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季羡林先生的《我的童年》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掌握生字词、识记文学常识。
2、初读课文,感知文意;了解作者童年生活的特点。
3、品味本文平淡简洁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重难点:
品味本文平淡简洁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1、有一首歌叫《童年》,他唱出了现在孩子的心声,《童年》是一首歌,你会唱吧?会唱的话能否让我们一起听这位同学的歌声?
2、刚才同学们愉快地唱出了这首歌,心情多么的舒畅,你所知道的同学们,他们的童年过得都非常的快乐吗?
3、是回忆时含泪的微笑!”季羡林先生的童年是怎样的?
(出示课题) 《我的童年》
二、解题:
我们先来解释什么是童年?
1、我国的童年时间段为3至8岁,香港的时间段为18岁以前。
2、作为国人,就按国家的说法了准吧。、
三、学习掌握生字词、识记文学常识。
1、组长先检查本组的同学是否完成老师布置的预习任务小组长在检查本组同学的同时,也把自己的预习情况自觉地交给老师检查。
2、教师抽查同学对于课文的熟悉程度
1,本文共多少个自然段?
2)讲到了作者童年的趣事还是什么?
四、学生汇报自己的自学情况
1、作家作品
季羡林(1911年8月至2009年7月)山东临清人,字希逋(bū)又字齐奘。学者、翻译家、作家。北京大学的终身教授。散文集有《天竺心影》《朗润集》《留德十年》《牛棚杂忆》等,其著作汇编成《季羡林文集》共24卷。
自传是自述生平的文章。作者为了让别人了解自己所走过的生活道路,把自己的成长经历系统而有重点的介绍出来,这就是自传。自传可以是生平事迹的实录,也可以具有一定的文学性。
2、给加点字注音。
诞(dàn)生 孤苦伶仃(líng dīng) 教谕(yù)
腌(yān)咸菜 龙肝凤髓(suǐ) 谷穗(suì)
私塾(shú) 蹿(cuān)房越脊(jí)
椽(chuán)子 溺(nì)爱 光大门楣(méi)
琐(suǒ)事 发酵(jiào) 浑浑噩噩(è)
收割(gē) 万象更(gēng)新
3、词语解释
肃然起敬:形容产生严肃敬仰的感情。肃然:恭敬的样子;起敬:产生敬佩的心情。 万象更新:世间所有的事物无象的,有象的,都发生了变更,焕然一新,生机勃勃。 万象:所有事物;更新:新的替代旧的。更:改变,改换(重新获得生命,喻复兴)。 相依为命:互相依靠着过日子。泛指互相依靠,谁也离不开谁。
龙肝凤髓:比喻极难得的珍贵食品。
不以为然: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或否定。
家徒四壁:家里就只有四面墙壁。形容家境贫寒,一无所有。
浑浑噩噩:形容质朴天真,亦形容糊里糊涂,愚昧无知。 浑浑:质朴淳厚。噩噩:严肃的样子。
光大门楣:光耀门庭,光宗耀祖。门楣,门庭,门第。
习以为常:常做某种事情或常见某种现象,成了习惯,就觉得很平常了。
孤苦伶仃:形容孤独困苦,无依无靠。
教谕:学官名,始设于宋代。
四、出示乡下孩子和城市孩子的不同图片
五、读课文,小组合作,探讨问题:
1、理清本文的写作思路,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2、围绕“我的童年”,作者写了哪些人,哪些事?
3、作者开篇即说“ 回忆起自己的童年来,眼前没有红,没有绿,是一片灰黄”结合课文,说说作者为什么如此形容自己的童年?
4、作者的童年生活有什么特点?在这篇文章中,作者是从哪些方面表现这一特点的?
第一部分(1)总写作者对童年的感受
第二部分(2—13)写我童年的生活
第一层(2—10)交代我的生活背景,回忆童年在家乡的生活。
第二层(11—13)离开故乡,抒发思乡之情
2、围绕“我的童年”,作者写了哪些人,哪些事?
介绍了自己生活的社会环境;父亲与叔父艰难的生活;我每天最高的享受;偷吃死面饼子的趣事;介绍我的启蒙老师;回忆童年时的小伙伴;交代我离开故乡的原因。
3、作者开篇即说“ 回忆起自己的童年来,眼前没有红,没有绿,是一片灰黄”结合课文,说说作者为什么如此形容自己的童年?
作者的童年是物质和精神都饱受苦难的年代。在父母身边时,物质生活极度匮乏,吃的是红高粱面饼,连基本的生活物资——盐,都无钱可买;“半个白面馒头”就是作者眼中最好吃的东西,家里“连带字的什么纸条子也没见过”;在济南叔父家,“我”的精神生活并不如意,一个六七岁的孩子离开母亲,几次梦里哭醒。所以作者回忆起童年生活,眼前没有喜气洋洋的红色,也没有生气勃勃的绿色,只是一片无奈悲凉的灰黄。
4、作者的童年生活有什么特点?在这篇文章中,作者是从哪些方面表现这一特点的? 明确:作者的童年可以说是苦难的童年。作者出生的家庭极度贫穷,一年到头,只能“啃红高粱饼子就哭咸菜”,偶尔吃一回白面馒头如同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