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电解质紊乱培训课件.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件:电解质紊乱培训课件.ppt

6.对酸碱平衡的影响: 低钾时细胞内钾转移到细胞外,细胞外的H+移入细胞内,可引起碱中毒。 [K+]e↓ 细胞内K+移出↑、H+进入细胞内↑ ECF [H+]↓ 肾小管重吸收HCO3-↑ ECF [HCO3-] ↑ 代谢性碱中毒 肾小管上皮细胞内[K+]↓ 分泌K+↓ 排NH3+、排H+↑ 酸性尿 “反常性酸性尿” (三)防治原则 1.治疗原发病,去除病因。 2.补钾:每日尿量超过500ml方可补钾。 补钾原则:尽量口服,不能口服者静脉点滴。 补钾“四不宜”原则: 不宜过多,不宜过快,不宜过早,不宜过浓。 原因:细胞外液的钾进入细胞内比较缓慢,一般需要15h才能达到平衡。(有时需4-6天甚至10-15天) THANK YOU SUCCESS * * 可编辑 二.高钾血症(血清[K+]5.5mmol/L) (一)原因和机制 1.肾排钾减少(钾主要由肾排出体外) (1)急性肾衰的早期或者慢性肾衰晚期,GFR显著下降,尿量减少导致排钾减少。 (2)醛固酮分泌减少时,排钾保钠作用减弱。 (3)长期使用螺内脂类利尿剂可抑制远曲小管分泌钾,使钾的排出减少。 2.细胞内钾转移至细胞外 (1)大量溶血:红细胞内大量钾释放入血。 (2)严重创伤:组织细胞分解释放大量钾入血。 (3)能量生成不足时: Na+—K+泵失灵,钾移出 (4)酸中毒:通过H+—K+交换,使钾转移到细胞外。 3.钾摄入过多 静脉输钾过多过快,肾不能及时排出时可引起高钾血症。 (二)对机体的影响: 1.对骨骼肌的影响: 轻度高钾时由于细胞内外钾浓度差变小使静息电位下降,肌细胞兴奋性增高,出现肌肉震颤、四肢感觉异常等症状(蚁走样感觉)。 重度高钾时( [K+]7.0mmol/L)静息电位极度降低甚至低于阈电位,肌细胞处于去极化阻滞状态,不能兴奋,出现肌肉松弛、甚至瘫痪。  2.对心脏的影响 (1)对心律影响:可引起不同类型心律失常。高钾血症对机体的主要危险是可引起心室纤维性颤动和心跳停止。 (2)对心肌电生理特性的影响 兴奋性先后 传导性 自律性 收缩性   心电图特征性改变:T波高尖,S-T抬高,QRS波增宽,Q-T间期延长。 3.对酸碱平衡的影响 通过H+—K+交换,使H+转移到细胞外引起酸中毒。 “反常性碱性尿” (三).防治原则 1.积极治疗原发病,去除病因,限制高钾饮食。 2.降低血钾,具体措施: (1)使用葡萄糖+胰岛素促进钾进入细胞内 (2)输入含钠钙溶液拮抗钾对心肌的毒性作用 (3)腹膜透析+血液透析加快钾的排出 低钾血症 心肌电生理特性改变的心电图 ST段下降 T波低平 U波明显 P Q R S T U T S-T Q R S 高钾血症 心肌电生理特性改变的心电图 T波高耸 Q—T间期缩短 P Q R S T T R Q S (二)镁的生理功能 1.参与物质代谢 2.对DNA、RNA的影响 3.对细胞膜及离子转运的影响 二、低镁血症(hypomagnesemia) 血清Mg2+<0.75mmol/L (一)原因和机制 1.摄入↓ 2.排出↑ 1)消化道排镁↑ 2)肾排镁↑:( 1)利尿 ( 2)肾疾患 ( 3)高血钙 ( 4)甲状旁腺功能↓ (5)醛固酮↑ ( 6)慢性酒精中毒(7)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 8)婴幼儿镁缺乏 (二)对机体的影响 1.对神经、肌肉的影响:1)低镁血症Ca2+进入轴突↑,促进Ach 释放↑; 2)低镁抑制终板膜上Ach受体敏感性的作用↓ 3)对神经、肌肉应激性的抑制作用↓ 2.对CNS的影响:低镁血症对CNS的抑制

文档评论(0)

iua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