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出土西汉竹刻器初探.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扬州出土西汉竹刻器初探 竹刻史概况 竹材始用,远在上古时期,人们用之制造生产和生活用具,并在其上 施加装饰。六书盛行时,削竹为简册,文字便书于竹简上。《礼记?玉藻》 载:“士大夫饰竹为笏板,是用竹于典仪,且有文饰绘其上”。晋王献之有 斑竹笔简名“裘钟”,六朝齐高帝赐明僧绍竹根如意,庚信有”山杯棒竹 根”…皆为竹制的装饰工艺品。故在原始社会遗址屮,倘发现有雕饰的竹 器,应不足为奇。唯因古代竹材品易坏,很难有保存至今的,因而这类实 物出土极稀少。但从目前考古发掘得知,己有了两地两次极其难得的发现: 一是湖南长沙马王堆出土的“浮雕龙纹漆勺”;一是江苏扬州杨庙刘毋智 墓出土的“竹刻山水古柏图”。这是我国目前出土最早的竹刻品实物。 我国出土的最旱两件竹刻实物 据我国考古发掘资料刊载,1972年湖南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了两 件竹胎漆勺,其中一件为“浮雕龙纹漆勺”(图一),简报描述此勺较详, 摘录如下:“二件,出土于北边箱,竹胎。斗以竹节为底,成筒形,柄为 长竹条制成,接榫处用竹针与斗相联结。斗内红漆无纹饰,外壁及底部黑 漆地,分别绘红色几何纹和柿蒂纹。柄的花纹分三段,近斗一段为一条形 透雕,为浮雕编辫纹,髹红漆。中部一段为三条形透雕,上有浮雕编辫纹 三个。柄端一段红漆地,上面浮雕龙纹,龙身绘黑漆,鳞爪描红,作奔腾 状。”此勺长62cm。从这件“浮雕龙纹漆勺”的定名看,它主要是以漆艺 为主的漆绘生活实用器。 另据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出土文物精萃》刊载;2004年江苏扬州杨庙 镇王庙刘毋智西汉墓出土了一件“竹刻山水古柏图”残饰件(图二)。此 竹片长16. 3cm,宽7. 3cm,厚lcm,竹片呈圆弧形,一端有凸形榫接头, 另一端为竹节,这件竹刻片上所雕刻的是山水古柏图,其上山峦高低远近 交错重叠,具有千山万壑之磅礴气势,山峰上有一株古柏傲然屹立,山凹 里可见一只野兽出没。雕刻技法是分层浮雕,风格粗犷、雄浑、简洁,山 的边缘采用斜刀法,山体一层层减地向深雕刻,使山与山之间产生大小远 近的纵深层次感;古柏树干采用高浮雕技法,有凌空之感;山凹的野兽近 似圆雕手法。与此相连的还冇一木雕残片(图三)长20. 5cm,宽10.2cm, 厚lcm,木板一端有凹形榫接头,恰好与竹刻片凸形榫相投吻合,两片可 能属于同一装饰摆件的不同构件(图四)。此物虽然遭到盗墓的破坏,但 还能见其概貌。这件木刻上雕山水神兽图,图中山体景物所用雕刻技法与 “竹刻山水古柏图”技法风格一致,应是同一位雕刻者所作。 对两件竹刻的新认识 长沙马王堆出土的勺子是竹胎漆器,扬州出土的“竹刻山水古柏图” 是竹刻器 对比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的“浮雕龙纹漆勺”和扬州刘毋智墓出土的 “竹刻山水古柏图”这两件竹刻品,我觉得首先要弄清楚竹胎漆器与竹刻 器的区别。应该说,1972年长沙马王堆出土的勺子定名是比较准确的,它 强调了浮雕纹饰,并根据表面髹漆,定位在漆器类别。然而在此后王世襄 先生编著的《竹刻》、《中国美术全集》(11卷)等书引用此勺时,却易名 为“彩漆龙纹竹勺”。这可能由于当时出土早期竹刻实物几乎为零,这件 因其竹胎雕刻的,故易名为“彩漆龙纹竹勺”,将它归类为竹刻了,严格 说这种易名有些勉强。因为汉代漆器胎质可分木胎和夹胎两大类,还有极 少量竹胎、铜胎和陶胎。漆器文物的胎质虽较多,但在给它定名时,大都 依据表现髹漆工艺而定,很少依据胎质而把它归到其他类别,如:竹胎归 类为竹类,木胎归类为木类的……如扬州平山堂雷塘26号西汉晚期墓曾 出土过“彩绘云气柿蒂纹漆管形”(图五),也是竹胎髹漆描绘相结合的工 艺品,只是在两节竹胎上未进行雕刻,在给它归类定名吋,当属了漆器类 别。全国考古发掘的漆器大都依据这种分类方法来归类的。另外,长沙马 王堆的勺子虽在勺柄一二两段处有镂空雕的几根直条形和几块编辫纹形, 以及柄端的减地龙纹浮雕,但那只是简单雕刻的内在胎骨而已,柄端的龙 只刻划出龙身的外部轮廓形状,而龙身的鱼鳞纹和龙爪结构,均采用红漆 描绘,整个勺子是表现髹漆工艺和彩绘技法的。应该把它看作是一般竹胎 与漆器工艺结合的日常生活实用器。因此我认为对长沙马王堆出土的勺子 出现的两种定名,一为漆勺,一为竹勺,应这样看,长沙马王堆的勺子是 竹胎漆器,归类定名时,还是以“浮雕龙纹漆勺”为宜。 扬州刘毋智墓出土的“竹刻山水古柏图”则与马王堆的勺子全然不同, 它不仅是以纯天然的毛竹片为表现材料,而且表现技法完全是以刀代笔的 雕刻技法来塑造形象的。它采用多种刀法刻划,没有借用一点漆料绘画辅 助手法来表现。充分表现出竹材的肌理美,刀法娴熟美,是件纯竹材、纯 雕刻技法,纯欣赏性的竹刻。2004年国庆前后,扬州博物馆专家周长源同 志带着这片竹刻器照片及相关资料,去北京登门请著名文物鉴定家王世襄 老先生过0鉴定,他一看连连叫绝,认

文档评论(0)

ggkkppp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