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妙用对比,表情达意
课前预热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春望》
《雁门太守行》
《行路难》
《黄鹤楼》
我背,我背背背,一齐背!
无奖竞背
妙用对比,表情达意
——文学作品阅读中对比手法运用复习
授课:陈燕贞
4.欣赏作品的表现手法,品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2.把握不同体裁作品中的情境与形象。(能力层级:理解)
3.揣摩作品中的精彩细节。(能力层级:理解)
1.理清思路,整体把握作品的主要内容。(能力层级:理解)
5.领悟作品的内涵,获得有益启示。(能力层级:运用)
运用
学习目标
1、掌握对比手法的概念和类型,明确对比手法 的作用与答题技巧。
2、在讨论、交流互动中学会鉴赏文学作品中对比手法及分析其表达效果。
3、通过对作品对比手法的赏析理解作者的情感和文章表达的主题,从而认识事物的美丑好坏。
课文寻踪明概念
教材引路
分类型
图示易懂
析作用
板书提示巧总结
活学活用强巩固
题型回顾引模式
课文寻踪,明概念
活动一:思考学过的文章中有哪些运用到对比手法?
明概念:把两种对立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并举出来加以比较,使双方都更加鲜明突出,这就叫对比。
教材引路,分类型
1、通过一个人的前后反应,表现他对同 一事物认识的变化
2、通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对同一事物的不同态度,来突出他们各自的精神境界
活动二:
以《范进中举》和《愚公移山》为例,列举文中的对比手法。
分类型
如:范进、胡屠户等
如:愚公与智叟
图示易懂,析作用
活动三:
结合《我的叔叔于勒》板书,分析对比手法的作用。
于勒: 穷 富 穷
菲利普夫妇:撵于勒 盼于勒 怕于勒 躲于勒
突出了菲利普夫妇的势利、自私的性格,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
析作用:突出对象的特点 (表象),表达了人物的思想感情,更好地揭示了文章的主题。
题型回顾,引模式
活动四:师生同步,寻方法
2、文章的主题是什么?
默读作品《小爸爸,老爸爸》,思考:作者叙述了“小爸爸”对“我”的冷遇,又叙述了“老爸爸”对小妹的宠爱,运用了对比手法,有什么作用?
1、对比的原因或目的是什么?
表达了“我”逐渐理解父亲,和对父爱的理解和感动。
塑造了父亲的形象,表达“我”的情感或文章的主题。
归纳答题要点:通过叙述“小爸爸”的少不更事和“老爸爸”的老成持重,形成了对比,塑造了父亲真实、感人的形象,(2分)体现了“我”逐渐理解父亲,突出表达了“我”对父爱的理解和感动。(2分)
引模式:通过……与……的对比(具体内容),突出事物的……特点,或人物的……性格、精神品质(表象),(2分)表达了……感情/揭示了……主题(表情达意)。(2分)
寻方法:根据对比特点,先到指定语段中找出对比关系,然后结合文意分析出对比的原因或目的,最后按照对比的答题模式作答。
活学活用,强巩固
1、学以致用,我来打分
活动五:[有人@我]
仔细思考结业考试文篇《看似无情的爱》中部分同学的答案,我来打分。
同学1
同学3
同学2
同学4
2、真题再现,分组探究
活动六:分组默读《怯懦》(2014年广东)和《淡淡的深情》(2012年广东),完成探讨任务:
1、《怯懦》中第③段多处运用对比手法,请举例,作简要分析。
2、 《淡淡的深情》中多处运用了对比的手法,请找出来,作简要的分析。
学习成果展示
答案评分:
示例一:舍友与家人远隔千里如同近在咫尺和陈叶与父亲同在北京却似远隔天涯,形成对比(2分),表现了陈叶的失落、无奈、羡慕等复杂的情感(2分)。
示例二:收到包裹或电话的舍友与从未收过的陈叶形成对比(2分),表现陈叶的羡慕之情(2分)。
示例三:陈叶羡慕舍友得到父母关爱,却不希望父亲来看她,形成对比(2分),这种矛盾的心理表现了她的虚荣(2分)。
示例四:舍友的父母经常寄来包裹和打来电话,与陈叶父亲从没来看女儿形成对比(2分),表现了陈父的怯懦(2分)。
答案评分:
示例一:第一段“我”考上大学后,将父亲的到处炫耀、一醉方休和母亲总是淡淡的,不见多喜不见多愁进行对比(2分),写出母亲的爱子深情不易被发觉(2分)。
示例二:第三段母亲为“我”入学送行,将其他父母的依依惜别、千叮万嘱与母亲淡淡的转身就走进行对比(2分),以母亲的淡淡表现来反衬她隐藏在内心强烈的爱子之情(2分)。
示例三:第二段考上大学时,母亲送别的“淡淡的背影”与第五段回忆上大学期间母亲常做噩梦进行对比(2分),表达了母亲看似平淡的表面有着对儿子深深的牵挂和挚爱。(2分)。
示例四:第七段“我”发表文章后,母亲对“我”说“你为母亲争气”时淡淡的语气与“我”灵魂大为震撼进行对比,突出了“我”对母爱的体悟、感动(2分),表达了母亲内心深处的自豪。(2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