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制动对肌肉的影响 制动主要引起肌肉中的I型肌纤维萎缩;其横截面积减小以及氧化酶反应的能力降低。(Kannus 1998) 尽早运动可预防这种肌萎缩。当躯体活动时肌肉如果产生一定张力,肌梭内的传入冲动会增加,导致对I型纤维的刺激增加。 虽然间歇性的等长收缩训练足以维持II型肌纤维的代谢功能,但I型纤维需要更多的连续冲动。 拮抗肌(antagonist): 与原动肌作用相反的肌群称拮抗肌。当原动肌收缩时,拮抗肌应协调地放松或作适当的离心收缩,以保持关节活动的稳定性及增加动作的精确性,并能防止关节损伤。 如在屈肘动作中,肱三头肌和肘肌即是肱二头肌和肱肌的拮抗肌。 固定肌(fixator): 为了发挥原动肌对肢体运动的动力作用,必须将肌肉相对固定的一端(定点)所附着的骨骼或更近的一连串骨骼充分固定。参加这种固定作用的肌群,通称为固定肌。 例如在上臂体侧下垂的屈肘位作腕关节屈伸负重活动时,必须固定肩、肘关节,这时起固定肩、肘关节的肌群均称为固定肌。 中和肌(neutralizator): 其作用为抵消原动肌收缩时所产生的一部分不需要的动作。 例如作扩胸运动时,斜方肌和菱形肌都是原动肌。斜方肌收缩除使肩外展扩胸外,还可使肩胛骨下角外旋;菱形肌收缩使肩胛骨移向脊柱以产生扩胸效应的同时,可产生肩胛骨下角的内旋。这种肩胛骨下角的内外旋常可削弱扩胸效应。但两肌同时收缩时所产生的无效动作可相互抵消,因此又互为中和肌。 相互作用 副动肌、固定肌和中和肌通常统称为协调肌(synergist)。肌肉的协作关系随着动作的改变而变化,如作用于腕关节的桡侧腕伸肌、尺侧腕伸肌、桡侧腕屈肌和尺侧腕屈肌。在作伸腕动作时,桡侧腕伸肌和尺侧腕伸肌为原动肌,而桡、尺侧腕屈肌为拮抗肌。 相互作用 桡侧腕伸肌和尺侧腕伸肌同时收缩,使腕向桡侧和尺侧屈曲的作用相互抵消,因此又互为中和肌。在向桡侧屈曲腕关节时,桡侧腕伸肌和桡侧腕屈肌同为原动肌,尺侧腕伸肌和尺侧腕屈肌则为拮抗肌。桡侧腕伸肌和桡侧腕屈肌同时收缩使腕伸、屈的作用相互抵消,因而又互为中和肌。此时固定肘关节的肌群即为固定肌。 肌肉的起止点 肌肉收缩时牵引它所附着的骨而产生关节运动。 起点:通常指肌肉连接身体正中线的或接近肢体上端的附着点,亦称固定点。 止点:指和起点对应的另一端附着处,亦称动点。 起点和动点在生活中常发生互换。 肌肉的收缩形式-等张收缩(isotonic contraction): 肌力大于阻力时产生的加速度运动和小于阻力时产生的减速度运动。运动时肌张力大恒定,故称等张收缩。 因引起明显的关节运动,故也称动力收缩(dynamic contraction)。 所谓“等张收缩”时肌张力并不恒定,因根据等张收缩时肌纤维长度改变不同分为向心与离心收缩。 等张收缩 向心收缩(concentric contraction) 肌肉收缩时,当肌肉的支点和起点互相靠近时,称为向心收缩,如上楼梯时股四头肌的缩短收缩。 离心收缩(eccentric contraction) 肌肉收缩时肌力低于阻力,使原先缩短的肌肉被动延长,则称为离心收缩或延长收缩,如下楼梯时股四头肌的延长收缩。现已知过多离心收缩可以造成肌肉酸痛。其训练作用则意见不一。 离心收缩产生的张力超过等长收缩的张力。归因于肌肉的弹性成分产生的补充张力和收缩时间的不同 肌肉的收缩形式-等长收缩(isometric contraction) 当肌肉收缩力与阻力相等时,肌肉长度不变,也不引起关节运动,称等长收缩或静力收缩,如半蹲位时的股四头肌收缩,此时肌张力恒定。在对抗固定物件而等长收缩时,肌肉的张力视主观用力程度而定。 在日常生活中, 以上几种收缩形式肌肉收缩时常结合运用,且均可用于肌力训练。 肌肉长度-张力关系 当肌纤维处于“松弛”即静息长度时产生的张力最大。 如果肌纤维的长度过短,张力开始缓慢下降然后迅速降低。 如果肌肉被拉长超过了静息长度,张力也逐渐下降。 肌纤维张力的变化主要归因于肌节结构的改变。 当肌节处于静息长度(2-2.25um)时,肌肉能够产生最大等长收缩的张力,因为这时粗细肌丝相互重叠得最充分而且横桥的数量最多。 肌节长度3.6um时,肌丝间几乎没有重叠所以不能产生主动张力。 肌节长度小于1.65um时,粗肌丝已滑动到Z线,这时张力大幅度降低。 肌肉在不同长度张力的情况 “主动张力”指肌肉的收缩成分产生的张力,是由单个肌纤维测得的。 “被动张力”的曲线代表肌肉超过其静息长度时非收缩肌腹被牵拉产生的张力。被动张力主要由并联和串联的弹性成分产生。 负荷-速度的关系 肌纤维类型 Ranvier(1873)根据肌肉的收缩速度和易疲劳性将肌肉分类。 I型慢收缩氧化型 I型特征:肌球蛋白ATP酶的活性低,因此收缩速度相对较慢。酵解反应较少,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4—2025学年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doc VIP
- 阿托品化与阿托品中毒的主要区别.docx VIP
- 麦克维尔多联机安装说明书.pdf VIP
- Unit 2 Section B(1a-Project)课件人教版2024新教材七年级上册英语.pptx VIP
- 南京大学《算法设计与分析》ppt课件 L12 - DAG.pdf VIP
- 南京大学《算法设计与分析》ppt课件 L11 - GraphTraversal.pdf VIP
- CH_T 7002-2018CN 无人船水下地形测量技术规程.docx
- 生产现场质量问题分析与解决培训.ppt VIP
- SMP-03-005-00 委托生产文件管理规程.pdf VIP
- 南京大学《算法设计与分析》ppt课件 L10 - Union-Find.pdf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