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唐五代词中柳意象的审美取向
摘要:柳是古典文学中最为常见的意象之一,很多文人都喜欢用柳
来寄托他们特定的情感。本文尝试对唐五代词中的柳意象做一番审美关
照,希望从美学的新角度,对柳这一意象进行较为深层的探究。唐五代词
人在创作实践中发现了柳意象的多种美感特质,展现出他们以柔为美、以
俗艳为美、以悲为美的审美取向。
关键词:唐五代词柳意象审美取向
屮图分类号:12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 (2017)
13-0088-02
“意象是融入了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或者是借助客观物象表现出来
的主观情意。”意象是情感的载体,所以作者在传达市美情感时自然要选
取与之相适应的审美意象,从作者选择的审美意象可以看出他们的审美趣
尚。
一、柔美
在具体的创作实践中,意象不可避免地会将作者的主观情意融入其
中,所以审美意象的选取也就必然成为作者审美趣尚的映射。朱光潜先生
就曾以“骏马秋风冀北”与“杏花春雨江南”两类典型的审美意象来概括
阳刚、阴柔两类不同性质的美。柳自从作为一种意象首次出现在文学作品
《诗经?采薇》后,它的袅娜姿态、柔弱内质便永远刻在后代文人墨客的
心里。很显然,柳是阴柔美的典型代表意象,无疑属于“杏花春雨江南” 的意象系列。
在唐五代,有大量词作含有柳意象,甚至有不少词作以之为词牌名,
如《杨柳枝》《柳枝辞》等,由此可见,唐五代士人对柳这一极具阴柔美
的意象格外青睐。在唐五代词中,借柳婀娜之态、柔弱之内质来营构柔婉
意境、传达柔情的词作不胜枚举!如:
皇甫松的《梦江南》“梦见秣陵惆怅事,桃花柳絮满江城,双髻华吹
笙。”“桃花柳絮满江城”,梦中的秣陵有满城的桃花、柳絮,红绿交相辉
映,春景如此动人,与下句“双髻坐吹笙”梦中安静的女子相互映照,构
成了一幅景美、人好的梦中春景图。本词中“柳”和“花”意象组合,意
境柔婉,将梦者的感情融注在画面里,表达得极为婉转含蓄。
温庭筠的《菩萨蛮》“玉楼明月长相忆,柳丝袅娜春无力”中柳被人
格化,袅娜无力地下垂着,好似那刚刚送走了情人、毫无头绪的女子,此
时的柳与女子达到了物我同一的状态,被移注了别离之人的柔情。
细细品读,不难看出,这些词作的字里行间无一不流露出唐五代士人
对阴柔美之崇尚。
柳作为一种柔美的意象,被高度频繁地用于唐五代词中,用以营构柔
婉的意境,传达士人们的柔情。这一文学现象的出现绝非偶然,柳意象是
唐五代士人们审美选择的结果,淋漓尽致地呈现了唐五代士人们以柔为美
的审美趣尚。
二、俗艳美
唐五代士人在具体的创作实践中发现了柳具有柔之特质,所以频频借
柳传达内心的柔情,并且体现了他们重要的审美取向即以柔为美。但以柔 为美并不是柳意象所提供给我们的唯一审美取向,从唐五代词中柳意象的
运用还可以发现士人们另一个审美取向一一 “俗美”,在中唐至五代的词
中体现得尤为明敁。
柳意象中所展现的以俗为美,主要表现为以俗艳为美。因为词在创作
初期的内容以描绘男女相悦的情事以及荒淫享乐的景象为主,所以词形成
了 “香艳”的特点,“词为艳科”也逐渐成为人们的共识。所谓“艳”,实
际是指一种女性化的美感,是由词“好写女性生活和女性之美而带来的审
美新感受”。从柳本身的形象看,其主要特点是垂曳,因其具有纤细的外
表、娴娜的风姿以及柔弱的内质,所以后来常常和女性联系在一起。唐五
代词作屮,就有大量作品以细长的柳来形容女性的秀眉和细腰。如王衍的
《甘州曲》:“柳眉桃脸不胜春”,写女子的秀眉恰似这细长的柳叶;顾?秽
逗梢侗?》:“腰如双脸柳如腰”,将柳比作女子的柔软的细腰,尽显女子体
态之妖娆。除了以柳比喻女子的眉、腰等局部外,柳在唐五代词人笔下己
经成为女性的代名词,后甚至以特定的柳喻风尘女子,如韩?的《章台柳》:
“章台柳,章台柳!昔H青青今在否? ”“章台柳” 一词成为娼妓的固定
代称,多次出现在唐五代词作中。
柳无根,古代女性的命运也多如柳一般无根无依,嫁为谁家妇,就为
谁家妻;沦为娼妓,命运则更加不堪。柳枝柔软,随风摇曳,就像女子在
当时社会环境中,身不由己。柳因其无根柔软的外在特质与女子甚至娼妓
密切联系,增添了柳意象的俗艳感,读者读后自然而然会产生一种充满女
性气息的审美感受,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其以俗为美的审美取向在此得到
了史无前例的发展和挖掘。
三、悲美
以上两部分分别论述了柳意象在唐五代词的运用中所展现的以柔为
美和以俗为美的审美取向,这两大审美取向结合柳意象本身的特质以及词
体的主要特点很容易理解。而这一部分所要解读的以悲为美的审美取向则
需要结合唐五代特定的时代背景去挖掘和理解,它是一种更显深刻和敏锐
的审美感受。“以悲为美”向来是我国古典诗歌的审美传统,有言曰:“欢
愉之言难工,愁苦之言易好”,不少寄托愁苦之言的词作也不例外,经久
不衰。缘此我们来看唐五代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