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 5
己亥杂诗》教学设计
围场第二中学 卢学慧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理解诗歌中的重点字词的意思
2、正确理解诗的整体内容
能力目标:品味语言,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诵读并背诵诗歌。
情感目标:领会作者深沉的爱国之情。
重点:品味语言,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诵读并背诵诗歌。
难点:领会作者深沉的爱国之情。
教学过程
一、解读题目导入
1、课前老师想问同学们一个题外知识:谁能准确背着说出来十二生肖?找一名同学给大家说一说。(教师板书: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这就是我国纪年法中的十二地支,与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组成的60年的轮回。有兴趣的同学课下可以继续查找资料了解相关的纪年法。
2、今天我们学习的龚自珍的这首《己亥杂诗》中的己亥组合在一起也就特指公元1839年这一年。这一年,是1839年,道光十九年,农历己亥年。这一年,是鸦片战争的前一年,曾经强大的清帝国行将没落;这一年,腐朽没落的清政府,对外卑躬屈膝,对内大肆打压,官吏贪污腐败,百姓民不聊生;这一年,力主改革时弊的龚自珍愤然辞官南下,将所见所闻、所思所想记录在了315首日记体组诗——《己亥杂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龚自珍写于己亥年的杂诗的第五首。(看图片了解相关资料)
二、明确目标
三、初读感知,浅悟诗情
1.下面找同学来读一读这首诗,其他同学感受这首古诗的节奏感。
2.对照多媒体的节奏自己轻声读一读。
四、走进作者,明确主旨
1、师问:诗言情,初读《己亥杂诗》之后,同学们从诗中那个字,能感知到作者写作本首诗时是怎样的情感?
学生一定会回答为“愁”。
2、师问:问君能有几多愁?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龚自珍的相关资料,请同学们来说一说,你能体会到作者都在因何而“愁”?
(看多媒体图片资料,教师板书)
3、学生看以下资料,感知愁的多层原因,从而深切感知龚自珍忧国忧民情怀,深入理解本首诗的爱国之情。
小结主旨:抒发了诗人辞官离京时的复杂感情,表现了诗人不畏挫折、不甘沉沦、始终要为国家效力的坚强性格和献身精神。
愁一:怀才不遇
龚自珍应试经历
1813年4月再应顺天乡试,又名落孙山,1819年,28岁的龚自珍会试不售,1820年,龚自珍会试再度落第,以举人挑选为内阁中书。道光九年(1829年),38岁的龚自珍经过第六次会试,终于考中进士。
他在殿试对策中撰《御试安边抚远疏》,从施政、用人、治水、治边等方面提出改革主张。“胪举时事,洒洒千余言,直陈无隐,阅卷诸公皆大惊。”主持殿试的大学士曹振镛是个有名的“多磕头、少说话”的三朝不倒翁,他“以楷法不中程,不列优等”,将龚自珍置于三甲第十九名,不得入翰林,仍为内阁中书。
愁二:官场腐败
龚自珍仕途经历
在历任京官的20年中,龚自珍虽困阨闲曹,仍屡屡上书,指斥时弊,但都未被采纳,甚至被同僚视为“痼疾”。 由于龚自珍屡屡揭露时弊,触动时忌,因而不断遭到权贵的排挤和打击。由于龚自珍屡屡揭露时弊,触动时忌,因而不断遭到权贵的排挤和打击。道光十九年(1839年)春,他又忤其长官,决计辞官南归,于四月二十三日(6月4
愁三:内忧外患,国将不国
中国现状
鸦片战争前的中国处于清朝的统治的晚期了,危机四伏。农民无地少地的现在普遍存在,大批农民沦为佃农或是流民。农民暴动时常发生,
在对外关系上,清朝实行“ 闭关政策”, 这种外交政策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严重影响中外经济文化交流,使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文化上,清朝统治者为了维护封建专制统治,钳制舆论,实行 八股取士和文字狱,残酷打击一些反清进步人士,制造了多起文字狱,
在清朝衰落的同时,欧美资本主义国家迅速崛起,中国面临着被外敌侵略的危险。
师小结:空有报国之志,却无跻身之门。身在江湖之外,心在朝堂之上。进亦忧,退亦忧。对此龚自珍还能做些什么?未来的人生他该怎样度过?
五、赏析名句,深悟主旨
1、请同学们再来读一遍这首古诗,思考从诗中后两句的你文字中你感到了龚自珍未来的人生会怎样度过?
2、学生思考,解码龚自珍的未来人生,引起对名句“落红不是无情物,化做春泥更护花”的理解。(学生在纸页上写下自己的思考)
学情预测:学生会答到这两句,但学生会如何思考这两句:学生一定会从浅性的角度考虑到“不无情”也就是有情,那就说龚自珍还会阳光的心态面对未来;“护”字就是他未来的价值。
补充资料
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春,龚自珍执教于江苏丹阳云阳书院。三月,父亲龚丽正去世,龚自珍又兼任了原由其父主持的杭州紫阳书院讲席。夏末,他曾写信给江苏巡抚梁章钜,准备辞去教职,赴上海参加反抗外国侵略的战斗。但八月十二日(9月26日),突患急病暴卒于丹阳,年仅50岁。3、结合资料,小结名句的赏析,落脚点在深沉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