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鸣障碍的治疗教学课件.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作业三 1.建立20个“口腔音素单字词—鼻腔音”的组合; 2.建立20个“口腔音素短句—鼻腔音”的组合; 3.建立20个“口腔音素句子—鼻腔音”的组合; 共鸣障碍的口部肌肉定位治疗 4.唱歌/哼歌练习 目标:1.强化稳定口腔气流;2.强化稳定鼻腔气流;3.改善腭咽闭合功能 操作: 1.利用一下“口腔音—鼻腔音”的对比来哼歌“u-m-u-m-u-m-u-m”,做5次; 2.交替唱歌和哼唱:如“一闪-mm-亮晶晶,漫天--mm--小星星”;“两只—mm—两只mm—跑得快—mmm,一只—mm—眼睛,一只—mm—耳朵,真奇怪!” 作业四 编5首孩子交替唱歌和哼唱的熟悉儿歌 谢谢聆听! 共鸣障碍的治疗 复习:共鸣障碍的临床表现 共鸣障碍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 --口腔共鸣异常 (如前位聚焦、后位聚焦、喉位聚焦) --鼻腔共鸣异常(如鼻音功能亢进、鼻音功能低下) 复习:共鸣障碍的评估 共鸣功能的评估 口腔共鸣功能的主观评估 韵母音位的聚焦评估 鼻腔共鸣功能的评估 鼻腔共鸣功能的主观评估 儿童篇: 一大早,六个月大的宝宝起来了,开始左顾右瞧,这时阿姨走过来,抱起他说:“乖宝宝”,宝宝朝阿姨笑一笑,嘴里依依呀呀的,可爱极了。 这篇短文没有鼻辅音,如果捏鼻之后,共鸣出现明显变化,说明鼻音功能亢进。 鼻腔共鸣功能的主观评估 儿童篇: 尼尼很喜欢将饭含在口中,妈妈骂尼尼,尼尼生气了;明明向尼尼借橡皮泥玩,尼尼拿起橡皮泥就走;妈妈接尼尼晚了,尼尼生气地往前奔,妈妈跟也跟不上。这样的尼尼受人欢迎吗 ? 这篇短文包含了大量的鼻辅音。如果鼻音功能低下,那么捏鼻和不捏鼻听起来是相类似的。 共鸣障碍的治疗 共鸣障碍促进治疗—常规方法 共鸣障碍的促进治疗 1.共鸣放松训练 2.伸舌法 3.头腔共鸣法 4.胸腔共鸣法 5.U声道法 作业一:练习以上训练,以备下一单元课程考试 共鸣障碍的口部肌肉定位治疗 1.哼唱练习 2.鼻子笛练习 3.口腔音/鼻腔音切换训练 4.唱歌/哼歌练习 共鸣障碍的口部肌肉定位治疗 1.哼唱练习 目标:1.建立稳定自控的鼻腔气流;2.改善上颚软口盖的活动力;3.增加自主鼻腔呼气气流的量和时间。 成功标准:连续5个鼻腔呼气单位 操作: 1.与孩子随音乐唱歌,然后用手遮盖嘴巴,改变用鼻腔气流哼歌,1秒钟1拍; 2.哼唱熟悉的歌(最少10拍),增加鼻腔呼气至4秒钟(1个单位)。 作业二:提供孩子熟悉的5首歌的音/视频。 共鸣障碍的口部肌肉定位治疗 2.鼻子笛练习 目标:1.建立稳定自控的鼻腔气流;2.改善上颚软口盖的活动力;3.增加自主鼻腔呼气气流的量和时间,教导鼻子送气。 操作: 1.将一面镜子放在孩子的鼻子下面,告诉并示范鼻腔呼气引起镜子的“雾化”,做5次; 2. 1.将一面镜子放在孩子的鼻子下面,不要帮他合唇,指示他用鼻子喷气以制造更大的“雾”; 3.将一个小棉球放在镜子上面,靠近鼻孔,指示受训者用鼻子喷气来移动小棉球,做5次; 4.示范运用鼻子笛,大力用鼻子喷气,做5次; 5.将鼻子笛放在受训者的鼻子和嘴巴之上,指示他大力用鼻子喷气出来使笛子发声,做10次; 6.运用视觉提示,延长鼻腔气流的时间至2秒,做5次; 7.教导喷鼻涕。 共鸣障碍的口部肌肉定位治疗 3.口腔音/鼻腔音切换训练 目标:1.强化稳定口腔气流;2.改善腭咽闭合功能,在对话的层次中自发运用标准的共鸣;3.口腔音和鼻腔音训练 操作: 1.先利用肥皂泡吹气建立耳语/hu/音吹气,再利用发声玩具笛将这吹气过渡至发出/hu/音,做10次; 2.模仿发出/hu—m/这个组合10次(中间停顿1秒钟); 3.模仿发出一下组合个10次:/bu—m/;/du—m/;/tu—m/;/pu—m/; 4.继续模仿发出不同的“口腔—鼻腔”语音组合,各10次,如/hu—m/;/su—m/;/ku—m/;/gu—m/;/ru—m/; 5.过渡到其他韵母和声母—韵母的组合; 6.建立20个“口腔音素单字词—鼻腔音”的组合; 7.建立20个“口腔音素短句—鼻腔音”的组合; 8.建立20个“口腔音素句子—鼻腔音”的组合; 9.继续增加句子的长度,直到受训者在日常对话中能正确自控口腔音和鼻腔音。

文档评论(0)

a1335558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