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耳蜗损伤小鼠模型的建立及应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专业论文.docxVIP

快速耳蜗损伤小鼠模型的建立及应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专业论文.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华中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博 士 学 位 论 文 PAGE 10 PAGE 10 快速耳蜗损伤小鼠模型的建立及应用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博士研究生:熊浩 导师:褚汉启教授 中文摘要 第一部分 两种小鼠耳蜗损伤方法的比较 目的: 比较两种小鼠耳蜗损伤方法的效果。 方法: 采用两种不同的方法损伤 CBA/J 小鼠耳蜗。第一种方案:卡那霉素 700mg/kg, 皮下注射,每日 2 次,连续 14 日。第二种方案:卡那霉素 1000mg/kg,皮下注射,30-45 min 后呋塞米 400mg/kg,腹腔注射。在给药前、给药结束后 1 天 (d1) 及给药结束后 7 天 (d7) 应用听性脑干反应 (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 ABR) 评估小鼠听觉功能改 变;在 d7 应用琥珀酸脱氢酶 (succinate dehydrogenase, SDH) 染色评价毛细胞 (hair cells, HCs) 线粒体功能损伤情况。 结果: CBA/J 小鼠在单独应用卡那霉素后,ABR 阈值在 d1 明显升高,随后在 d7 继续升 高。形态学结果显示耳蜗底回绝大部分外毛细胞 (outer hair cells, OHCs) SDH 活性消 失,而内毛细胞 (inner hair cells, IHCs) SDH 活性保存完好;顶回部分 OHCs SDH 活 性减弱,而 IHCs SDH 活性绝大部分保存完好。CBA/J 小鼠在联合应用卡那霉素及呋 塞米后,ABR 阈值同样在 d1 明显升高,在 d7 继续升高,且最终阈移大于单独应用卡 那霉素之阈移。形态学结果显示耳蜗底回及顶回 OHCs SDH 活性完全消失,而 IHCs SDH 活性保存完好。 结论: 两种方法均能造成小鼠耳蜗损伤,但联合应用卡那霉素及呋塞米较单独应用卡那 霉素对耳蜗损伤程度更大,且操作更简便。 关键词: 卡那霉素;呋塞米;耳蜗;小鼠 第二部分 联合应用卡那霉素和呋塞米快速诱导小鼠耳蜗损伤 目的: 探讨卡那霉素和呋塞米联合应用对小鼠耳蜗的毒性作用,建立一种可靠的小鼠感 音神经性聋模型。 方法: 选用 3-4 周龄的 CBA/J 小鼠为实验对象,按 1000mg/kg 的剂量皮下注射卡那霉素, 30-45 min 后按 400mg/kg 的剂量腹腔注射呋塞米。在注射前、注射后 12 小时 (d0.5)、 1 天 (d1)、2 天 (d2)、7 天 (d7)、14 天 (d14)、28 天 (d28)及 112 天 (d112)分别应用 听性脑干反应 (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 ABR) 检测小鼠听觉功能的改变;应用异 硫氰酸荧光素标记的鬼笔环肽及碘化丙锭染色、半薄切片甲苯胺蓝染色、脱氧核苷酸 末端转移酶介导的 dUTP 缺口末端标记 (terminal deoxynucleotidyl transferase dUTP nick end labeling, TUNEL) 技术、扫描电镜等观察小鼠毛细胞 (hair cells, HCs) 和螺旋 神经节细胞 (spiral ganglion neurons, SGNs) 死亡的模式和程度。 结果: 小鼠 ABR 阈值在 d0.5 开始上升,随后至 d2 期间继续进行性上升,继而趋于稳定 在 90 dB SPL 左右。应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在 d0.5 观察到耳蜗底回外毛细胞 (outer hair cells, OHCs) 开始出现死亡,d1 时底回 OHCs 基本全部消失,同时顶回 OHCs 开始出 现死亡,至 d2 时整个耳蜗 OHCs 绝大部分死亡;而内毛细胞 (inner hair cells, IHCs) 的 损伤至 d7 时才开始出现,随时间推移仍有部分 IHCs 完好无损。TUNEL 结果显示死 亡的 HCs 均具有典型的凋亡细胞特征。扫描电镜显示卡那霉素和呋塞米联合应用后 HCs 首先出现纤毛消失,表皮板塌陷,随后支持细胞增生并在该处形成瘢痕。SGNs 在 d2 保持完整,但在 d7 开始出现体积减小,d14 天出现数量减少,至 d28 大部分死 亡,至 d112 仅余少数细胞残留。 结论: 单剂量序贯应用卡那霉素及呋塞米能快速诱导小鼠耳蜗 HCs 大量死亡,并能造成 SGNs 延迟性死亡,适用于建立小鼠感音神经性聋模型。 关键词: 卡那霉素;呋塞米;耳蜗;小鼠 第三部分 小鼠耳蜗外侧壁在感音神经性聋发生后的反应 目的: 探讨感音神经性聋发生后小鼠耳蜗外侧壁形态和功能的改变。 方法: 选用 3-4 周龄的 CBA/J 小鼠为实验对象,联合应用卡那霉素及呋塞米致聋。在给 药后 12 小时 (d0.5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peili20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