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第 1 页
导 言
本书的 目的,是企求在对 中国价格改革、价格模式转换和市场
发育各 自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着重从两者相互关系的角度,探
讨总是走在经济体制改革前列的价格改革 ,如何受到其它改革相
对滞后 的影响,特别是新 的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 的价
格模式的建立,如何受制约于市场发育的状况,即市场发育不够成
熟、市场体系不健全,使现有的市场价格,并未成为能够引导资源
有效配置的比较规范的市场价格 。另一方面,也要研究不断向前推
进 的价格改革 ,如何有力的推动着市场 的发育,打破各种市场障
碍,加速经济的市场化进程 。通过这个研究,为今后中国价格改革
和市场体系建设,提供基本的背景判断和政策建议,加快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体制 的建设进程 。
一、中国价格改革取得 的成就
十几年来 ,中国价格改革走在整个经济体制改革 的前列 。从
年年底党的十一届三 中全会 以来,中国经济体制改革 的一个
显著特点是,作为整个经济体制改革两条主线之一的价格改革 (另
一条主线为企业改革),总是走在前列,起了不容忽视的带动作用。
经过十几年改革 ,已基本上实现 由政府定价体制 向市场定价体制
的转变,绝大多数实物商品价格 已由市场形成。截止 年底 ,在
社会商品零售总额 中,市场调节价的比重 已占 ;在 农 民 出售
的农产 品总额 中 市场调节价 比重 已 占 ;在工业企业销售 的
生产资料总额中,市场调节价比重 已占
由于市场供求关系对价格形成起着越来越重要 的决定作用 ,
使原来严重扭 曲的价格结构逐步有所改善 ,价格信号在一定程度
第 2 页
上有利于资源 的有效配置 。 年与 年相 比,农产 品收购价
格累计上升 ,农村工业品零售价格累计上升 ,农
民用 同样数量 的农产 品交换 的工业 品增加 了 ,从而缩小了工
农业产 品价格剪刀差;采掘工业 品价格(出厂价 )累计上升
原材料 工业 品价格 累计 上升 ,加工工业品价格累计上升
,采掘工业 品价格偏低 的情况有 了一定的改善 ; 以上的
进 口商品的国内销售价格 ,通过代理制形式与 国际市场价格有 了
直接联系。中国价格体系正在走向合理。
随着价格的逐步放开由市场调节,政府并未撒手不管,而是在
努力探索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调控制度与形式。例如,随
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的发展 ,物价总水平上升幅度 已成为 国民经
济宏观调控 的重要指标 ;为 了调控某些重要商品市场价格 的激烈
波动 ,各地都在建立价格调节基金制度和储备制度 ;对农产 品价
格,开始实行保护性政策,制订保护价格,并建立了粮食储备制度
和风险基金;规范市场交易秩序和市场主体价格行为的一些法规,
也 已陆续 出台,价格检查、监督机构,也 已普遍建立并逐步完善 。
改革实践的发展,大大超出了一些人原来的预计。
年,中国经济学界发生了一场争论。有的经济学家说,价格改革给
人们带来的是负心理效应,人们一听到价格改革,首先想到会失去
什么,不可能积极配合,企业和地方也会顾虑重重;价格改革不能
解决根本问题,它还不能调动积极性,充其量只能创造一个环境,
也就是说 ,成本很大、收益较小;价格 改革层次很低 ,不触及人 际关
系,等等。持这种意见的经济学家主张绕开价格改革,或者把价格
改革往后推,先集中力量搞企业改革。因为企业改革不仅是深层次
改革 ,而且能得到地方、企业和职工 的积极配合① 。与此不 同。有 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