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 燃烧学
学术会议论文 编号:184325
热氛围下稀释气体对氢气/氮气射流
火焰特性的影响基金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076118
谢巍,张二宝,瞿宗举,秦秋实,邓俊,李理光,吴志军
同济大学,上海 201804
Tel Email: xw1992@yeah.net
摘 要:基于可控活化热氛围燃烧器,采用试验和模拟计算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热氛围中的稀释气体(N2、Ar和CO2)对氢气射流火焰特性的影响,定量分析了不同稀释气体对火焰起升高度、火焰亮度和组分分布的影响,并结合化学反应动力学,分析不同稀释气体氛围下氢气射流火焰亮度不同的原因。结果表明:N2氛围和CO2氛围下存在不同的临界温度,分别为1027K和998K。当Tcoflow ≤ 969 K时,CO2氛围中的火焰起升高度比相同温度下N2氛围中的高。当Tcoflow ≥ 940 K时,Ar氛围中火焰起升高度均为零;CO2氛围中的火焰亮度最大,且显著大于N2氛围或Ar氛围中的火焰亮度,主要是火焰中产生了CO2*,N2氛围中的火焰亮度最小。Ar、N2和CO2氛围下的最高温度分别为2178K、1967K和1782K。不同稀释剂氛围中,各中间基团的浓度有很大差别且峰值出现的位置也不同。
关键字:稀释气体;起升高度;火焰亮度;火焰结构
0引言
氢气由于其来源广、热值高、燃烧产物清洁等优势,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而如何高效清洁地利用氢气非常关键,国内外学者积极开展了各种稀释气体对氢气火焰自燃、传播、熄火等燃烧特性的影响的试验研究,以揭示相关燃烧机理,进而找寻合理组织氢气燃烧的方法。
Rortveit等[1]采用逆流燃烧器研究了稀释剂(CO2、N2和He)对氢气/空气火焰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的稀释剂会不同程度的降低火焰温度;相同比例稀释剂时,采用CO2稀释的火焰温度最低,采用N2稀释的火焰温度最高;Kishore等[2]采用热流法分析了稀释剂(N2、CO2和Ar)对H2/O2预混合气层流燃烧速度的影响,其影响程度为Ar N2 CO2;相同稀释比时,Ar稀释的火焰温度最高,而CO2稀释的火焰温度最低,主要是受三种气体比热容的影响。
Paidi等[3]研究了高温环境下(350~600 K)N2和CO2稀释对氢气/空气火焰层流燃烧速度的影响,结果表明,CO2稀释比N2稀释对混合气燃烧速度的影响更大。
Johannessen等[4]利用可控热氛围燃烧器对氢气射流火焰不稳定自燃特性进行了研究,相同协流温度条件下,自燃频率随着射流中N2比例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增加协流温度,射流中需要添加更多比例的N2才能使火焰变得不稳定和吹熄。
黄潜等[5]利用定容燃烧弹研究了CO2对氢气/空气预混合气层流火焰的影响,随着混合气中CO2比例的增加,火焰稳定性变差,且对于当量比小于1的混合气尤为明显。
胡二江等[6]研究了N2和CO2作为稀释气体时对氢气/空气预混合气层流燃烧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CO2对氢气/空气层流燃烧速度的影响更加明显。
当前,对氢气射流的稀释燃烧的研究,大多是研究对射流进行稀释后的火焰特性。而在协流侧稀释对氢气射流火焰特性的影响的相关报道较少。因此,本文将基于可控热氛围燃烧器,通过试验与模拟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在热氛围中的稀释气体(N2、Ar、CO2)对氢气射流火焰的起升高度及火焰亮度的影响;分析火焰温度、中间基团(H、H2O2、HO2、OH和O等)的浓度场分布和速度分布等,并从化学反应动力学的角度解释稀释气体造成氢气射流火焰亮显著差异的原因。协流侧稀释的研究结果对氢气燃料在稀释氛围下的应用(如氩气发动机、高EGR等)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也扩展了可控热氛围下氢气射流火焰特性的基础数据。
1试验系统和试验工况
可控活化热氛围燃烧器通过改变协流混合气的当量比,实现700K ~1500K的稳定热氛围以及10%~19%的氧氛围[7-8]。用相对简单的流体力学和湍流结构,在稳定的非预混火焰上,创造湍流-化学动力学耦合作用的现象(起升火焰),从而可以详细地研究气体和液体的火焰特性,探索影响稳定燃烧的因素。同时,其简易的结构及清晰的边界条件为数值模拟计算创造了有利条件。可控热氛围燃烧试验系统示意图如图1所示。
图1 可控活化热氛围试验系统示意图
燃烧器下方是射流与协流的入口,其中射流是H2/N2(1:1),协流在三种不同稀释气体条件下分别是H2/O2/N2、H2/O2/Ar、H2/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Ni-CoCF-La2O3双金属催化剂Co对干气重整反应的影响.doc
- NOH2O2在Fe2MnO4表面的吸附特性研究.doc
- SiO2改性HZSM-5催化热解制油性能研究.doc
- SO2低温等离子体改性多孔炭对汞的吸附.docx
- Y形微燃烧器内H2Air非预混燃烧火焰传播特性的实验研究.docx
- Zr-CuSAPO-18催化热解脱灰生物质制备呋喃类化合物.docx
- 柴油正丁醇扩散火焰中碳烟生成特性研究.docx
- 掺杂SiC的NiAl2O3丙烷部分氧化催化制氢的研究.doc
- 超超临界锅炉优化配风燃烧的三维模拟.doc
- 大分子直链烷烃CnH2n+2 + (H,OH,HO2)夺氢反应高精度理论热化学研究.docx
- 润滑油及润滑油汽油混合燃料液滴蒸发特性试验研究.doc
- 生物质富氮热解制备超电电极:同步异步活化掺氮的对比分析.docx
- 生物质在不同氧气浓度的O2H2O气氛下的燃烧特性及化学反应动力学研究.doc
- 数值模拟研究内、外二次风风量比对350MW W火焰锅炉炉内燃烧及NOx生成特性的影响.doc
- 炭化活化两步法与一步法制备粉焦的实验研究.docx
- 温度及表面活性剂对铝正庚烷基纳米流体燃料着火燃烧特性的影响.doc
- 无烟煤空气分级燃烧沿程NOx 排放特性的试验研究.docx
- 稀甲烷氢气预混湍流传播火焰实验研究.pdf
- 旋转滑动弧降解垃圾气化焦油组分中 的萘与甲苯.docx
- 乙烯丁酸甲酯反扩散火焰初生碳烟颗粒微观结构及氧化特性研究.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