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 燃烧学
学术会议论文 编号:184467
镁/水混合物中的火焰传播
马鹏1,2,王双峰1,2*,李丹1,2
(1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微重力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190
2中国科学院大学工程科学学院,北京 100049)
(*Tel: 010 Email: sfwang@)
摘 要 实验研究了镁/水混合物火焰传播过程,得到了不同镁粉粒径和当量比时的火焰传播速度,并测量了不同当量比时的火焰温度,分析了粒径和当量比对火焰传播特性的影响。本实验的粒径和当量比范围内,火焰面以稳定速度传播。火焰传播速度与粒径呈反比,反应过程受扩散控制。火焰传播速度随当量比增大逐渐增大,并在当量比1.8附近达到最大值,继续增大当量比,火焰传播速度开始降低。温度测量结果显示,火焰热损失随当量比增加而增大。
关键词 镁/水混合物;燃烧;水反应金属;火焰传播
0 前言
水反应金属能量密度高,是一种理想的燃料,在水下推进和空间推进[1-3]中应用前景广阔。常用的水反应金属为铝和镁,金属与水反应可以产生大量氢气,同时释放出热量。反应生成的氢气可以与环境中的氧气反应,进一步增大了燃料的能量释放。
Ivanov等[4]首先报道了超细铝粉(1 μm)与水预混体系燃烧实验结果,发现添加质量分数3 %的聚丙烯酰胺,铝粉和水能够形成稳定的凝胶体系并点火燃烧。Miller等[1]研究了铝/水、镁/水体系的水反应金属燃料在不同压强、水燃比条件下的一些推进性能,这两种体系的理论比冲都很高,且燃烧产物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铝/水反应密度爆热比镁/水反应高,但铝表面往往覆盖有一层致密氧化膜,抑制了铝/水反应,研究中常采用比表面积更大的纳米铝粉与水反应[5-8]。但是纳米铝粉中氧化膜占的比重较大,导致能量密度降低,如粒径为38 nm的铝粉活性成分只占总质量的54.3 %[7]。对于微米铝/水混合物也有一些文献报道[9-11],一般是通过添加过氧化氢,或使用片状铝粉来促进燃烧。
相对于微米铝/水混合体系,微米镁粉与水的燃烧反应更容易实现。Diwan等[12]对微米镁/水体系进行了燃烧实验,建立了化学当量比为1时微米镁/水体系中火焰传播的数学模型并分析了火焰一维温度分布。
目前文献中涉及到镁/水混合体系的研究非常少,因此对于镁/水混合物的燃烧过程、反应机理、火焰传播特性等问题的认识还远不清楚。基于此,本文对微米镁/水混合物进行了燃烧实验,得到了不同当量比和粒径下的火焰传播速度,并测量了一定粒径范围内不同当量比时的火焰温度空间分布,进一步分析了当量比及粒径对火焰传播特性的影响。
1 实验方法
1.1 实验样品制备
为了得到均匀的镁/水混合体系,本实验采用预先配制的水凝胶代替水进行实验。实验中使用的凝胶配比为质量分数98.4 %的纯净水,1 %的聚丙烯酰胺(MACKLIN公司,分子量1200万),0.6 %的氢氧化钠。其中聚丙烯酰胺用于增加水的粘稠度使得镁粉可以均匀悬浮于水中,氢氧化钠用于抑制镁粉与水的低温反应。凝胶制备时,将称量好的各组分进行混合,用磁力搅拌器搅拌大约3小时使其完全溶解,并放置24小时备用。
镁/水混合物样品制备过程如下:首先根据镁/水混合物的当量比用分析天平分别称量所需质量的凝胶和镁粉,然后放入烧杯中用玻璃棒搅拌使二者混合,当镁粉均匀悬浮于凝胶体系时,将混合物倒进内径17 mm、长50 mm的单层纸管(材料为无灰滤纸, Whatman Inc.)中并准备点火实验。雾化镁粉由唐山威豪镁粉有限公司生产,采用VB系列标准振筛机进行细筛分。本实验中使用的8种镁粉粒径范围分别为:45-60、60-75、75-90、90-106、106-125、125-150、150-180、180-212 μm。
1.2 实验系统
实验系统如图1所示,主要由燃烧舱、试样、点火装置、观测系统、温度测量系统等组成。燃烧舱体积为26 L,中间放置试样,在试样上方5 mm处添加-325目(粒径小于45 μm)镁粉和水凝胶配制的引燃段,利用电热丝进行点火,点火电压为15 V,电流为3.5 A。
实验步骤如下:向燃烧舱内充入氮气约2分钟后,开始点火,燃烧过程中持续供应氮气以隔绝氧气的影响,燃烧舱留有排气口以维持舱内常压。实验中使用彩色数码摄像机(Point Grey Research,GS3-U3-41C6C-C) 记录火焰传播过程中的图像,记录速率为15帧/秒。燃烧过程中采用W-5 %Re/W-26 %Re (typ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5%MnTiO2联合臭氧催化氧化NO的研究.docx
- 2,6,10-三甲基十二烷的详细化学反应机理构建.docx
- BiVO4BiOIO3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doc
- CH4air预混稀燃临吹熄火焰结构研究.docx
- DMEO2N2预混冷焰的着火与熄火研究.doc
- EGR率对乙醇生物柴油混合燃料燃烧及排放特性的影响.docx
- Fe2O3Al2O3氧载体化学链制氢联合甲烷干重整制备氢气和合成气.docx
- FeAl复合载氧体煤焦油化学链热解实验研究.docx
- Langmuir-Hinshelwood动力学分析O2CO2H2O气氛下烟煤焦各反应竞争机制.doc
- Ni-CoCF-La2O3双金属催化剂Co对干气重整反应的影响.doc
- 模型燃料构建方法的比较研究 ——以正癸烷异辛烷甲苯三组分模型燃料为例.doc
- 内燃机喷雾欧拉-拉格朗日数值研究.docx
- 平板型微燃烧器中CH4(O2+N2)的非预混催化燃烧特性.docx
- 汽油PODE混合燃料喷雾燃烧的可视化研究.docx
- 热氛围下稀释气体对氢气氮气射流火焰特性的影响.docx
- 润滑油及润滑油汽油混合燃料液滴蒸发特性试验研究.doc
- 生物质富氮热解制备超电电极:同步异步活化掺氮的对比分析.docx
- 生物质在不同氧气浓度的O2H2O气氛下的燃烧特性及化学反应动力学研究.doc
- 数值模拟研究内、外二次风风量比对350MW W火焰锅炉炉内燃烧及NOx生成特性的影响.doc
- 炭化活化两步法与一步法制备粉焦的实验研究.docx
最近下载
- 第10讲-地球科学概论_生物圈.pptx VIP
- 土方开挖施工方案(筏板、独立基础、条形基础、桩间土).pdf VIP
- 地球科学概论 第10讲 _生物圈——[武汉大学 地球科学概论].pdf VIP
- 通用汽车ECU密码一致性规范CYS9100 - The Per-ECU Password Utility.pdf VIP
- 2024秋《战场侦察监视技术与装备》答案.docx VIP
- 某公司年度经济活动分析报告.ppt VIP
- 明清时期举人名录.pdf VIP
- 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教学设计教案.pdf VIP
-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英语第一次月考试题(含答案).docx VIP
- 梅赛德斯-奔驰-R级-产品使用说明书-R350 4MATIC-251165-Rclass.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