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 燃烧学
学术会议论文 编号:184567
Y形微燃烧器内H2/Air非预混燃烧火焰传播特性的实验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
向赢,袁自力,王世轩,范爱武*
(华中科技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武汉 430074)
(Tel:?Email: faw@hust.edu.cn)
摘 要 通过实验研究了内径为2 mm、水平通道长度为200mm的Y形微燃烧器内氢气/空气扩散燃烧的火焰传播特性,在不同的混合气体速度和名义当量比组合条件下发现了六种火焰传播模式,包括反复熄火、再着火的动态火焰。大部分条件,火焰最终能在三岔口处形成稳定的edge flame,但在向上游传播的某些阶段会产生噪声。平均火焰传播速度随混合气体速度的增大而减小,在当量比为0.9时最大。edge flame长度随混合气体速度的增大而增大,在当量比为0.9时最小。基于系统的实验观察绘制了六种火焰传播模式的分布图,分析表明燃料和氧化剂的混合程度、混合气体停留时间、热释放率和散热损失率是影响微燃烧器中非预混火焰稳定性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 微燃烧器;非预混燃烧;火焰传播;edge flame;噪音;火焰动态
0 前言
近几十年来,微加工技术促进了微机电系统的迅猛发展,这些微型设备对动力源的能量密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碳氢燃料的能量密度比化学电池高出几十倍,因此,基于燃烧的微小型动力系统具有与化学电池竞争的巨大潜力[1]。然而,微小尺度燃烧也面临着散热损失比例增大、气体混合物停留时间缩短、以及反应自由基更容易发生壁面淬熄等诸多挑战[2-4]。Daou等[5-7]研究了气体流速、Lewis数以及通道宽度对火焰传播极限的影响,结果表明壁面淬熄和火焰锋面的曲率是导致火焰淬熄的主要因素。Ju和Xu[8]证实火焰与壁面之间的热耦合会极大地影响火焰淬熄极限,并且导致低速传播火焰的出现。Maruta等[9, 10]在直径为2 mm、有固定壁温分布的石英圆管中发现了反复熄火、再着火的火焰(简称为FREI),引起了众多学者的广泛兴趣。后来,在弯曲窄通道[11]和突扩型微燃烧器[12, 13]中也观察到了FREI。Fan等[14]基于 OH-PLIF研究了FREI的形成机理。Minaev等[15]和Jackson等[16 ]从理论上解释了这种现象。另外,有许多学者通过数值模拟揭示了FREI的更多细节[17-21]。最近,Stazio等[22]考察了外部加热方式对FREI的影响,而Kishore[23]和Kang[24]则研究了壁温分布梯度对FREI的作用。
上述研究都是针对预混燃烧。在实际燃烧系统中,出于防止回火等安全方面的考虑,非预混燃烧方式往往采用得更多。相对于预混燃烧来说,如何让燃料和氧化剂在极短时间内混合良好是非预混燃烧面临的一个新的挑战[25, 26]。Miesse等[27] 通过实验在Y型非预混燃烧器中观察到了多个离散分布的火焰单元,发现这种火焰现象只有在分子量较大的燃料中(例如CH4、C3H8)会发生,而在H2–O2火焰中并未出现。Prakash等[28]在Y形微燃烧器的三叉口处观察到了CH4–O2的edge flame 和通道内的小火焰。此后,Xu和Ju[29]对甲烷和空气在平板型介观通道中的扩散燃烧进行了实验研究,考察了进气速度和壁温对“火焰街”现象的影响。edge flame是非预混燃烧中的一种经典火焰现象,众多学者对常规尺度下edge flame的结构、稳定性和传播特性进行了广泛的理论和实验研究[30-34],而关于微细通道内edge flame 的研究相对较少。Lee和Kim[35]实验研究了狭窄通道内CH4/O2的edge flame稳定性,并探究了火焰传播速度和燃料浓度梯度之间的关系,认为非预混火焰可以分为预混火焰模式和edge flame火焰模式。Pham等[36]设计了一种微尺度液膜燃烧器,发现火焰主要有两种结构:稳定于管口边缘的双重火焰(double flame)和位于管内的三重火焰(triple flame,是edge flame的一种)。
文献调研表明,关于微尺度非预混燃烧的研究还不够透彻。我们在前期研究中[34],实验研究了内径分别为4mm、5mm、6mm的Y型燃烧器中的非预混CH4/air火焰特征,发现内径为4 mm的情况下,都是向下游传播的倾斜火焰,而不能在三岔口处形成稳定的edge flame。鉴于H2的扩散系数和热值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1,3-C4H6O2He混合气高压层流燃烧特性研究.doc
- 2,4,4-三甲基-1-戊烯低温氧化特性研究.pdf
- 2,5-二甲基四氢呋喃低压热解实验和动力学模型研究.docx
- 5%MnTiO2联合臭氧催化氧化NO的研究.docx
- 2,6,10-三甲基十二烷的详细化学反应机理构建.docx
- BiVO4BiOIO3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doc
- CH4air预混稀燃临吹熄火焰结构研究.docx
- DMEO2N2预混冷焰的着火与熄火研究.doc
- EGR率对乙醇生物柴油混合燃料燃烧及排放特性的影响.docx
- Fe2O3Al2O3氧载体化学链制氢联合甲烷干重整制备氢气和合成气.docx
- Zr-CuSAPO-18催化热解脱灰生物质制备呋喃类化合物.docx
- 柴油正丁醇扩散火焰中碳烟生成特性研究.docx
- 掺杂SiC的NiAl2O3丙烷部分氧化催化制氢的研究.doc
- 超超临界锅炉优化配风燃烧的三维模拟.doc
- 大分子直链烷烃CnH2n+2 + (H,OH,HO2)夺氢反应高精度理论热化学研究.docx
- 低浓度甲烷反应中载体特征晶面对PdCeO2催化剂活性的影响.docx
- 钝体对微燃烧室内氢气空气燃烧特性的影响.doc
- 多势阱多通道体系RRKM主方程动力学计算的全局不确定性分析.docx
- 非惰性气氛烘焙对稻壳燃料特性的影响.docx
- 富氧 MILD燃烧下 NO 再燃特性的研究.docx
文档评论(0)