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胸痛急诊思维与处理ppt课件.ppt
Thank you! 图1 8/11急诊时ECG 不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其后几天动态心电图观察无明显 变化,连续TNT和心肌酶谱检查均在正常范围 图2 住院8天,再次胸痛、憋闷,含服硝酸甘油缓解,但活动后气短,双肺底少许湿罗音,心尖部S3奔马律;V1 r波减低,V2-3 出现QS波,V4-5 qrs,V2-5 ST抬高 图3 2天后V1 r波减低呈rSr,V2-3 出现QS波,V4 qrs,V1-4冠状T,此间连续TNT和心肌酶谱检查正常,胸片提示肺淤血,超声心动图显示左室前壁及室间隔节段性运动异常。 图4 4天后(20/11)复查心电图 V2-3 r波恢复,V2-4Q波消失,T波低平,与入院时图形近似 图5 30/11 心电图几乎完全恢复到入院时图形 心肌损伤标记物--意义与应用 ACS早期诊断评估: 有ACS相关症状的患者都应进行生化标记物检测, cTnI/T用于MI诊断; 若不能检测cTn, 可用CK-MB mass检测来替代。 CK、CK-MB活性、SGOT、LDH不再作为诊断MI的标志物(III)。 症状发作6h以内的患者,除cTn外,还应检测早期坏死标志物--肌红蛋白是最常用 (IIb)。 心电图具有诊断价值的异常表现时如新出现的ST段抬高, 不应等待生化标志物的结果, 以免造成诊断和治疗的延误(III)。 ?? 心肌损伤标记物--意义与应用 评价梗死面积大小以及早期溶栓治疗效果。 溶栓治疗时若CK-MB酶峰前移, 标志再灌注。 在发病早期cTn水平增高阶段, CK-MB是检测有无再梗死的标记物。 对ACS进行早期危险分层:若cTn最高水平超过正常参考人群数值的第99百分位数, 提示死亡及再发缺血事件的风险增加。 NACB Laboratory Practice Guidelines Circulation, 2007,115:e352-5 心血管标记物--联合应用 一种心脏疾病状态的不同时相,其生化标志物会有不同的异常变化,例如AMI时 --起病2h左右,Myo、HFABP即可升高,持续24h; --起病3-4h, cTn可升高, 持续约1-2w。 --起病4-6h,CK-MB可升高,持续48-72h。 在难以确定具体起病时间时,选择某一标记物检测可能有失客观,若联合测定Myo、 CK-MB、cTn提高检出率,避免漏诊与误诊。 心血管标记物--联合应用 一种心脏疾病状态时常会有几种生化标志物先后发生异常变化,例如 --AMI时,cTn增高;BNP分泌增加;CRP增高。 --HF时,BNP增高,cTn也可增高。 联合测定cTn和BNP/NT-proBNP --是评价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有效指标 --也是评价AMI预后的良好指标;血浆BNP/NT-proBNP浓度与AMI的死亡率是相关的。 心血管标记物--联合应用 BNP联合cTnI对充血性心力衰竭近期预后的评估价值? --BNP(pg/ml)、cTnI(ng/ml)与不良心脏事件 BNP?500 BNP<500 cTnI?0.05 cTnI<0.05 BNP?500+cTnI?0.05 住院期间 不良心脏事件[例(%)] 16/62(25.6) 2/17(11.8) 7/18(38.9) 11/61(18.0) 6/15(40.0) 心源性死亡[例(%)] 5/62(8.1) 1/17(5.9) 3/18(16.7) 3/61(4.9) 3/15(20.0) 随访期间 再住院[例(%)] 7/22(31.8) 7/51(13.7) 4/10(40.0) 10/63(15.9) 3/8(37.5) 心源性死亡[例(%)] 2/22(9.1) 2/51(3.9) 2/10(20.0) 2/63(3.2) 2/8(25.0) 张新超, 全锦花, 温伟. 中国急救医学,2008,28(9):777-780 凝血与纤溶标记物 D-二聚体(D-dimer)是交朕纤维蛋白被纤溶酶降解的产物,主要反映纤维蛋白溶解功能。 机体血管内有活化的血栓形成及纤维蛋白溶解活动→D-dimer升高,如AMI、脑梗死、肺栓塞、急性主动脉夹层、静脉血栓形成、DIC等。 大量研究也已证实,D-dimer应用于排除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和肺栓塞的阴性诊断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天上有颗南仁东星》第二课时 课件 八年级语文上册 统编版.pptx VIP
- 新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三第十一章《电路及其应用》测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 VIP
- 14、圆明园的毁灭(课件)第二课时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上册语文(统编版) (1).pptx VIP
-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乘法》(大单元教学设计).docx VIP
- 同上一堂党课初中篇 中流砥柱观后感五.doc VIP
- 最新2016-2017学年秋季学期人美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全册.doc VIP
- 《互联网》精品课件.pptx VIP
- 浙江维思通新材料有限公司年产 20000 吨锂电池新型材料项目环评报告.docx VIP
- BIM基础培训教材课件.pptx VIP
- 管理学:激励PPT教学课件.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