的四大发明——指南针、造纸、印刷
2 中国当代国防科技发展概况(一)
术、火药,是中国对世界科学文明的杰出贡献。但是,
由于封建社会的长期延续,严重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
到了十八世纪以后,中国已经远远落后于西方资本主义
各国。一八四○年,英国依仗军舰、大炮,发动了侵华
的鸦片战争,迫使清朝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条约。从此,
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中国人民不甘心
内外反动派的双重压迫,不断掀起反帝、反封建的英勇
斗争。清朝政府中的洋务派为了维护和加强封建统治,
兴起了以开办近代军事工业为重点的洋务运动。一八六
一年,曾国藩在安徽安庆开设了军械所,仿造外国枪炮。
在此后的三十年中,李鸿章、左宗棠等又在沿海、长江
沿岸及内地的十几个省、市,先后开办了几十处军火工
厂及船舶修造厂。其中规模较大的有上海江南制造总局,
除生产枪炮外,还能制造小型军用船舶;汉阳的湖北枪
炮厂,年产毛瑟枪1万余枝,火炮100余门。其余工厂
都规模较小,有些工厂开工时间很短就停办了。到十九
世纪九十年代,只剩下十余处。一九一一年辛亥革命以
后,北洋军阀和国民党政府也先后建过一些兵工厂、造
船厂、飞机修造厂等,但生产技术落后,设备和材料几
乎完全依赖外国。直到本世纪三、四十年代,这些兵工
厂只能生产步枪、机枪、手榴弹等轻武器和数量有限的
小口径火炮;沿海一些船厂,以修船为主,也建造过吨
位不大的中小船舶;航空、无线电等工厂,主要是进行
修理和装配。一九四九年新中国成立时,国民党政府遗
留下来的军工企业共72个。其中兵工厂41个,航空修
理厂11个,无线电器材修配厂12个,船舶修造厂8个,
职工约5万余人。这些工厂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