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蝙蝠和雷达》教学设计
兰州市安宁区崔家庄小学:陆海珍
教材分析:
《蝙蝠和雷达》是一篇很有意思的科普知识短文,课文主要讲科学家通过反复试验,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间飞行的原因,并从中受到启发,给飞机装上雷达,解决了飞机在夜间安全飞行的问题。文中叙述思路清晰,逻辑性强,能激发学生阅读科普文章的兴趣,拓宽视野,并激发学生热爱科学,乐于观察和探究的兴趣。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科学家的实验过程,正确读写12个生字。教学难点:弄清蝙蝠探路和飞机空间安全飞行的联系。教学目标:1、认识12个生字。正确读写“蝙蝠、清朗、捕捉、飞蛾、蚊子”等 词语。2、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与要点,理解飞机夜间安全飞行与蝙蝠探路之间的联系,激发热爱科学,乐于观察与探究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理解和概括能力。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1、(PPT出示飞机夜航的画面)清朗的夜空出现两个亮点,越来越近,才看清楚是一红一绿的两盏灯。接着传来了隆隆声,这是一架飞机在夜航。引发质疑:在漆黑的夜里,飞机怎么能安全飞行呢?2、出示:原来是人们从蝙蝠身上得到了启示。(PPT简介蝙蝠:蝙蝠是哺乳动物,头部和躯干像老鼠,有黑褐色细毛,四肢和尾部有皮质的膜,夜间在空中飞翔,吃蚊、蛾等昆虫。视力很弱,靠本身发出的超声波引导飞行。休息时用爪倒挂在屋檐下或树下,冬季在隐藏的地方冬眠。蝙蝠非常爱吃昆虫,所以“蝙”和“蝠”都是虫字旁)
板书:蝙蝠3、飞机是交通工具,蝙蝠是动物,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呢?这是因为飞机上的——雷达。板书:雷达 (PPT简介雷达)无线电检测和测距,是利用微波波段电磁波探测目标的电子设备。白天黑夜均能探测远距离的目标,且不受雾、云和雨的阻挡,具有全天候、全天时的特点,并有一定的穿透能力。因此,它不仅成为军事上必不可少的电子装备,而且广泛应用于社会经济发展(如气象预报、资源探测、环境监测等)和科学研究。5、PPT揭示课题:26 蝙蝠和雷达(板书:和)齐读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读一读:用你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请你用几句话概括一下)
3、指名读生字、词语。4、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过渡语:原来雷达是摹仿蝙蝠探路的方法设计而成的。那么雷达究竟和蝙蝠有什么相似之处呢,我们先来看看蝙蝠飞行的高超本领。
三、深入研读,感悟体会1、PPT思考:从哪儿看出蝙蝠的飞行本领高超?读第3自然段,划出有关句子,说说你的理解。
(PPT夜间飞行能捕捉极小的飞虫,从来不跟什么东西相撞,即使一根极细的电线,也能灵巧地避开。)
2、PPT蝙蝠夜间高超的飞行本领引起了科学家的思考,请默读课文4--6自然段。想一想:为了弄清楚,科学家们做了几次实验?每次实验的目的是什么?用了什么方法?结果怎样?然后完成下表。
试验条件
?
试验情况
第一次试验
蒙住蝙蝠的________________
结果______________
第二次试验
蒙住蝙蝠的________________
结果______________
第三次试验
封住蝙蝠的________________
结果______________
试验结论
?
3、PPT“蝙蝠夜里飞行,靠的不是眼睛,它是用嘴和耳朵来探路的。”这个结论和书上的有什么不同?哪一个更科学?
(PPT丢掉“配合”是不科学的,因为第二次和第三次两次实验,分别塞住耳朵,封住嘴,也就是说单独将耳朵或嘴露在外面,但蝙蝠都失去了暗中探路的本领,这说明探路时靠的是这两种器官同时发挥作用,所以课文上用上“配合”是科学的。)
4、PPT蝙蝠夜里飞行靠的是嘴和耳朵配合,那么蝙蝠的口耳到底是怎样配合的呢? 读读第7自然段。
读课文第7自然段,说说蝙蝠用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经过。
板书:嘴 超声波 障碍物 耳朵
5、过渡:雷达的设计原理又是怎样的呢?读读第八自然段。(读完说说雷达的设计原理)
板书:天线 无线电波 障碍物 荧光屏
6、再读课文第7、8自然段,完成下列填空。
PPT:
( ) ( )。
雷达的 ( ) 相当于蝙蝠的 ( )。
( ) ( )。
小结:科学家从蝙蝠探路的试验和研究得到启示,发明了雷达,这就是蝙蝠与雷达的联系,所以课题要用“和”来连接。
四、区分词语
1、区别试验和实验
试验:为了查看某事的结果或某物的性能而 从事某种活动。
实验:为了检验某种科学理论或假设而进行某种操作或从事某种活动。
PPT填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第二章 直线和圆的方程 (章末课后复习题课件)-高二数学同步备课系列(人教A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一册).pptx VIP
- 溶栓药物介绍PPT幻灯片.ppt VIP
- 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生物育种技术》专业生涯发展展示PPT【最新版】.pptx
- 《眼镜定配技术》期末考试复习题库(含答案).docx VIP
- (高清版)-B-T 40521.2-2021 乘用车紧急变线试验车道 第2部分:避障.pdf VIP
- 2025年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单招笔试语文试题库含答案解析(5套卷).docx VIP
- 有机肥基础知识培训.pptx VIP
- 川教版三年级上册信息科技 5在线导航选路线 课件.ppt
- HG21515_常压人孔 附图.pdf VIP
- 【MOOC期中】《无线物联网基础与应用》(北京邮电大学)中国慕课期中网课答案.doc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