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复习:看翻译背课文
思考:1.第一段从哪些方面介绍五柳先生
字号
性格
爱好 好读书,不求甚解
——性嗜酒
——常著文章
境况
(1)、怎样理解“好读书,不求甚解”这句话?
五柳先生读书不死抠字句,而要求真谛。他读书的目的不是为名利,只求精神上得到安慰,他的不求甚解正是他率真自然性格的反映。
陶渊明喜欢读山海经曾写过13 首关于读山海经的诗.说有一次读《山海图》他觉得自己仿佛穿越时间、空间,窥破了宇宙间的玄奥,兴奋得手舞足蹈,无以复加。这便是“会意”的境界。
(2).五柳先生为何“性嗜酒”?
在古诗词里,我们知道“酒”这个字是经常和一个表情绪的字联系在一起的,那就是---愁
你能不能举出相关的句子,呈现带酒和愁的诗句。
愁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范仲淹《苏幕遮》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少游醉卧古藤下,谁与愁眉唱一杯。黄庭坚《寄贺方回》
酒不醉人人自醉,千杯饮尽刘伶愧,对月邀饮嫦娥伴,一江愁绪酒中会。 李贺《醉酒歌》
五柳先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嗜” 字说明不是一般的小饮,而是饮“辄尽”“期在必醉” 他“家贫”也不改变这一嗜好,大约是要一醉而解千愁,让心灵的波澜在醉乡得到平静吧。可见,五柳先生也有借酒浇愁的心思。
(3)、怎样理解“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的含义?
不仅写出五柳先生安于贫困,而且含蓄地引用了古贤颜回的典故,追求高尚的道德情操。可谓含而不露,有弦外之音。
箪瓢屡空典故
孔子赞颜回:
“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居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2、根据课文中的语句,用四字词语概括五柳先生的性格。
用读“ ”这句话,我看到一个 的五柳先生。这种格式,谈谈你对五柳先生的看法
“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一个 __淡泊名利_______ 的五柳先生。
“常著文章自娱” “好读书,不求甚解”:
一个 自得其乐 的五柳先生
“性嗜酒” “期在必醉”:
一个 率真自然 的五柳先生
“环堵萧然” “晏如也”:
一个 安贫乐道 的五柳先生
“忘怀得失” “不汲汲于富贵”:
一个 淡泊名利 的五柳先生
问:第二段写了什么?
赞:传记结尾的评论性文字。此为陶渊明对五柳先生的评论
黔娄,战国时齐人。鲁恭公曾遣使者致礼,赐粟三千钟,想聘他任宰相,他坚辞不受。齐王又派人送去黄金百斤,聘他为卿,他也不接受。死时衣不蔽体。其妻亦有贤德。
陶渊明在《咏贫士》中曾写道:“安贫守贱者,自古有黔娄。”
曾参又说:“先生在时,食不充饥,衣不遮体,死则首足不能覆盖,棺旁也没祭祀酒肉,这能算是康吗?”
黔娄妻回答说:“先生生前,鲁国国君想任他为国相,但他辞而不受,这算是有余贵吧! 鲁国国君还要赐与他米粟三千担,齐国君主也屡次的想给他重金,先生还是辞而不受,这也算是有余富吧! 他能甘天下之淡味,安天下之卑位,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求仁得仁,求义得义。那用“康” 做谥,谁又能说不好呢?” 曾参听了大加赞誉。
3.通过以上学习,你觉得五柳先生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
五柳先生是一个独立于世俗之外的安贫乐道、淡泊名利、率真自然的隐士的形象。
写法探究
1.文中多次使用了一个字,你们能找出来吗?
“不”
2.找出文中否定句,想想有什么作用?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
“不慕荣利”,
“不求甚解”,
“不能常得”,
“曾不吝情去留”,
“不蔽风日”,
“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3.五柳先生是在对什么说“不”?
“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
对身世、门第等级说“不”
“曾不吝情去留”,
对虚伪、矫揉造作说“不”
作用:
因为世人有种种追名逐利,矫揉造作之事,作者言“不”,正突出了自己与世俗的格格不入,突出了他对高洁志趣和人格的坚持。
总结:
讨论:有人说这篇文章是陶渊明的自传,你同意吗?根据预习作业,小组讨论,谈谈你的看法。
扩展阅读
布置作业
1.完成练习册《五柳先生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劳动教育自制贺卡.pptx
- ENTERFACE2010ProjectProposal.doc VIP
- 居家养老服务承诺书-居家承诺书.docx VIP
- DB3205_T1078-2023_人才公寓运营管理与服务规范_苏州市 .docx VIP
- ProjectProposal项目建议书英文模板.docx VIP
- 新媒体写作与运营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pptx VIP
- ProjectProposal项目建议书英文模板.pdf VIP
- 城镇燃气工程分部、分项工程划分[1].docx VIP
- 网络教学效果调查与数据分析.docx VIP
- 工程量清单及招标控制价编制服务采购服务质量承诺及保障措施.doc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