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新生儿黄疸的护理最终版.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件:新生儿黄疸的护理最终版.pptx

;;定义及分类;生理性黄疸;特 点 1.生后2-3天起出现并逐渐加深,在第4-6 天为高峰,第2周开始黄疸逐渐减轻; 2.黄疸有一定限度,其颜色不会呈金黄色。 主要分布在面部及躯干部,而小腿、前臂、 手及足心常无明显的黄疸。若抽血测定胆红素, 足月儿在高峰期不超过12mg/dl,早产儿不超过 15mg/dl; 3.足月儿在第2周末基本消退,早产儿一般在第 3周内消退; 4.小儿体温正常,食欲好,体重渐增,大便及 尿色正常。 ;病理性黄疸; ; 新生儿肝炎 新生儿败血症 新生儿溶血病 胆道闭锁 胎粪延迟排出 母乳性黄疸 遗传性疾病:蚕豆病 药物性黄疸 ;(1)感染性黄疸:感染性黄疸是由于病毒感染或细菌感染等原因主要??肝细胞功能受损害而发生的黄疸。病毒感染多为宫内感染,以巨细胞病毒和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最常见,其他感染有风疹病毒、EB病毒、弓形体等较为少见。细菌感染以败血症黄疸最多见。 黄疸的特点是生理性黄疸后持续不退或生理性黄疸消退后又出现持续性黄疸。 (2)溶血性黄疸:溶血性黄疸最常见原因是ABO溶血,它是因为母亲与胎儿的血型不合引起的。但不是所有ABO系统血型不合的新生儿都会发生溶血。据报道新生儿ABO血型不合溶血的发病率为11.9%。新生儿溶血性黄疸的特点是生后24小时内出现黄疸,且逐渐加重。 (3)阻塞性黄疸:阻塞性黄疸多由先天性胆道畸形引起的,以先天性胆道闭锁较为常见,由于肠壁胆红素浸入之故,肝脾肿大硬,尽早手术治疗,凡胆汁淤积超过12~13周肝硬变时手术效果差 。其黄疸特点是生后1-2周或3-4周又出现黄疸,逐渐加深,同时大便颜色逐渐变为浅黄色,甚至呈白陶土色。 (4)母乳性黄疸:这是一种特殊类型的病理性黄疸。少数母乳喂养的新生儿,其黄疸程度超过正常生理性黄疸,原因还不十分明了。其黄疸特点是:在生理性黄疸高峰后黄疸继续加重,胆红素可达10-30 mg/dl,如继续哺乳,黄疸在高水平状态下继续一段时间后才缓慢下降,如停止哺乳48小时,胆红素明显下降达50%,若再次哺乳,胆红素又上升。 (5) G6P-D缺乏――病因:顾名思义,体内缺少G6D-P酶,为遗传性疾病,见于两广较多。生后1~2天出现黄疸,此病需禁用一些药物,禁吃蚕豆等。 ;二 者 区 别;; 临床表现; 典型症状: 皮肤黏膜黄染 贫血 肝脾大;最严重的并发症:胆红素脑病 定义:当血中游离胆红素通过血-脑脊液屏障从而引起那组织的病理性损害 主要表现为神经系统症状 当血清胆红素大于20mg/dL,提示胆红素脑病的危险;临床表现; 治疗及护理;治疗原则;光疗时的护理 观察患儿皮肤黄染消退情况、体温、呼吸、面色、吃奶及大小便情况并及时记录; 定时喂奶,并在两次喂奶之间给予喂水以补充水分,必要时遵医嘱予以补液; 观察眼罩有无脱落,及时清理眼部分泌物; 定时翻身,尽量暴露光疗照射部位; 注意患儿精神反应,有无精神萎靡、拒乳、反应差、嗜睡等高胆红素脑病的早期症状,争取尽早发现,及时治疗。 ;光疗后的护理 停止光疗后妥善安置患儿,注意保暖,做好记录。 取下眼罩,检查眼部是否发生感染、充血。 检查患儿全身皮肤是否完好,适当涂抹BB油保湿。 光疗箱消毒、备用。 ;出院后的护理及注意事项;黄疸的预防;

文档评论(0)

iua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