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课文21《古诗三首:示儿》语文S版 (3).docVIP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课文21《古诗三首:示儿》语文S版 (3).doc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示儿》教学设计 一、课时目标? 学习古诗《示儿》的生字新词、理解《示儿》,想象画面、体会诗人的情感、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背诵古诗。 二、学情分析? 五年级学生已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对于这样以叙述口吻写的诗,借助于注解基本读懂诗句没有什么太大的问题。但学习古诗,需要在解释诗意的基础上,感受诗歌的意象,于诗中的情感产生共鸣,从而受到心灵的震撼,并真正提高古诗文阅读欣赏水平,提升语文素养。 三、教学重点 ? 有感情地诵读课文,理解诗句的意思。 四、教学难点? 体会诗人强烈的爱国情感,引起学生心灵的共鸣。 五、教学过程 (一)、激趣谈话,导入新课 1、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一间简陋的茅草屋里,烛光闪烁,忽明忽暗。床上躺着一位头发花白、奄奄一息的老人。他真切地感到自己将不久于人世,于是,他把儿子叫到床前,用微弱地语气交代遗嘱。他就是我国南宋著名爱国志士、大诗人陆游。 2、简介陆游:? 陆游(1125-1210)南宋诗人。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他始终坚持抗金,在仕途上不断受到当权派的排斥打击。中年入蜀抗金,军事生活丰富了他的文学内容,作品吐露出万丈光芒,成为杰出诗人。 3、了解背景:(出示资料)。 历史上的南宋是北宋王朝的衰亡时期,1126年,北方的金兵屡屡进犯,宋军节节败退,最后国都汴州被金兵占领,从此山河破碎,不复统一。朝廷向南逃到临安(杭州)定居,建立了南宋政权。他们苟且偷安,不思保国,这种状况一直持续了95年。生活在战乱频仍、国破家亡之中的陆游从小就立下了抗金救国的志向。这么好的诗,同学们想自己读一读吗? (二)、出示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诗句的意思。 2、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体会诗中抒发的强烈的爱国之情。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三)、出示自学指导一: 1、自由地读诗句,把字音读准,诗句读通顺,注意诗句内部的停顿。 自学质疑:自由读古诗。 2、出示范读,比较。(读出感情、注意语气与停顿) 3、正音。齐读诗句。 ? 过渡:我们知道,学习古诗只把诗句的字音读准,把诗句读通顺是不够的,要体会诗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四)、出示自学自导二: (1)借助书后的注释或自己的工具书,自读诗句,了解诗意,体会诗中作者的思想感情。先在书上批注,圈划,并认真思考,有疑问的地方,做上记号。 (2)合作学习。以小组为单位,与同学分享你的学习收获,说说诗句的意思,也可以恳请同学帮助你解决刚才自学中的疑难问题。 1、自学质疑:生读诗,思考。 ?2、合作释疑:小组内合作交流,解决疑难,说诗意。 ?3、展示评价: (1)指名交流读懂的内容,教师鼓励。 ? (2)集体学习诗句中重点字的意思,译出诗意。 ??(3)体验感情。 诗里哪个字明确地表明了诗人写诗时的情感,?(板书:悲) ? 作者“悲”的原因是什么?(不见九州同) 学生想象说话:如果你生活在沦陷区,你看到什么?听到什么?希望什么? 看到:烧杀抢掠、老百姓受压榨、受剥削、江山支离破碎。 听到:百姓的惨叫声、哀嚎声、呻吟声。 希望:国家的军队赶走侵略者,收复失地,过上安稳的生活。 当时的当权者在干什么呢? 出示古诗:《题临安邸》--林升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学生发言,谈自己的感想。(对朝廷失望、心中难过) 作者生活在那个年代,对未来失去希望了吗? 出示第三、四句诗。 ?1、自学质疑:生读诗,思考。 ?2、合作释疑:小组内合作交流,解决疑难,说诗意。 ?3、展示评价:? (1)指名交流读懂的内容,教师鼓励、并小结前两句诗的意思。 ?(2)集体学习诗句中重点字的意思,译出诗意。 ??(3)体验感情。 ?诗里表明了诗人写诗时的情感,?(板书:盼) ?诗人盼的是什么?同学们,你可知道陆游盼望祖国统一,盼了多长时间?65年啊,同学们。诗人盼了65年,780个月啊,23725个日日夜夜啊!这是多么漫长的等待,这是多么揪心的期盼!多么强烈的期盼啊! ?有感情地朗读三、四句。 一个“悲”,一个“盼”,组成了这首感人的诗《示儿》。 ? (4)巩固深化: 1、学生感情诵读全诗。 2、小结:是啊!诗人临终作诗,不说别的家常话,而只说“不见九州同”的遗憾,对儿子没有别的嘱咐,只叮咛他们在家祭时别忘了把胜利的喜讯告诉他。这是多么深厚的爱国情感啊!此时此刻,有谁不被感动呢?同学们,我们一起来背一背这首诗吧! (五)、拓展延伸 ? 1、一位怀着满腔爱国之情的老人,带着他毕生的遗憾和无限的希望离开了,陆游南宋统一的愿望实现了吗?(生讨论。) ? 老师这里查到了相关资料,看到了《示儿》“续篇”:宋末林景熙《题陆放翁诗卷后》一诗的后几句:“床头孤剑空有声,坐看中原落人手!青山一发愁蒙蒙,干戈况满天南东。来孙却见九州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海情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中学语文高级教师,喜欢并擅长诗词写作,喜欢搜集各科教学资料,与广大网友分享,以资教育教学。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