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收理论探索 延宗周.pdfVIP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第 1 页 基 础 理 论 第 2 页 试论税收信用存在 的客观必然性 兼论减免税资金 的所有权性质 延宗周    赵忠诚    吴素贤 十一届三中全会 以来,国家运用减免税手段在促进经济发展 方面发挥 了积极的作用。但是,由于对减免税资金的所有权与使用 权缺乏深入 的理论研究,使减免税管理处于徘徊不前的状态,减免 税在发挥其积极作用 的同时,也存在资金损失浪费严重、导致分配 不公的问题。 传统观点认为,减免税是 国家将纳税人应当上缴 国家的税收 收入让度或折让给纳税人的一种政策措施 。这种对减免税的解释 忽略了减免税资金的所有权与使用权 。在我国减免税管理实践中, 使用权让度 的同时所有权也发生 了转移。所有权转移后,资金 的运 动有两种情况,一是作为一次性的使用发生 了资金沉淀;一是参与 了生产流通过程的资金循环和周转,引起 了资金 的增值 。减免税仅 仅是为了达到一定的政治或经济 目的而实施的一种手段,前一种 情况只有资金 的所有权发生转移,减免税 的政策 目的才能实现;后 一种情况只需资金 的使用权让度,所有权不发生转移,减免税 的 目 的也可达到。这样就使现行的减免税优惠政策包含了所有权转移 与不转移两种可能,并在所有权不发生转移的减免税 的基础上实 施税收信用。为 了弄清这一概念,我们把现行的减免税称为广义的 减免税;把使用权让度所有权发生转移的减免税称作狭义的减免 税;把使用权让度、所有权可 以不发生转移的减免税称作税收信 用。广义的减免税包括税收信用和狭义的减免税。 第 3 页 即:广义的减免税 =税收信用 狭义 的减免税 (所有权不变 ) (所有权转移 ) 税收信用这一概念并非凭空杜撰 ,有其存在的客观必然性 。 一、税收信用的存在是强化减免税资金使用效益的要求 长期以来 ,由于我们对减免税资金所有权的性质不明确 ,税款 一经减免,其所有权就 由企业不同的经济性质来决定,这种 由减免 税资金 的使用权决定其所有权 的现象不仅颠倒 了所有权与使用权 之间的关系,而且使减免税在事实上存在下述弊端: 形成 了不 公平的市场竞争 。享受减免税的企业成本低 ,留利多,市场竞争能 力强,在市场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使企业不能在 同等条件下展开 公平竞争,有的甚至出现了优汰劣胜的局面 。 建立在所有权转 移理论基础上 的减免税 资金核算办法不利于正确评价考核企业 的 经营成果 。现行财会制度规定,企业减免的流转税和地方税要并入 企业利润 ,从而增加 了企业 的主要经营成果考核指标 实现利 润和利润总额 ,使减免税资金作为企业 的经营成果反 映在企业财 务报表上 ,给正确评价和考核企业的经营成果带来了困难 ,助长了 某些企业 向减免税要经营成果的倾 向。 减免税资金所有权转移 后 ,部分减免税款违背减免税政策意图被直接用于消费领域 。减免 的流转税并入企业利润 ,征收所得税后增加了企业留利 ,减免的所 得税直接增加 了企业 留利 ,增加 的这部分企业 留利最终按照企业 留利 中积累与消费的分配 比例相应增加企业 的福利基金和奖励基 金 。在实行承包制的企业 ,由于减免税增加了企业的经营成果,使 承包人和职工收入等消费基金的分配数额 比例相应提高 。 由于 税款无偿减免 ,使要求减免税 的企业大量增加 ,有 的甚至 以假集 体、假校办、假 知青、假福利 的名义骗取减税 免税 。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请先注册登录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