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中学生涯规划教育的效能-香港青年协会.PDF

改善中学生涯规划教育的效能-香港青年协会.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9 年1 月30 日 即時發布 新 聞 稿 (共8 頁) 「青年創研庫」公布「改善中學生涯規劃教育的效能」研究報告 現行生涯規劃教育未能體現中學教師 「全校參與」 近三成受訪青年認為生涯規劃教育對認識「多元出路」沒幫助 受訪師生對「助學生順利從校園過渡職場」評價偏低;惟認同職業體驗重要 建議當局加強教師裝備及培訓;並資助企業提供職場體驗 香港青年協會青年研究中心成立的「青年創研庫」,今天(30 日)公布有關「改善 中學生涯規劃教育的效能」研究報告 。在青年網上問卷調查的751名受訪者中,近三 成 (29.1% )認為「中學的生涯規劃教育對學生認識多元出路沒有幫助」 (表8 ); 另103所學校問卷調查結果顯示,教師在講述學生出路時 ,偏重於學術導向的升學相 關出路 (平均排名1.09 ;1代表最優先,4代表最低)(表3 ),反映現行生涯規劃教 育在促進「多元出路」方面需要作出改善 。 調查亦指出 ,受訪學校平均只有6.80名及3.14名教員 ,分別推行生涯規劃教育及接受 教育局認可的專業培訓課程 (表1及2 );全校教師的參與人數相當低 。對於當局一 直強調的 「全校參與」,落實情況令人產生疑問 。 上述研究於 2018 年 11 至 12 月期間 ,分別訪問本港 103 所中學的生涯規劃主任 , 以及 75 1 名年齡介乎 12 至 24 歲的青年;並深入訪問了 7 名負責生涯規劃教育的教 師,以及 23 名參與聚焦小組討論的青年 。研究亦歸納多位專家、學者意見。結 果顯示,生涯規劃教育的意義 ,普遍獲得受訪專家、教師及青年肯定 ;然而,他 們都認為現行生涯規劃教育在執行上存在改進空間 。 受訪青年對於現行生涯規劃教育的整體評價僅屬中等 ,平均分為6.01分 (以0至10 分計,10為非常滿意,0為非常不滿意) ,較受訪教師自評7.27分為低 (表12 );按 分項計算,受訪教師 (5.86分)及青年 (5.43分)對於現行生涯規劃教育 「協助學 生處理及適應從學校到職場的過渡過程」功能的評價 ,均為七個評價項目中最低 (表13 )。 就教學模式而言,工作與就業相關體驗的效用均為大部分受訪教師 (74.0% )及青 年 (63.0% )所認同 (表5及10 )。不少參與聚焦小組討論的青年都表示 ,更有動力 和興趣去參與工作與就業相關體驗 ,且認為體驗的得著會較資訊為本的活動大 。研 究同時發現,現行學校的教育模式與青年的期望存在落差 (表11 ),顯示學校或許 未能配合學生實際需要 ,策劃有關的教育活動。 根據學校問卷調查,受訪教師認為「涵蓋範圍過於廣泛(59.2% )」、「課時不足(50.5% )」 及「人手不足 (48.5% )」等與是其面對的重要難題 (表4 ),反映不少教師在設計 生涯規劃課程方面可能遇到困難。亦有受訪專家指出 ,生涯規劃教育課程需兼具 縱向 (不同年級之間 )及橫向 (不同學習經歷之間 )連貫性 ,方能使學生在過程 中覺察到自己的成長,達致「自我認識及發展」的目的。 1 此外,研究發現,教師並非生涯規劃教育的唯一推行者。其中最多受訪青年(82.2% ) 認為家長的影響最為重要 (表9 )。其他持分者如非政府機構 、校友 ,以及企業等 的支持 ,都是生涯規劃教育得以順利推行的關鍵 。 青年創研庫「教育與創新」組召集人黃家裕表示,本港中學全面展開生涯規劃教育 已邁進第五年 ;教師是主要執行者 ,提升教師團隊對生涯規劃教育的認識和重視程 度是重中之重 。他建議當局循序漸進地把 「生涯規劃教育」納入為教師專業培訓要 求,並要求所有現職教師需於五年內完成「中學升學就業輔導及生涯規劃」基礎 證書課程 (20小時 )。他認為此舉有助貫徹以「全校參與」模式推行生涯規劃教育。 另一成員林惠業亦建議當局容許中學按校本原則,接納現職教師於學校長假期間 參與短期工作體驗,例如一些新興行業 ,藉此拓闊教師的接觸層面,助他們掌握 就業市場的新動態 。 鑒於現時社會缺乏開放予中學生的工作體驗機會 ,成員張柏寧建議 ,由政府設立「職 場體驗

文档评论(0)

fengruil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