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医学02合理营养指导.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适应证: 暂时或永久不能经消化道进食、进食后不能吸收或胃肠道需要充分休息的患者,如短肠综合征、长期严重腹泻、顽固性呕吐、急性胰腺炎、消化道出血、溃疡性结肠炎、胃肠瘘、胃肠道梗阻、大面积烧伤、昏迷病人、肿瘤放疗或化疗引起的胃肠道反应、严重营养不良或低体重早产儿。 第二章 第四节 第二章 第五节 营养调查:是指运用各种科学的手段准确了解某一人群及个体各种营养指标的水平,以发现其膳食与营养问题,提出改进营养状况的措施的重要方法。 营养评价:是指根据营养调查的结果,结合相应的标准进行全面的营养状况和健康状况评定。 第二章 第五节 营养调查与评价的目的: 1.了解某人群或个体膳食中营养素摄取情况,为改善膳食结构和营养状况提供科学依据。 2.了解与膳食营养因素有关的居民体质和健康状况,发现营养不平衡人群,为进一步营养检测提供依据。 3.为某些与营养有关的专题研究提供基础资料,为国家制订有关的政策和规划提供信息。 第二章 第五节 膳食调查 营养状况 体格检查 实验室检查 膳食中营养素摄取情况 生长发育状况、有无营养缺乏症 营养失调的早期变化 二、营养调查的内容 第二章 第五节 1.目的 了解调查对象在一定时间内膳食中各种食物和营养素的摄取情况,以此来评定正常营养需要能得到满足的程度。 膳食调查是营养调查的基本组成部分,同时也具有相对的独立性,调查结果可作为对居民进行营养与膳食指导的依据。 第二章 第五节 2.膳食调查的方法 通过调查主要取得两方面的资料: (1)调查对象(个体或群体)在调查期间各种食物的消耗量。 (2)消耗这些食物的总人日数:根据以上资料可计算出平均每人每日各种食物的摄入量。查《食物成分表》,可计算出平均每人每日能量和各种营养素摄取量。 调查 计算 各种食物的消耗量 消耗这些食物 的总人日数 平均每人每日 各种食物的摄入量 平均每人每日能量和 各种营养素摄取量 第二章 第五节 常用的调查方法主要有下列三种: (1)称重法 (2)记账法 (3)询问法 第二章 第五节 (1)称重法 将调查对象在调查期间每餐所吃的食物在烹调前和烹调后分别称重,计算出各种食物的生熟比值,然后将摄入的熟食重量按上述生熟比值换算成食物原料重量。 烹调前食物原料重量(生重)÷烹调后熟食重量=生熟比值 烹调后熟食重量-吃剩后熟食重量(包括废弃食物重量)=摄入熟食重量。 摄入熟食重量×生熟比值=食物原料重量(生重) 第二章 第五节 (2)记账法(查账法) 是膳食调查中最常用的方法,调查者通过记账或查账的方法可了解调查对象在一定时间内各种食物的消耗量。 方法: 调查前将库存的各种食物称重并记录 详细记录每天购入的各种食物和废弃的食重量 调查结束时将剩余的各种食物称重 调查前库存量+每日购入量-废弃量-最后剩余量=调查期间某种食物的消耗量。 第二章 第五节 (3)询问法 调查者通过询问,让调查对象尽可能回顾在24小时内所吃食物的种类和数量,然后对其食物摄入量进行量化估计。在实际工作中,多采用连续3天调查的方法,即每天回顾24小时内进餐情况,连续进行3天。 第二章 第五节 1. 平均每日食物消耗量 调查期间各种食物消耗量÷总人日数 =平均每人每日食物消耗量      ↓查《食物成分表》 平均每人每日能量和各种营养素摄取量     ↓与RNI/AI比较 评价 三、膳食调查结果的计算与评价 第二章 第五节 2.各类食物的进食量 按食物类别归类,可计算出各类食物的摄入量。参考“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和“平衡膳食宝塔”,可以对膳食结构进行评价。 食物归类时应注意有些食物的重量不能直接相加,如奶粉应折算成牛奶、豆制品应折算成黄豆计算,才能与平衡膳食宝塔比较。 第二章 第五节 3.膳食中能量和营养素摄入量与RNI或AI 比较 摄入量≥RNI或AI——该营养素摄入量充足 摄入量 RNI或AI——该营养素可能摄入不足,应当进行改善 摄入量 EAR或RNI的80%——该营养素摄入不足,必须提高。 摄入量 UL——可能对健康造成危害。 第二章 第五节 4.能量的食物来源 谷类提供的能量应占总能量的60%左右。 动物性食物提供的能量应占总能量的20%左右。 三大营养素占总能量的适宜比例 碳水化合物  55%~65% 脂肪    20%~30% 蛋白质 10%~15% 第二章 第五节 5 .蛋白质的来源 优质蛋白质(动物性蛋白质+大豆

文档评论(0)

a1335558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