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护理技术幻灯片第2章内科护理技术.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护理配合 查对床号、姓名,向病人解释,取得合作 嘱病人健侧卧位 协助固定穿刺点,一般在腋前、中、后线第四、五、六肋间 协助用常规消毒皮肤,铺无菌巾 协助术者抽取局麻药行局部逐层浸润麻醉 协助术者做负压吸引、活检、穿刺液涂片及治疗 整理用物,初步消毒处理 标本及时送检 注意事项 1.术后嘱咐病人禁食2小时。 2.按医嘱常规使用抗生素3天。 3.术后24小时及72小时常规胸透,了解气胸吸收和肺复张情况。 4.伤口每日更换敷料;放置胸腔引流管者按胸腔引流常规护理。 5.观察有无发热、皮下气肿、胸膜腔出血、脓胸、空气栓塞、心率失常等症状,及时发现并发症并报告医生。 6.胸腔镜应专人管理,认真做好器械的准备、消毒、清洁和保养工作,每次使用前应全面检查其性能。 7.严重心血管疾患、胸腔感染、有出血倾向,禁作胸腔镜检查。 八、纤维胆道镜检查治疗的护理配合 目的 1.术中胆道镜检查、取石、活检者。 2.胆道手术后带有引流管怀疑胆道有残余结石、胆管狭窄、胆管蛔虫症、胆道出血、肝内胆管结石及胆管癌者。 术前准备 1.物品准备 2.病人准备 护理配合 查对床号、姓名,向病人解释,取得合作 嘱病人仰卧位 协助消毒引流口周围皮肤 剪断固定缝线,拔出“T”型管,铺无菌巾 协助用常规消毒皮肤,铺无菌巾 协助抽取麻药行局麻 配合将胆管镜与输液器连接 检查完毕后,须再次放入“T”型管 整理用物,初步消毒处理 注意事项 1.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避免感染。 2.按医嘱常规使用抗生素。 3.如有引流管病人,继续引流2~3天,以防胆道感染。 5.观察有无发热、穿孔、及感染。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 6.胆道镜应专人管理,认真做好器械的准备、消毒、清洁和保养工作,每次使用前应全面检查其性能。 7.严重心血管疾患、严重胆管感染出现中毒性休克、有出血倾向、放引流管时间﹤3周,禁作胆管镜检查。 九、经皮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 检查治疗的护理配合 目的 诊断 1.用于梗阻性黄疸的病因诊断。 2.疑有肝胆系统肿瘤、胆道结石、囊肿者,疑胰腺肿瘤、慢性胰腺炎的诊断性检查。 术前准备 1.物品准备 2.病人准备 护理配合 查对床号、姓名,向病人解释,取得合作 嘱病人仰卧位 协助术者插入十二指肠内窥镜后注射造影剂及摄片 整理用物,初步消毒处理 注意事项 1.术后嘱咐病人禁食2小时。 2.严密观察体温、白细胞计数和分类,必要时按医嘱使用抗生素以防感染。 3.造影后1~3小时及翌晨各测血淀粉酶一次,以监测是否有胰腺炎的发生。 4.如为梗阻性黄疸可做鼻胆管引流以防发生化脓性胆管炎。 5.急性胰腺炎、急性化脓性胆管感染、不宜作胃镜检查及碘过敏者禁作此检查。 协助术者将润滑油涂于胃镜插入部,配合术者将纤维胃镜从病人口腔缓缓插入 当插入15cm时,嘱病人做吞咽动作,但不可吞咽唾液以免呛咳 术者确定镜端已通过贲门入胃,随即配合术者向胃内注气,使胃壁充分舒展 配合作摄影、止血、取活体组织及细胞学检查等工作 协助医生拔管,擦净病人口鼻部,协助病人下检查床 整理用物,初步消毒处理 标本及时送检 注意事项 1、胃镜室应专人管理,认真做好器械的准备、消毒、清洁和保养工作,每次使用前应全面检查胃镜的性能。 2、每位病人检查结束后,均要对胃镜进行严格的清洗及消毒,以防交叉感染。给乙肝病人做胃镜后,应用含氯消毒剂浸泡或2%戊二醛液熏蒸消毒胃镜。 3、术后病人如有咽喉部疼痛或声嘶,不要用力咳嗽,以免损伤咽喉部黏膜,可给予温盐水漱口或含润喉片;如有腹痛、腹胀,大多为术中注入空气所致,可施行腹部按摩,促进排气,减轻症状;如出现剧烈腹痛、黑便、呕血等,应立即报告医生及时处理。 三、纤维喉镜检查治疗的护理配合 目的 诊断 疑有喉部病变或取组织作病理检查。 治疗 声带小结、声带微小息肉可通过纤维喉镜下钳取手术或激光治疗 。 术前准备 1.物品准备 2.药品准备 3.病人准备 护理配合 查对床号、姓名,向病人解释,取得合作 协助麻醉 协助病人仰卧于检查台上,不能平卧者可取半卧位或坐位 连接电源、安装吸引器、冷光源并检查有无故障 配合医生做好吸引、活检、治疗等工作 协助医生拔管,注意观察病情 整理用物,初步消毒处理 标本及时送检 注意事项 1、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避免感染

文档评论(0)

mmrs36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