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TG-MS的生物质热解实验与理论对比研究.docxVIP

基于TG-MS的生物质热解实验与理论对比研究.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 燃烧学 学术会议论文 编号:184518 基于TG-MS的生物质热解实验与理论对比研究 蔡雯雯,刘倩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能源热转换及其过程测控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东南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江苏 南京 210000) (Tel Email:1398504694@) 摘 要 采用热重-质谱(TG-MS)联用技术,对三种代表性生物质——稻秆、杉木、花梨木及其三大组分模化物的热解失重与小分子气体产物释放特性开展研究。根据生物质组分分布,以及三大组分的失重数据和各产物质谱数据进行叠加计算,将理论数据与实际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实际热解失重曲线与理论曲线相比,失重区间一致但没有明显的较小失重峰;稻秆的最大失重峰向低温方向移动,另两种生物质的最大失重峰向高温方向移动;稻秆热解释放的CO2实际峰值较理论值偏高,而杉木和花梨木热解生成的CO2实际峰值较理论值偏低。 关键词 热重-质谱联用;生物质;组分;热解;产物 0 前言 近年来,化石燃料在使用中释放的CO2、SO2等酸性气体以及固体颗粒物导致了严重的环境问题,人类继续开发可再生的环境友好型新能源以减轻化石燃料对环境和气候造成的负担,因此,寻找可再生新能源至关重要。生物质能作为一种清洁可再生能源,其热解技术功耗少、转化率高、工业化较容易对满足我国能源需求及加快建设生态型经济社会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ADDIN NE.Ref.{E44466D8-4FE0-439D-B6B0-81C69F6B6A3D}[1, 2]。 生物质主要由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三种组分构成 ADDIN NE.Ref.{BB886EC5-B8A3-49BE-B7D4-8FD9BFE4DAAC}[3],通常对于生物质热裂解机理的研究围绕着三大组分的热裂解展开,而对于实际生物质的热裂解行为,期望经由三组分的热裂解特征和生物质的成分构成来进行预测。因此,热裂解过程中三大组分之间是否存在相互作用影响近年来逐渐引起关注 ADDIN NE.Ref.{6C157EDF-0F2E-4979-8528-5C0DFEDD556F}[4-7]。Svenson ADDIN NE.Ref.{C9BBF416-5DEA-4E0D-956E-F2067F5C05F6}[8]等研究了桦木及其三大组分的快速热裂解,并根据三组分在桦木中所占比例进行叠加计算得到桦木热裂解的焦炭产量,计算结果与桦木的热裂解试验数据表现出很好的一致性,也证明了三组分在热裂解过程中相对独立。Yu ADDIN NE.Ref.{DAF1257F-9D78-4954-ADE3-CF3EE1E17C71}[9]等将生物质以及三种主要组分按比例混合而成的样品在热重分析仪和反应器中热解,比较生物质与组分合成混合物的热解行为,发现纤维素与其他两种组分之间发生相互作用,但木聚糖和木质素之间未发现相互作用。Sagehashi ADDIN NE.Ref.{C5BA068B-1264-452B-82AA-0C555CD25A1F}[10]等在研究生物质的过热蒸汽热裂解时,发现苯酚和愈创木酚的产量超过了根据三组分加权叠加预测的产量,并认为综纤维素作为供氢体,加速了生物质的热裂解。Caballero等 ADDIN NE.Ref.{AB054F70-64F4-401C-A17F-8AC4B0CE4230}[11]开展了杏核壳及其组分在700-900℃的闪速热裂解,发现杏核壳和根据组分加权叠加预测的CO、CO2产量相近,但是碳氢化合物的产量偏差较大。Couhert等 ADDIN NE.Ref.{265DD49A-B8AE-4868-B92E-A7EF3BE7D709}[12, 13]对生物质在950℃闪速热裂解时的气体产物产量进行预测,结果并不理想,再次证明在高温闪速热裂解过程中组分之间的相互影响不可忽略。 由此可见,在不同的试验条件下,研究者们得出的结论存在分歧,而生物质组分在热裂解过程中的相互影响被越来越多的研究者证实,但是对于其作用效果并没有得出一致的结论,对于不同种类生物质热解过程中组分相互影响的对比研究更是缺乏。因此,本文选取了三种代表性的生物质——稻秆(草本类)、杉木(针叶类)、花梨木(阔叶类),通过TG-MS联用技术深入研究了其热解规律及产物析出特性,并结合组分分布进行理论热失重曲线和理论产物质谱曲线的计算,与

文档评论(0)

喜宝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