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吸入性损伤人工气道的护理
(解放军181医院烧伤整形科广丙桂林541002)
【摘要】目的:总结吸入性气管切开护理经验。方法:运用我科提岀的加
强呼吸道管理措施对26例病人进行护理,通过对痰培养、血白细胞、胸片、血 气分析与无创血氧饱和度监测,观察7天内肺部感染发生率。结果:木组病人伤 后7天均未出现呼吸道感染。结论:加强呼吸道管理措施有益于吸入性损伤气管 切开病人肺部感染的防治,木综合措施操作简单、无需特殊设备,值得推广。 【关键词】吸入性损伤;气管切开;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3-5028 (2015)
7-0314-02
Inhalation injury and artificial airway nursing
FEN Xiao-yan JIANG Wen-ying
(Department of burn plastic, The 181th hospital of PLA, Guilin Guangxi, 541002) 【ABSTRACT】 Objective: Conclusion inhaled tracheotomy nursing experience。
Methods: Use our department strengthen the respiratory tract management
measures are put forward for 26 cases of patient care, By means of sputum culture,
Blood leukocytes, chest radiographs, Blood gas analysis and noninvasive oxygen
saturation monitoring, Observed within 7 days of the incidence of pulmonary
infection. Results: This group of patients has not been 7 days after injury in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s. Conclusion: To strengthen the respiratory tract
management measures for inhalation injury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pulmonary
infection in patients with tracheotomy,The measures of the operation is simple, No
special equipment and is worth promoting.
【KEYWORDS】 Inhalation injury; Tracheotomy; Nursing
吸入性损伤病人气管切开后,环节中致病微生物与尘粒易被吸入、频繁
吸痰增加了医源性污(感)染机会与气道粘膜损伤、气道分泌物与上下消化道返 流物易于潴留在气管套管气囊上并流入下气道、加上气道湿化功能的受损,如对 此类病人的气道护理不当,很容易发生呼吸道感染。因此,我科提出了一套加强 呼吸道管理综合措施,通过在26例吸入性损伤气管切开病人的应用证明,本综 合措施具有较好的防治肺部感染的作用。
1临床资料
吸入性损伤病人26例,中度吸入性损伤16例,重度吸入性损伤10例, 男20例,女6例,年龄3?76岁,烧伤面积5%?92%。吸入性损伤程度参照黎 螯【1】诊断标准。治疗结果:26例吸入性损伤气管切开病人7天内未出现肺部 感染。
2人工气道护理
2.1开放气道的保护与给氧管、湿化管固定
用橡皮筋双圈将3层无菌纱布、给氧管与湿化管(简称双管)固定在气
管套管外U,艽中双管从纱布网眼中插入气管套管内5cm左右【2,3】。气管切开 处用碘伏纱布换药4次/日。整个操作均在无菌条件下进行。更换纱布与双管吋 只需将橡皮筋松开即可。给氧管外接氧气,湿化管外接湿化液或用于支气管灌洗 或吸痰。
2.2持续气道湿化
无菌生理盐水通过湿化管以5—10滴/ min的速度持续气道内滴入,保 持气道内湿度、防止痰痂的形成及气道堵塞。
2.3雾化吸入
根据病情和医嘱,采用以下4种雾化处方:氨茶碱0.5mg/M溴索15mg、 a糜蛋白酶4000U+庆大霉素4万u+地塞米松2.5mg (地塞米松应用3d即停用) +生理盐水20ml配伍、5%碳酸氢钠20ml形成独立的4组雾化处方,3—4次/d。 雾化吋除去覆盖在气管套管外U纱布但保留给氧管、湿化管以持续供养、湿化。 2.4气道定向湿化【5】
利用湿化液能顺势流入低位一侧支气管的原理,用除去针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