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抗菌薇乔线和皮下放置负压引流管预防s尾切除术切口感染临床研究
【摘要】目的评价使用美国强生公司抗菌薇乔线 缝合切口及皮下放置负压引流管,预防阑尾切除术切口感 染的效果。方法根据术中是否使用抗菌微乔线及皮下是否 放置负压引流管,将9 3例急性化脓性阑尾炎行阑尾切除术 的患者分为3组。A组36例,未使用抗菌薇乔线缝合腹膜 及皮下组织,但皮下放置负压引流管。B组18例,未使用 抗菌薇乔线,皮下也未放置负压引流管。C组39例,使用 抗菌薇乔线缝合腹膜及皮下组织,但未放置引流管。比较3 组患者的切口感染率。93例中,8例患者的切口发生感染 (8. 60%),其中 A 组 2 例(5. 5%),B 组 5 例(27. 7%),C 组1例(2.6%)。C组患者切口的感染率明显低于B组,A 组的感染率明显低于B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 05)。
3切口的处理方法术前给予抗生素控制感染。切口 选择麦氏切口或右下腹腹直肌探查切口。切口内的出血点均 用电凝止血,尽量不用丝线结扎。开腹时先把腹膜剪开一 小口,吸净腹腔脓液后再扩大,然后将腹膜外翻固定于治 疗巾上,妥善保护切口。常规切阑尾除后,3组均用普通 丝线缝扎阑尾动脉并包埋阑尾残端。腹腔脓液少者用大纱垫 拭净,较多者可用生理盐水或加甲哨唑反复局部清洗,未 放置腹腔引流。A组使用普通丝线缝合腹膜及皮下组织,皮 下放置负压引流管,在切口下方3?4 cm处戳孔引出、固 定。B组使用普通丝线缝合腹膜及皮下组织,皮下不放置负 压引流管。C组使用抗菌薇乔线缝合腹膜及皮下组织,皮下 不放置负压引流管。
4统计学方法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7. 0统计学软 件进行处理和分析,采用Fisher确切概率分析法。
2结果
1切口愈合情况88例患者切口甲级愈合,8例患者 切 口感染(8. 60%),其中 A组2例(5. 5%),B组5 例(27. 7%), C组1例(2.6%)。均经换药引流行II期缝合后痊愈出院。
2. 2 A组与B组患者切口感染率比较将A组数据与B 组数据用Fisher确切概率分析法进行分析,得Pl=0. 034。 按a =0. 05的检验水准,A组与B组切口感染率的差异有统 计学意义。说明使用皮下引流管可减少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感 染概率。
2. 3 C组与B组患者切口感染率比较将C组数据与B 组数据用Fisher确切概率分析法进行分析,得P2=0.01,按 a =0. 05的检验水准,C组与B组的切口感染率差异有统计 学意义。说明使用抗菌薇乔线可以降低急性化脓性阗尾炎感 染概率。
3讨论
切口感染是阑尾切除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未发生阑尾 穿孔时,切口感染率约1%,穿孔时术后切口感染率可达7%? 9%,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并发腹膜炎时的切口感染率可达 30% [1]。我们通过术前给予抗生素,术中严格遵循无菌原 则,腹膜外翻缝合在护皮巾上保护切口,规范手术操作等, 减少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术后的切口感染率。在临床实践中, 因感染导致切口经久不愈的主要原因为[1]:切口内不可吸 收的丝线线结被感染后长期存留成为感染源、深部长期存留 感染间隙或间隙与腹腔内感染灶相通等。只要感染源存在, 手术切口就不可能愈合,只有彻底地去除切口内感染灶(异 物、死腔、瘘管等)才能使切口愈合。
抗菌薇乔缝线具有抗菌和可吸收作用,对预防切口感 染有一定作用。抗菌薇乔缝线是在薇乔涂层中加入纯度很高 的三氯生化合物,形成三维抗菌区。三氯生是一种广泛应用 的广谱杀菌剂,已被广泛应用迗30年以上[2],体外实验已 证明抗菌薇乔缝线能有效抑制抗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 球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耐甲氧西林表 皮葡萄球菌(MRSE)、耐万古霉素粪肠球菌、铜绿假单胞菌 和大肠杆菌等细菌的生长[4, 5]。由于三氯生是一种杀菌
防腐剂,而非抗生素,因此很少产生耐药性[3]。除此之外, 抗菌薇乔缝线还满足可吸收缝线的要求,在缝合40 d时,
缝线几乎不被吸收,56?70 d时缝线几乎被吸收殆尽,表面 涂层含有聚糖乳酸370及硬脂酸钙,使其更具流畅性、打结 平稳、定位准确,可以减少对组织的切割,并使切口内避 免异物的存在[6]。
皮肤和皮下组织的缝合方法是影响切口愈合的主要因 素。皮下脂肪层缝合过浅、过稀造成死腔;缝合过紧,缝 线切割脂肪组织,影响局部血液循环,造成组织细胞水肿 和无菌性坏死,形成脂肪液化;缝合过松,止血不彻底, 或术后咳嗽、呕吐增加腹压,导致小血管出血等,均可引 起情况感染。采用皮下放置负压引流管,能及时将切口处 渗血、渗液引出,减少了炎性反应,可显著降低急性化脓
性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的几率总之,抗菌薇乔线
性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的几率
总之,抗菌薇乔线
及皮下放置负压引流管,对预防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术后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