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综述-宋朝政府的医疗救助初探.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毕业论文文献综述 人文教育 宋朝政府的医疗救助初探 一、材料来源 笔者充分利用学校图书馆的电子资源,通过数据库和超星网查找相关的期刊和著作来了解本课题研究现状,如沈华的《宋代官办慈善事业新探》、蔡崇榜的《宋代医疗浅说》、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等。然后在图书馆找到了许多相关的著作,如梁其姿的《施善与教化——明清的慈善组织》、马伯英的《中国医学文化史》等。为本文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极有价值的材料。此外,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对《宋史》进行检索。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大量的阅读、比较和分析,对这一课题有了一定的认识,同时也确定了自己的研究方向。 二、关于社会救济的研究 宋代已经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官办慈善救助体系,至徽宗时达到顶峰,且以制度的形式固定下来,在我国古代慈善事业发展过程中尤具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在宋代,慈善事业和救助事业几乎是等同的,与我们今天有所不同。对于这方面,日本和中国台湾学者关注较早。 20世纪60年代台湾金中枢、王德毅两位学者首先撰文,对宋代的官办慈善事业追本溯源,多方考证,并给予高度肯定。福泽与九郎曾写过《宋代に于ける穷民收养事业の素描》(《福冈学艺大学纪要》{6})、《宋代救疗事业》(《福冈学芸大学纪要》第3号)等文章。内地学者在20世纪80年代后,也开始了探讨。王德毅、金中枢、福泽与九郎、梅原郁、王永平等学者对救助机构的设置、类别、分布、功能、救济对象等问题已有详尽论述。谭书龙在《宋代官办慈善机构管理初探》(《古代史研究》)对这些机构是如何管理的也进行了专门的阐述,其论述了三方面的内容,即宋代官办慈善机构的兴办模式、行政管理和经费管理。 至于两宋时期, 封建政府重视社会救助事业的原因很多学者都曾探讨过。如郭文佳认为宋代地主阶级土地私有化程度很高,政府实行不抑兼并政策,土地买卖频繁, 土地转移过程加速。同时,因灾荒、饥歉、战争等因素使得一部分人失去土地,也有一部分鳏寡孤独、残疾和丧失劳动能力的人四处漂泊,成为社会不安定因素。为了稳定社会秩序,宋王朝采取了一些相应措施。吴业国在《宋代官办慈善事业述论》(《南都学坛》2005年第25卷第1期)则提出了三点:1、这是宋王朝最高统治者保持社会稳定和实现社会控制的客观要求。2、宋代是一个气候多变的时代,宋初几十年为温暖期,两宋之际为寒冷期,南宋末年又是温暖期。气候的如此多变,导致自然灾害频繁。3、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和外来的释教在宋代已呈取长补短之势,仁政、人世、功德和福田等思想相得益彰,从思想到形式都推动了慈善事业的发展。 宋代是一个官办慈善事业发展迅速的历史时期,传统观点一般归结为受儒家仁政思想的影响。沈华则从另一个角度进行了论述,宋代商品经济发达,税收负担沉重,由此导致的城市贫民和游民数量增加,社会贫富分化现象较之以往任何一个朝代,都有过之而无不及,徽宗时期更是发展到高峰。故宋代官办慈善事业的发展,主要原因在于城市贫民数量增多,社会矛盾突出,统治者不得不借助官办慈善事业来稳定统治秩序。 关于宋朝代政府重视社会救助的成效和影响,这方面的研究,有一些学者涉及,但论述篇幅都较小,没有展开论述,只是点到而已。郭文佳在《宋代社会保障研究》(新华出版社2005年版)一书中对此的阐述较为详尽,概括起来是以下几点:一是稳定了社会,缓解了矛盾。二是加快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三是对后代产生深远的影响。对第三点的研究主要阐述了对元明清时期社会保障方面带来的一个影响。宋以后元明清建立的养济院等社会救助机构,几乎就是宋代救助机构的翻版和继承,或受宋代影响而建立的。学者周荣的《明清社会保障制度与两湖基层社会》(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和梁其姿的《施善与教化——明清的慈善组织》(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这两本著作都有所提及。 三、关于宋代医疗救助的研究 宋朝社会救济事业较为发达,所谓“宋之为治,一本仁厚,凡振贫恤患之意,视前代尤为切至”。在医疗救济方面,亦有相当的作为。但就医疗救助这一方面的研究比较少。对于宋朝政府的民间医疗救的研究往往是被纳入到慈善救助事业中进行论述。关于宋朝政府重视民间医疗救助的原因,其实和宋朝政府重视民间社会救助事业是基本相符的。对此,前人尚未做过专门的研究。 宋朝政府实行民间医疗救助主要的手段和措施在民间兴办一些医疗救助机构或者展开一系列救治活动。对此,段惠青的《宋朝医疗救济初探》(《中州学刊》2005年5月第三期)从养病、医疗、医药机构的设置及其医疗救济方式等方面对宋朝医疗救济情况作简单的考察。郭文佳在《宋代社会保障研究》中的第六章对宋代的医疗保障进行了专门的研究,其分为两个两面即宋代的医疗机构和宋代的医疗救治活动。宋代的医疗机构包括:中央设立的医疗机构和地方设立的医疗机构。而宋代的医疗救治活动,郭文佳学者从三个方面展开:疾疫的救治、平时的疾病救治、鳏寡孤独病患者的医治。 宋朝

文档评论(0)

chengzhi520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