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中一同学不准时交功课的情况.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3 行動研究 改善中一同學不準時交功課的情況 關越雄 前言 「行動研究」一詞,雖然對大多數老師來說,可能陌生些,但實質上,老師天天都在教室裡做行動研究,因為教師常會因應學生在課堂的種種反應,而適度調整自己的教學方法,或教材設計,甚至評量方式,以使自己的教學成效得以發揮,這就是「行動研究」的本質。 簡介行動研究的基本理念 根據學者的定義,所謂行動研究,就是“將「行動」與「研究」二者合而為一,由實務工作者在實際工作情境當中,根據自己實務活動中所遭遇的實際問題進行研究,研究解決問題的途徑與策略,並透過實際行動付諸執行,進而加以評鑑反省回饋修正,以解決實際問題。” 三、 行動研究改善中一同學不準時交功課的情況 (一) 研究對象: 2001-2002年度1E班學生 (二) 背景: 本人是2001-2002年度1E的班主任,任教該班綜合科學科。在學期初時,學校已密切關注學生功課交收情況,為此在各班設有科長之職位,其主要工作是協助老師收取各科功課,以及報告同學交功的情況。 (三) 界定問題焦點: 就本科,綜合科學科而言,經過幾次交收功課的經驗,發現每次約有十多位同學有遲交功課的情況,更有個別同學長期拖欠功課。 (四) 澄清問題所在: 首先,我觀察到遲交綜合科學科功課超過兩天的都是男同學。就此情況,我再問及其他科目收功課的情況,也發現有相類似的情況出現。其他任教1E班的老師也提及該班男生拖欠功課的問題相當嚴重。 我試了解綜合科學科科長的工作表現,發現她作事也未夠積極。此外,我約見了那些經常遲交功課的男同學個別傾談,他們都分別說拖欠功課是因為「忘記了」。 (五) 第一次行動策略: 為使「焦點問題」能得到解決,我針對問題所在提出了一些改進措施。第一,我約了該班所有科長進行一次簡單會議,了解他們收功課所遇到的困難,繼而加以協助他們。同時我也要求他們於收功課事上應多一點積極。對於拖欠功課的同學,我要求他們即日完成所有功課才離校,每次欠交功課也會記錄在案,三次未能準時交齊功課者將會收到校方寄出的警告信。 (六) 評估第一次行動策略的成效 是次行動的有效性未如理想,遲交功課的情況只是略有改善,仍然持續約有六七位男同學拖欠功課,其中一些已收到校方寄出的警告信。 (七) 探討第一次行動策略失敗的原因: 我嘗試致電那些「焦點人物」人的家長,告知他們經常拖欠功課的情況,同時間也從家長口中得知學生在家中做功課的情況。結果癹現家長們都很稀奇子女每天只用很少時間做功課,當問及他們做完功課沒有,他們都說做完,然而我卻說他們經常欠功課。原來家長對學生的學校生活一概不知,有的是家長從不過問,有的是學生刻意隱瞞。所以,無論是校學對學生的要求或要傳達的訊息,家長根本全不知情。 (八) 修正行動策略(第二次行動策略): 除了之前的行動策略會持續下去,我會更多跟學生家長直接聯絡。首先,我會透過手冊上的家長通訊欄跟家長有更多溝通。例如,我會檢查學生有否寫清楚功課記錄於手冊上,然後要求學生家長每天查看並簽署,好讓家長能知道學生有多了功課。此外,若遲交功課情況仍未改善,我會直接致電其家長。 (九) 評估第二次行動策略成效: 該次行動策略成效不錯,很多同學因家長和我再三督促下,拖欠功課的情況都有改善,漸漸能自覺完成功課。其中一位學生家長因收到學校發出之警告信更主動約我面談,表示關注其兒子在學校的上課情況。但是仍然若有三位男生沒有理會我的要求,他們沒有給我檢查手冊便離開學校,更沒有讓父母察看手冊。本來欠功課當天同學須要留校,待完成功課或指定時間方可離開,他們不是每次都聽從。不論任何一科的功課,他們都時常拖欠。 (十) 探討第二次行動策略失敗的原因: 就這三位同學經常欠交功課的問題,我趁家長日跟他們的父母仔細傾談,發覺他們的父母面對子女的學習態度如此散漫,對自己毫無要求,感到十分無奈和束手無策,。三位同學之中,其中兩位同學於單親家庭成長。而另一位同學與他兄弟的年齡相距很遠。雖然家庭背景不是直接使他們學習散漫和沒有自律精神的唯一原因,但根據很多教育研究數據顯示,家庭環境健康與否對子女成長有很大的影響力。除此之外,家長表示他們都有沉迷「打機」的情況,每每浪費了很多時間,金錢和精神,更引致他們無心向學。 (十一) 修正第二次行動策略(第三次行動策略) 漸漸我發覺到單求學生交齊功課的意義不是太大,雖然之前的行動策略已有助催逼他們交齊功課,但只見他們每每也草率了事,根本不能從做功課得到當得的益處。今次行動策略會著重反省教學法方面,目的是希望盡力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和動機。綜合科學科和電腦應用與我們日常生活適適相關,我嘗試就本科課題,要求學生利用互聯網上的資料做一份有關瀕臨絕種動物的報告。 (十二) 評估第三次行動策略成效: 是次行動有一個意外收穫,之前提及有三位學生功課

文档评论(0)

fengruil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