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 绪论
研究背景及意义
19 世纪末期混凝土问世,自那时起,混凝土凭借其价格低廉、原料丰富、生产
工艺简单的特点,迅速在建筑工程中成为最主要的材料。随着人们对混凝土性能的
要求不断提高,混凝土在保证抗压强度的基础上,同时也注重耐久性和变形性能等
性能的协调和平衡。
城市化进程在世界范围内发展异常迅速,各种工程建设中大量使用到混凝土。
在香港,建筑垃圾一直是城市固体废物的主要来源之一。据香港环保署统计,香港
1991 年至 2003 年的建筑废物量逐年增加,2003 年达到 1600 万吨。2008 年,我国大
陆预拌混凝土使用量更为惊人,约为 6.9 亿立方米[1]。混凝土大量被应用的同时也面
临着一些新的问题:一方面,过度开采砂石用作混凝土骨料,造成自然资源枯竭;
另一方面,各种类型和功能不同的建筑以及用途各异的混凝土结构在拆除和更新改
造的过程中,大量的建筑垃圾从中产生。目前,废弃混凝土已成为建筑垃圾中的最
主要成分,占到 30%~40%[2]。据统计,美国和欧盟前 15 个国家每年产生的建筑垃
圾分别达到 13.6 亿吨和 18 亿吨[3];我国拆除旧建筑施工每平方米产生 0.5~0.7 吨废
料,假设旧房拆除面积为新建面积的 10%,则拆除施工产生废料可达 6000 万吨左右。
两项合计每年产生建筑垃圾 16000 万吨左右[4]。我国过去的处理建筑垃圾的方法较为
落后,直接将建筑垃圾运往郊区掩埋,花费了大量的运输成本并造成交通拥堵,对
土地资源造成极大浪费。同时混凝土废弃物具有碱性,严重污染郊区土壤水源,最
终影响人类生活环境。
废弃混凝土经过处理后可以用来生产再生骨料和再生骨料混凝土。再生骨料是
指将废弃混凝土从成分各异的建筑垃圾中分选出来,然后通过用实用经济的破碎、
筛分、清洗之后得到初加工的骨料,再生骨料可以代替砂石等天然骨料作为混凝土
的主要骨架部分,掺加再生骨料取代天然骨料制备的 混凝土 称为再生骨料混凝土[5]。
再生骨料混凝土是绿色混凝土,将再生骨料混凝土应用到新建筑物的建筑中,降低
1
万方数据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了生产成本的同时也减少了天然骨料的开采。再生骨料混凝土满足当代人的需求的
同时,也不会危害后代人的发展,因此再生骨料混凝土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绿色混
凝土[6]。
我国拥有大量盐湖的西部地区和东南沿海的海滨城市,都面临着硫酸盐腐蚀混
凝土结构的威胁,众多工业废弃物如工业废水、酸雨等也含有大量硫酸根离子。硫
酸根离子进入混凝土结构内部发生一系列复杂的物理化学反应,导致混凝土结构抗
压强度降低最终破坏。硫酸盐破坏严重影响了混凝土的正常使用寿命,提高混凝土
结构抗硫酸盐腐蚀能力是混凝土耐久性研究的主要内容,对再生骨料混凝土抗硫酸
盐性能的研究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废弃混凝土的循环再生利用能解决日益增多的建筑垃圾排放造成的污染环境问
题,再生资源的充分利用,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需要,在满足当代发展的同时,
为后代留下一个可永续发展的资源环境解决资源和环境问题。对再生骨料混凝土抗
硫酸盐侵蚀性能进行研究,可以为再生骨料混凝土相关技术规程的完善提供参考依
据。本课题来源于校基金“再生骨料混凝土施工配合比优化设计及耐久性研究”和
国家 863 课题“基于环境因素的管道洞口、预埋和后锚固构件对核电站关键混凝土
结构的耐久性劣化机理研究”,通过理论与试验结合的方法,得出再生骨料混凝土抗
硫酸盐侵蚀变化规律,并作出相应评价。
再生骨料混凝土抗硫酸盐研究现状
再生骨料混凝土发展现状
再生骨料混凝土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现行的混凝土再
生利用循环过程如图 1-1 所示。随着环境问题日益得到重视,废弃混凝土的再生循环
利用已经成为全人类共同研究的课题,在很多国家已经以法律的形式应用推广再生
骨料混凝土,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果。
2
万方数据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图 1-1 混凝土再生利用循环过程
日本四面环海,由于国土面积小、资源相对匮乏,建筑原材料的开采及应用都
相对困难,建筑垃圾的处理也是一个严峻问题。因此日本十分重视将建筑垃圾的重
新利用,利用再循环的石材骨料,代替自然开采的砂石材料。2006 年,日本重新利
用了 95%的建筑垃圾。早在 70 年代,日本政府就曾出台相关规定,减少国内砂石资
源的开采,多从国外进口天然骨料,循环利用拆除改建工程产生的建筑垃圾 [8]。
美国建筑垃圾再生循环利用开始研究得较早,近几年技术已经成熟,建筑垃圾
再利用率达到 70%。早在上世纪 80 年代,有 15 个州制定了关于再生骨料的规范,
东部地区八个州就有约 160 英里的再生骨料混凝土路面,超过 20 个州在开始在人口
密集的地区修建的公路、桥梁、停车场等交通设施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基于图像技术的可自动调节床垫系统研究.doc
- 大学生情绪自我管理能力的现状及提升途径研究——以中南民族大学为例.doc
- “特岗计划”政策实施与改进研究——以甘肃省为例.doc
- 中国上市可转债模型构建及其仿真检验研究.doc
- 综放工作面除尘技术的综合应用及优化研究.doc
- 我国中小企业在新三板挂牌前后业绩对比分析.doc
- 斑马鱼Jak2a基因的克隆、表达及其对造血功能影响的初步研究.doc
- Canagliflozin对2型糖尿病的治疗作用:系统评价及Meta分析.doc
- 宝钢多媒体远程教育系统的研究与实现.doc
- 基于无线传输的智能家居系统研究和设计.doc
- (4篇)XX区抓党建促基层治理培训心得体会汇编12.docx
- 汇编1154期-在培训班上的讲话汇编(3篇).doc
- 汇编1173期-专题党课讲稿汇编(3篇)112.doc
- 汇编1076期-主题党课讲稿汇编(3篇).doc
- 汇编1177期-学习心得体会汇编(3篇)112.doc
- (6篇)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心得体会汇编.docx
- 汇编1166期-坚定理想信念、全面从严治党、担当作为专题党课讲稿汇编(3篇)112.doc
- 汇编1174期-专题党课讲稿汇编(3篇)112.doc
- 教育13期-主题教育学习心得体会、研讨发言材料参考汇编(3篇).doc
- 汇编1458期-心得体会研讨发言提纲参考汇编(3篇)123.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