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
男性不育患者的抗核周因子与类风湿因子联合检
作者:赵甲陈军来源:中华实用医药杂志
男性面临的诸多困扰之一是男性不育症。据统计,已婚夫妇中不育者约占15%,其中男方原因的约占50%。国外科学家研究发现,近50年来,男性睾丸的精子密度下降了约50%。引起男性不育症的原因很多,如先天发育异常、细胞遗传染色体异常、内分泌功能失调,性机能障碍及生殖道感染,类风湿因子的侵扰、抗精子抗体的免疫不育、乃至心理因素等。本文对一些男性不育患者进行调查,并通过临床医学问诊,发现他们大多有类风湿史,精液常规检查中常出现精液标本中未发现精子,或精子数量lt;30×109/L。为探讨风湿性疾病指标对男性不育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我们抽血进行抗核周因子(APF)与类风湿因子(RF)联合检测,并与正常有生育能力者作比较,从而明确类风湿疾病对男性不育的原因。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2000~2003年4月本院门诊患者50例,经男性专科诊断为不育的患者,内分泌功能正常,排除性机能障碍和生殖道感染。多为起早务工的青年人,20~34岁,平均年龄28.7岁,健康生育组20例。
1.2方法
1.2.1抗核周因子(APF)检测抗原片购自上海同济大学附属铁路医院,基本根据Hoet文献[1]法进行,即清洁口腔,刮取颊粘膜脱落细胞,PBS洗涤3次,最后一次时加适宜浓度的胰蛋白酶消化10min,增加细胞膜通透性,调整适当细胞数,滴于涂有防脱片剂的玻片上,风干后待用,1∶20稀释血清,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以1∶1含0.5μg/ml溴化乙锭甘油/PBS作核复染。结果判断: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结果以角质层出现规则的线前或板层状荧光为阳性。
1.2.2RF定量检测试剂购自北京利德曼,仪器为日立7060,采用免疫比浊法。
2结果
见表1。
表150例无精、少精患者组与正常组RF与APF检测结果(略)
注:两组比较Plt;0.01
50例男性不育患者中,APF阳性为38例,占76%,RF值为(26±12)IU/ml。正常人对照组20例,除2例APF阳性外,其余均为阴性。RF值为(18±10)IU/ml。
3讨论
引起男性不育的因素很多,男性生殖道感染是常见因素之一,它引起睾丸炎、附睾炎、前列腺炎、精囊炎、尿道炎等,引起生殖道感染的病原体有淋球菌、结核杆菌、病毒、支原体、沙眼衣原体、滴虫及其他非特异性致病菌,其中以支原体和衣原体引起的生殖道感染最为常见,它对睾丸和附睾起破坏作用,并且对精子的发生与成熟起干扰作用。本组不育症患者排除生殖道感染,没有不洁性生活史,同时也严格注意自己卫生习惯。
RF常用于诊断类风湿性关节炎,由于特异性较差,诊断价值有限,李智等用抗核周因子、抗角蛋白抗体、类风湿因子三项指标同时检测可以大幅提高诊断阳性率,可以作为类风湿关节炎早期有价值的诊断指标,并可在一定程度上弥补RF对类风湿关节炎诊断的不足[2]。不育症组与正常对照组两项指标对照差异有显著性(Plt;0.01),这说明类风湿疾病对引起男性不育有很大影响。
类风湿疾病对男性不育的影响,笔者认为:类风湿因子的侵入、刺激,导致患者体内免疫系统,尤其是T、B淋巴细胞增生、分化与入侵的异质性抗原结合攻击,B细胞分化出来的浆细胞产生超敏反应,使生殖细胞受到损害,其支持细胞功能亦受损,分泌精子功能下降,导致少精、无精,造成男性不育。另一种解释是:男性不育与体内抗精子抗体的产生有关,由于类风湿因子的侵入,抑制性T细胞减少或活性下降,体液免疫反应降低,形成免疫耐受,导致抗精子抗体(ASAB)的产生。这种抗体对男性不育有如下影响:(1)阻止精子穿透宫颈粘液、在输卵管中运行;(2)阻碍精子获能及抑制顶体反应;(3)影响精子穿过透明带及精卵结合,阻碍受精;(4)干扰受精卵着床,导致胚胎被吸收或流产。综上所述,对男性不育患者,发现其有风湿病史,或有关节疼痛者,最好是抽血做风湿全套检测,以明确病因,对症治疗[3]。随着检验医学的飞速发展,流式细胞仪(FCM)、激光共聚焦显微镜(CLSM)能对男性不育少精患者进行精液细胞DNA分析,结果男性不育症患者精液细胞成分等有多种变化;(1)亚单倍体细胞碎片和凋亡细胞增多;(2)单倍体的成熟精子精量减少;(3)单倍体圆形精子细胞增多;(4)畸形精子增多,精子DNA含量和密度异常;(5)≥2倍体的细胞(白细胞、G1期精原细胞、精母细胞、上皮细胞及4倍体细胞等等)增多;(6)少精和无精。,先进检测设备的应用会给不育患者带来更多福音。
参考文献
1HoetRM,VoorsmitRA,VanVenrooijWT,etal.Theperinuclearfacˉtor,arheumatoidarthriti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