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件:椎间盘突出症的微创课件.ppt
* 背阔肌:位于腰背部和胸部后下外侧的皮下,是全身最大的阔肌。上部被斜方肌遮盖。近固定时,使上臂伸,如向后摆臂动作,还能使上臂内收和旋内。远固定时,可拉引躯干向上臂靠拢,如单杠引体向上等动作。由于背阔肌部分纤维起于肋骨,在远固定时,可提起肋骨,所以也称吸气辅助肌。采用单杠引体向上、向后拉力器、俯立划船等练习,可发展该肌的力量。背阔肌有助于体形的改善。当其高度发达时,显赫地映现出肩宽、腰细,将上体烘托的更加魁梧呈“V”型。 * * * 进针方法:具体应根据病人的身高胖瘦、突出的位置等情况而定,大部分病人应在棘间旁开8—12厘米,穿刺方向应与躯体冠状面呈35—50度角度进针,一般后缘纤维环破裂时水平角较小,极外侧突出时水平角应适当加大 * 注意事项 以上穿刺均应在椎管以外黄韧带上调整,以 免过多损伤硬膜囊。 L1/2、L2/3椎间盘突出穿刺时不宜用此法, 因为(1) 椎体间隙与椎板间隙相对应距离太 远,(2)部分病人脊髓可延伸至L2/3,故避免 损伤脊髓。腰椎小关节增生内聚椎板间隙 严重狭窄者不宜应用此法。 3、皮肤消毒铺无菌孔巾。 4、麻醉: C臂透视下,0.5%的利多卡因局部浸润麻醉。 5、椎间盘穿刺途径 ①前外侧入路:用于颈椎间盘的穿刺。病人取仰卧位,术者手指推移气管与颈动脉鞘的间隙,穿刺针经此间隙进入椎间盘。 ②后外侧入路:用于胸、腰椎间盘穿刺。患者取侧卧位或俯卧位,穿刺针经棘突旁8-12cm为穿刺进入点。 鞘膜间隙入路 4.穿刺入路 小关节内侧缘穿刺法 此法适用于L3/4、L4/5、L5/S1椎间盘突出的穿刺治疗,包括中央型、中央旁型、侧隐窝形椎间盘膨出、突出、轻度脱垂及后缘纤维环破裂等。 方法:穿刺成功的关键在于穿刺点的选择,以L3/4、L4/5、L5/S1椎间盘突出穿刺为例,通过仔细阅读病人的腰椎CT片、X线片来选择进针点,大部分病人L3/4、L4/5进针点易在棘间水平线偏下方(因椎体间隙要高于椎板间隙);而L5/S1椎间盘穿刺点易在棘间水平线偏上方(因腰骶角的原因)。但冠状位的调整时应根据突出的位置而定,一般靠近中央者易靠近小关节侧,而外侧突出者易靠近中央进针。 注意事项 以上穿刺均应在椎管以外黄韧带上调整,以 免过多损伤硬膜囊。 L1/2、L2/3椎间盘突出穿刺时不宜用此法, 因为(1) 椎体间隙与椎板间隙相对应距离太 远,(2)部分病人脊髓可延伸至L2/3,故避免 损伤脊髓。腰椎小关节增生内聚椎板间隙 严重狭窄者不宜应用此法。 腰椎滑脱治疗 ③小关节内侧缘入路:用于腰4/5或腰5骶1椎间盘 穿刺。 术前术后 6、导入光纤 7、连接激光器 8、激光减压 9、臭氧消融 10、术后处理 ⑴、卧床休息 ⑵、颈托或腰围固定 ⑶、药物治疗 治疗效果的决定因素 椎间盘突出症本身的发病机理决定了它的可复发性 疗效的好坏不仅取决于诊断,治疗本身,更重要的在于改变您不健康的生活行为。 预防保健至关重要。 保健篇 不同姿态对下腰椎载荷的影响 休息的学问 腰背肌训练 被遗忘的角落---腹肌 给您提个醒 给你提个醒 给你提个醒 开启健康的钥匙 善待脊柱向保护眼睛一样 能躺着不站着,能站者不坐着. 结束工作在疼痛出现之前. 固定姿态不超过30分钟. 不断变换的姿势最舒服. 工作的专注程度和患病率成正比 工作压力是脊柱相关性疾病的元凶. 吸烟.糖尿病.遗传都可能是高危人群 THANK YOU SUCCESS * * 可编辑 * 颈椎前凸 20°- 40°胸椎后凸 20°- 40°腰椎前凸 30°- 50° * 一 浅层肌 斜方肌:起于枕骨上项线、枕外隆凸,项韧带及全部胸椎棘突;向外上止于锁骨的肩峰端、肩胛冈、肩峰。当肩胛骨固定,该肌收缩可使头颈后仰。 肩胛提肌:位于斜方肌深面。起于C1-4横突后结节,向下止于肩胛骨内上角及肩胛骨脊柱缘的上部。肩胛骨固定时,该肌收缩可使颈后仰,单侧收缩可使颈侧屈。 二 深层肌 第一层 夹肌:头夹肌和项夹肌 最长肌:分为背最长肌、颈最长肌、头最长肌。 第二层 椎枕肌,横突棘肌 ,包括半棘肌、多裂肌、 回旋肌(包括颈回旋肌、项回旋肌 ) 第三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